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县中蜂产业发展思路

2020-12-31 10:50易万勇
兽医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彝良县彝良中蜂

易万勇

(彝良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云南彝良 657600)

1 产业概况

1.1 蜜源植物丰富

彝良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总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从河谷到高山区可细分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四个气候类型;西南部高温少雨、日照较多,东北部多雨潮湿、日照较少;年平均气温13.4℃,降雨量774.6mm,相对湿度72%,日照1320.3h;海拔520-2780米,地形地貌分为河谷、二半山、高山区三种;国土总面积2804平方公里,山地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6%以上,25°以上陡坡地43.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60.5万亩的71.5%,种植有蜜源农作物(玉米、水稻、豆类、南瓜、黄瓜、)约25万亩;全县荒草地186.09万亩,其中暖性草7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4.25%,折合蜜源面积约2.8万亩;林地104.95万亩,其中蜜源经济林果40.3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4.95%;野生蜜源植物丰富,品种繁多,主要有野生板栗、刺槐、五倍子、漆树、椿树、桅子、野生樱桃、映山红、香薷、山茶花、小叶杜鹃、矮荞、苕子、树莓、马桑、金银花、火棘、野菊花、乌泡等),折合面积约5万亩;有蜜源粉源总面积约73.18万亩;花期覆盖周期长达10个月,蜜源承载养殖量可达30万箱,是中华蜜蜂的最佳养殖区。

1.2 养蜂基础良好

彝良县山区群众素有养殖中蜂的传统习惯,截至2018年底,全县养蜂户3753户,养殖中华蜜蜂18260箱;50箱以上养蜂户75户、养殖中华蜜蜂4875箱、占全县总存栏数的26.70%,20-50箱养蜂户267户、养殖中华蜜蜂7743箱、占全县总存栏数的42.40%,20箱以下养蜂户3411户,养殖中华蜜蜂5642箱、占全县总存栏数量的30.90%,全县现有养蜂户户均养殖4.865箱;2019年产蜂蜜73吨左右,产值约1750万元。

1.3 区位优势明显

彝良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云南省北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处我国西南区域中华蜜蜂养殖重要区域的乌蒙山区。

1.4 加工能力空缺

彝良县蜂产品加工业空缺,无品牌、无法进入规范、成熟市场。

1.5 中华蜂蜜交易散

多年来,彝良县中华蜂蜜未形成真正的产品,均以散货形式在本地小范围内销售,2019年销售价格在100-180元/500g,未进入规范、成熟市场销售、未形成产品品牌。

1.6 蜂产品质量好

彝良县中华蜂养殖大多处于深山地区,生态环境好,采百花香蕊、食草药精华、饮甘泉之水,加之彝良民风淳朴,掺杂使假现象很少,蜂蜜品质好、安全有保障,备受本地消费者青睐。

2 存在问题

彝良县中华蜜蜂产业经过多年自由式发展,养殖产业基础较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总体来看,养蜂产业仍处于松散、自发的低层次发展状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技术,还存在很大差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养殖规模化程度低

对全县十五个乡镇137个村(居)委会养蜂户调查统计,全县百箱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场)不到20家,养蜂户户均养殖4.865箱(且国标活框箱比例只占46%),最少的1-2箱、养蜂规模偏小。同时标准化、良种化、科学化、健康化、设施化程度较低,病虫害防治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竞争及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2.2 产业化带动能力不强

因无蜂产品初加工企业带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蜂产品,主要以原料型散货本地销售为主,品种单一,低端化、同质化问题突出,缺乏医药保健、化妆美容等高附加值的蜂产品,无品牌影响力,无加工企业,无上下游产业链扩张能力。

2.3 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养蜂行业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社在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维权服务、产销对接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充分,上游无加工企业,且合作社和蜂农之间缺乏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采集、销售信息不对称,蜂蜜产量较低、有价无市现象时有发生。

2.4 蜂产品质量监管能力缺乏

缺乏权威的蜂产品检测检验机构,蜂产品监管体系不健全,执法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手段落后。部分蜂农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农作物、经济林果农药使用未得到有效控制,蜂群受农药侵害时有发生。养殖户重产量轻质量、蜂蜜农药残留、加糖造假等问题依然存在。

3 发展机遇

3.1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需要大力发展中蜂产业

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养蜂业既不与种植业争土地,又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利用蜜源植物便可获得丰富的蜂蜜,是一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经济、朝阳产业。彝良自然条件优越,蜜源植物丰富,养蜂基础良好。大力发展蜂产业顺应国家的政策方针,符合彝良的县情实际。

3.2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需要大力发展中蜂产业

现代农业必然是生态农业。蜜蜂被誉为“农业之翼”、“带翅膀的媒人”。发展蜂产业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具有重要作用,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为养蜂业赋予了重要使命,提供了用武之地。

3.3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大力发展中蜂产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优质蜂产品供给不足,亟需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从全国北方和沿海发达地区分析养蜂资源不足,蜂产品产量少,但消费需求大,常年依赖南方购买,我国每年生产蜂蜜40-50万吨,年出口蜂产品达到14万吨左右,且呈价涨量增态势。人们消费需求对蜂产品营养保健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蜂产品广泛用于制药、保健、养生、食品、美容等行业,消费量逐年增加。发展蜂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消费市场。

3.4 大力发展中蜂产业,巩固脱贫攻坚和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是彝良县脱贫摘帽之年,蜂产业特别是养蜂业以投入少、见效快、回报高、为建档立卡贫困养殖户创收增收,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中作用明显。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步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蜂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补齐短板发挥重要作用。

4 发展思路

4.1 区域布局

根据彝良县自然资源、养蜂发展实际、蜂产品加工水平、蜜源植物利用现状等,将蜂产业开发规划分为五个区域。

4.1.1 优质蜜源植物保护区。按照“统一规划,现状保护、分区分时栽培,相对集中采集,蜜源花期连贯”的原则,在河谷、二半山区大力栽植苕子、荞麦、紫花苜蓿、枇杷等蜜源植物,高山区及旅游沿线种植油菜、荞麦、向日葵、紫云英、紫花苜蓿等蜜源作物,建立优质蜜源基地,使区域、时间两个维度得到均衡,满足养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4.1.2 中华蜜蜂饲养区。在蜜源植物丰富、养蜂基础相对发达的乡镇发展中蜂规模养殖,扩大蜜蜂饲养量。

4.1.3 蜜蜂授粉优势区。在果品和花椒产业规模集中乡镇,建立蜜蜂授粉专业服务队和蜜蜂授粉示范基地,提升蜜蜂授粉覆盖率,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4.1.4 蜂产品加工贸易区。选址建设蜂产品加工集中区,培育壮大蜂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利用农业产业发展协会和县畜牧兽医站的体系优势,建设蜂产品电商交易中心和蜂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套建设产品文创、产品研发、产品展示、仓储物流、现货交接、信息发布、价格结算等功能设施,搞好蜂产品流通贸易,促进彝良蜂产品走向国内市场。

4.1.5 蜂产业旅游文化示范区。挖掘蜂产业开发潜力发展蜂产业观光、旅游、休闲、体验、蜂疗等项目,建成蜂文化休闲养生园、蜜蜂小镇、乌蒙花谷等一批旅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三产融合。

4.2 主要任务

4.2.1 建设标准化养蜂基地。以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为引领,以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为基础,建设中蜂养殖场。以乡镇蜜源较好的村建设标准化中蜂养殖示范场,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养蜂,力争 2023年总量达到200000箱。积极推广科学化养蜂技术,提升优质成熟蜜生产水平,打造健康化养蜂基地。

4.2.2 健全蜜蜂良种繁育体系。加强中华蜜蜂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利用,逐步探索建立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保护区。建立良种蜜蜂供应基地,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充分利用蜂业专家工作站并建立中华蜜蜂良种繁育中心,开展种蜂选育优化、人工授精和人工育王技术推广。健全良种(蜜蜂)供应体系,提升良种覆盖率,通过3-5年的发展,形成“彝良中华种蜂”品种,年出栏产量达到10万群。

4.2.3 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制定、推广优质蜂产品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主打“绿色、生态、成熟原蜜”牌子,把彝良蜜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鼓励加工企业科技创新,开发拳头产品,创建知名品牌。深度挖掘彝良蜂业的优势,开展“彝良成熟原蜜”地理标志认证,创建“全国蜂产业发展示范县”,做靓彝良最具特色的“优质成熟中华蜜蜂原蜜”等优势品牌,宣传造势,提升彝良蜂业知名度。支持有实力的蜂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走出去”。

4.2.4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开发,市场化运作”发展思路,坚持“开放、共享、公平、互惠”的建设原则,构建“四大平台”、建设“六个实体”,聚集蜂产业生产、加工、流通、贸易等各环节资源要素,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提升蜂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1)蜂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建设蜂蜜产业数据库和质量追溯体系,搭建蜂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实现从产地、生产到加工、销售,直至餐桌的全程质量溯源。

(2)“互联网+蜜蜂”平台:建设专业化、多功能互联网信息交易平台和蜂产品网上商城,开发电子商务和众创空间,为养蜂生产者、产品营销者、蜂产品加工者和消费者了解蜂业前沿技术和消费信息、开展项目合作、实现产品交易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

(3)“金融+保险”支持平台:建立蜂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养蜂生产、蜂产品加工及贸易。建立养蜂生产保险机制,增强养蜂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能力。

(4)技术支持平台:聘请科研、院校蜜蜂研究有关专家和彝良县畜牧站技术骨干,组建彝良蜂产业发展智库,从行业咨询服务、产业技术支持、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为蜂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提升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技术研发水平,提高彝良蜂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强彝良蜂产业发展的软实力。

(5)蜂产品检测中心:在管理体系建立蜂产品检测机构,取得国内国际质量认证,建设权威性蜂产品检测检验中心,打通彝良蜂产品走向国内市场的壁垒。

(6)蜂产品交易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投资主体,建设蜂产品交易、仓储、物流、结算、货物交接等为一体的蜂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及展示体验中心,开拓蜂产品销售市场。

(7)蜂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由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蜂业工程技术研发机构,开展养蜂新技术研究与推广、蜂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及技术咨询服务,为蜂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8)蜂产品加工及相关配套产业集群: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培育、发展高端蜂产业加工集群及相关配套产业。

(9)标准化养蜂示范场: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示范场,推行标准化生产,生产优质高端蜂产品。

(10)蜂文化主题产业园:建立以蜜源植物种植、养蜂生产及产品展示、蜂文化宣传、蜜蜂养殖生产体验、观光旅游、蜂疗为主要内容的蜂文化主题产业园,促进蜂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3 出台政策扶持

政府及时研究出台扶持蜂产业发展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蜂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蜂产品研发、蜜源植物保护、蜜蜂良种繁育等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在土地使用、加工企业税收减免、金融服务、检疫检验、绿色通道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探索建立彝良县养蜂业风险救助基金,开展蜂业气象指数保险试点,降低养殖风险。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蜂产业开发,对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彝良县彝良中蜂
保护和发展中蜂维护生态平衡
简易中蜂采水碗
云南彝良:总工会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
意蜂蜂蜜和中蜂蜂蜜的区别
彝良县总工会:与扶贫点小学生欢度儿童节
彝良县总工会:开展外出务工人员培训
彝良县总工会:深入扶贫点开展遍访行动
彝良县总工会:积极参加禁毒、防艾系列宣传活动
岫岩中蜂业发展前景
真心做事 卓然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