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伟
(安定区新集畜牧兽医站,甘肃定西 743000)
兽医诊疗管理与兽医密切相关。因当前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无法有效约束兽医的行为,致使其在诊疗过程中随意性较强。此外,因考核机制不健全,有的兽医无证上岗,甚至没有合格的兽医诊疗标准,在诊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导致药物残留,严重的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除此之外,因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兽医责任心不强、诊疗工作不到位,极大的降低了诊疗效果。
当前兽医诊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充足的经验及兽医诊疗专业知识,导致在诊疗过程中出现错误操作等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着动物诊疗效果,同时也无法及时、准确的发现疾病,进而导致了疫病的肆意传播,严重影响着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消费者健康[1]。
兽医诊疗从业者缺乏创新能力。此外还存在着弄虚作假的现象,比如说虚假的执业资格证、挂靠的相关医师证等等,这些假冒伪劣的现象更是助长了不正之风的蔓延,更是阻碍了兽医诊疗从业整体的监管和提高[2]。
当前兽医诊疗水平较低,使许多畜禽的疾病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一方面,兽医诊疗的机器设备落后,兽医诊疗行业缺乏科技含量高的设备辅助。另一方面,兽医诊疗的案例经验较少,实践操作成功率不高,这使得兽医诊疗效率较低,畜牧业动物养殖出现的问题往往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解决。
兽医诊疗普及性较低主要是在基层农村和偏远落后地区,环境比较恶劣艰苦,交通不够发达不便,很多兽医诊疗的平均水平都未达到标准,甚至几个村子才有一个兽医。在乡村基层,当畜禽出现生病、传染等情况时,治疗缓慢,治疗成本较大,有时治疗不及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使得畜禽养殖者的积极性不高,畜牧业规模难以扩大,规模化的动物管理也受到限制。
兽医诊疗相关的法律主要是《动物防疫法》。其中,第四十五条二款规定“: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取得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动物诊疗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 中规定了“动物诊疗场所应当符合的动物防疫条件”,但是,以上这些条例的法律责任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作为国家的立法部门,需要加强和完善关于《动物防疫法》 、《兽医从业资格证》等相关法律,必须通过一定的惩戒措施,来确保基层兽医诊疗管理有法可依,为兽医诊疗水平提高奠定法律的基石。
完善兽医诊疗行业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机制。国家制定优惠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兽医诊疗从业者投身于基层农村的畜牧业养殖事业中来,提高农村的兽医覆盖率。
提高兽医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诊疗管理的关键。对兽医人员经常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如利用讲座、外出培训等方式。并且对培训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只有拥有先进的诊疗理念与方法,才可以更好的应对各种动物疾病;其次,要增强兽医人员职业道德。如今频繁出现的药物滥用的行为,大多数是因为兽医人员道德素质缺失,职业观念不强的原因。
加强先进设备的引进,不断更新基层先进技术,可使兽医诊疗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最终能够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生产。
为了提升兽医诊疗管理现状,并加强兽医人员的稳定性,需要适当调整薪资配比,尤其是基层偏远地区条件恶劣,薪资却不高,上级主管部门应针对市场变化,以及就业人员所在地的经济现状,进行薪资方面的调整。并针对区域范围内的兽医人员配置,进行综合的分配和优化,以此提升整体区域范围兽医从业人员的稳定性,提升兽医诊疗管理的发展。
现阶段,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兽医诊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以往传统的兽医诊疗技术方法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因此作为兽医诊疗人员,要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诊疗技术以及专业知识,进而更加得心应手的投入到兽医诊疗工作当中。与此同时,要加大对先进饲养技术的宣传工作,使得养殖户应用更加先进的饲养技术来展开饲养管理,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
兽医诊疗管理的提高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总之,面对目前的兽医诊疗管理现状,我们要正确的面对,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实施,提高兽医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保障畜牧业更好发展,提高食品安全,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