马占荣
(青海省门源县北山乡畜牧兽医站,青海门源 810399)
猪疫病是一种常见于猪群的传染病,最常见的猪疫病有猪气喘、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及猪口蹄疫等。猪气喘也称为猪肺炎支原体性疫病,该疾病会导致猪咳嗽、气喘等,致病原因主要是投喂食物质量较差;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博氏杆菌导致的呼吸道疾病,该疾病会导致猪的鼻甲骨萎缩及鼻部变形;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类疾病会导致猪蹄部溃烂、跛行、皮肤起泡及精神不振等,其发病率极高,但死亡率较低。
(1)疫病种类繁多且危害性大。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疫病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从而造成猪疫病种类的复杂性,治疗难度也在不断增大,特别是新出现的猪疫病和传统的猪疫病混合感染,更加剧了生猪疫病的复杂程度,加大了生猪的死亡率,给养猪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了我国生猪市场健康猪肉的供应。
(2)混合感染。养殖环境的变化是导致猪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随着新品种的引进,不严格的隔离消毒措施容易引入外来病原,导致猪病混合感染及病原菌变异现象增加。以大肠杆菌为例,仔猪大肠杆菌病导致仔猪肠道菌群紊乱,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沙门氏菌感染及链球菌病,增加了仔猪死亡率。
(3)导致繁殖障碍的疫病增多。以往猪发生疫病时,一般不会影响到其繁殖。但近年来,影响到猪繁殖的疫病逐步增多,如猪圆环病毒病和猪繁殖障碍综合征均易导致猪产道损伤,引起卵泡发育异常,降低了母猪发情率及受胎率,同时容易继发感染细小病毒病,造成流产及木乃伊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猪的抵抗力减弱或致病菌发生变异,所以需进行重点防治。
(4)生猪疫病治疗难度大。因部分养殖户对生猪疫病的了解太少,又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和金钱放在那些治疗周期较长,疫病较为严重的生猪身上,致使部分生猪久治不愈,还易感染其他健康的生猪。例如:猪瘟,由于免疫器官受到的损害,抵抗力也不断减弱,若还是继续注射药剂,不仅起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还容易使生猪的肝脏受损,加剧了生猪的病情。
(1)合理养殖。合理养殖是疫病预防最主要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大,将会降低养殖环境质量,极大地增加疫病发生及传播的概率;②改善养殖条件,保持养殖场内的水源卫生、保证通风条件等,减少疫病发生的条件。③勤于观察,一旦猪有疫病的症状,立即进行详细检查,若确认有疫病发生,则立即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避免疫病扩散。④合理喂养,做好日常的饲料搭配,提高猪对疫病的抗性,减少其感染疫病的概率,必要时可在饲料中加入少量抗菌药物。只有做好这些基础的养殖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疫病的发生。
(2)及时处理病猪、上报疫情。通常,猪疫病疫情的扩散和发展与病猪、死猪处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尤其是针对一些患病的死猪,是猪疫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针对一些养殖户肆意丢弃死猪的现象,相关部门需加强对养殖户的教育和管理,并指导其对死猪进行科学有效处理,避免对他人身体健康造成威胁。首先需要将病猪进行隔离,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若疫情严重则直接将其无害化处理,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另外针对死猪的处理,需要将深埋、火烧,切断感染源,同时,在发生疫情后,养殖户需要立即向动物疫情反映部门及畜牧兽医工作部门反映实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切实做好猪疫病的防治工作。
(3)养猪场要重视检疫检验工作。许多养猪场都不太重视检疫检疫工作,外来种猪会带来新的疫病,新的疫病会与养猪场本地的疫病混合感染,造成严重后果。针对此情况,猪场应建立健全检疫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开展检疫检验工作。养猪场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引进外来猪种,为避免疫病混合感染问题出现,做好外来种猪的检疫检验工作。对外来种猪健康情况进行检查,对外来猪种进行隔离,通常情况下隔离时间为1~2个月,在这两个月的隔离期内,对外来种猪进行各种疫病检验,疫病检验合格后才能将外来种猪与养猪场内的猪群混养。严格的检疫检验工作能有效防止外来猪疫病进入,实现猪疫病的防治目的。
(4)把好预防关。首先,养殖户应加强生猪养殖环境卫生的清洁与消毒,及时消灭细菌,抑制致病菌滋生,并阻断其传播渠道,进而从根本上降低猪疫病发生的风险。其次,完善生猪免疫体制,并严格执行,定期组织养殖户为生猪注射疫苗,重视生猪的生长发育状况,构建行之有效的疫病隔离机制,积极学习生猪疫病相关知识,明确防治疫病的常用方法。最后,养殖户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文化水平,认真学习防治疫病的方法措施,做到对疫病的整体性防治。
综上所述,养猪业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市场发展中的主要部分。为了能满足当前养殖需求,提升我国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需要对猪疫病进行有效控制,这样才能为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