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洲
(惠州塔牌水泥有限公司,广东 惠州 516800)
水泥是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由于水泥需求量加大,确需加强对水泥机械设备的投入使用。水泥机械设备的使用可减少相关人力的消耗、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对施工项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水泥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会对自身造成一定的故障,影响施工效率,不利于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加强对水泥机械设备进的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水泥机械设备正常稳定运转。
(1)残留物过多。我国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相对较差,致使水泥机械设备难以清理干净,许多残留物导致水泥机械设备工作效率降低,影响工程进展。尤其是混凝土搅拌车,如果不进行清理,会因内部混凝土残留过多,造成设备容量小、负载大,降低施工效率,甚至会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
(2)检修人员缺乏检修经验。检修人员对水泥机械设备进行故障检修时,由于缺乏修理经验,对水泥机械设备内部构造不了解,导致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不能及时有效进行修理。修理不到位会造成新的故障发生,加大设备修理难度,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对设备的修理工作,影响施工效率,对施工项目造成经济损失。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磨损期,需要根据工序安排进行定时保养。但是,由于日常工作中机械设备保养缺乏记录,常常处于超负荷运转,造成设备负担大、事故隐患多,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3)修理方式不妥当。修理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时,一般是在原有故障处进行维修,遇到不能修好的状况,会针对故障部件进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但是,有些检修人员为了方便,只要设备发生故障就直接用新的部件来代替原有故障部件。虽然该方法可使设备故障得到一定的处理,但是从修理成本角度来看,该修理方式若经常使用,会增加检修成本,间接性减少了水泥相关工作中的经济应用。如若更换的新部件与设备不匹配,而旧部件又丢失,则无法彻底解决该故障。一旦出现新部件不合适又重新检修旧部件,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施工效率。由于施工时间紧张,一般的维修在事故发生地进行直接维修,但是由于部分维修人员往往是由驾驶人员兼任或临时聘用,因其缺乏专业技能,难以真正地解决问题。特别是可能出现连带故障的环节,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排除,极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生产事故。
(4)机械自身不合格或已经达到报废年限。水泥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失误,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在进行设备验收时,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没有对关键部位进行细致的验收,造成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设备直接进入施工现场。有些设备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或在超负荷工作下提前达到了使用年限,这些设备的使用也给生产过程增加许多不利因素。但是,施工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在机械设备的更换上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有在设备修无可修的时候才会进行更换,为安全埋下隐患。
为保证水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促进水泥生产质量的提高,建筑工人需加强对水泥机械设备的清理,减少或除尽水泥残留物,清理完水泥残留物后需及时做好润滑和防锈工作,并对施工环境进行一定的改善,使水泥机械设备稳定工作。
水泥机械设备的故障主要包含磨损性和瓶颈性两方面。磨损性故障,是指机械设备内部的零件受摩擦导致形态变化,使机械设备在做工尺寸上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因此,需维修工人按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并制定周密的检修计划,预防磨损性故障。瓶颈性故障,是指当内部构件达到一定的工作强度时,如果超过其固定水平,会影响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出现滞塞现象。因此,设备销售人员和操作人员需将机械系统最低数值调为最高运转数值,预防出现瓶颈性故障。水泥机械设备有时也会发生突发性故障,突发性故障是指在水泥机械设备工作过程中突然发生的故障。一般情况影响效果不大,工作人员可找寻故障原因,在解决该故障的同时也需对机械进行检查,防止突发性故障的增多,影响施工进程。
工作人员在对机械设备进行针对性的管理维修外,还需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定期对水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可排除故障隐患。因此,工作人员需制定详细计划,预防故障的发生,防止出现更大的故障。定期检查工作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在为设备定期检查时,可积累相关经验,制定出较为详密的维修计划方案,改进并完善相关管理条规,保证水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设备工作还必须清洗设备的内部结构、性能特征,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意识和执行力,促使设备增强使用寿命。定期检查工作还需及时反馈该设备的工作状态,使之能对设备及时做出维护处理。定期检查需长期进行,应覆盖整个设备的使用前试机、使用时维护、使用后保养等过程。
在购买水泥机械设备产品时需选择优质厂家,了解设备的详细参数、国家认证证书及售后服务等情况,为设备出现故障做好保障工作。采购之前还应该对用途和设备的功能进行详细的对比,对综合使用周期、施工环境等内容进行综合评定,避免出现设备与需求不符合的情况。除此之外,在验收时还需对其功能结构、承力结构进行仔细审查,避免验收残次设备。
因水泥机械设备工作强度较大,工作人员需定期为设备进行检修,要对故障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设备发生故障后进行维修,也叫被动维修,其发生情况较多,是设备在工作时发生故障后对其进行维修。该种维修方式具有针对性,维修效果较好,但是往往会耽误工期。
预防性维修,也叫主动维修,通常是指水泥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前进行预防性质的检修,或是在工作时将其故障可能性降到最小,是对日常工作的一种计划维修。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制定定期维修计划,对设备维修起到预防作用,其主要优点是在项目工程中防止设备出现故障,提高相关项目的工作效率。预防性维修对工程项目的正常推进具有重要的作用。
状态维修是指在维修水泥机械设备中,根据设备的工作状态,判断其工作是否稳定,决定是否要继续工作。该维修方法在工作上比较具有针对性,检修目标比较明确。状态维修最大的优势是将预防性维修做到落实,将设备无法估计的因素制定在维修工作范畴内,根据该种方式可减少一定的设备维修费用,对设备维修工作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根据设备工作的运行,状态维修是在设备维修过程中所倡导的方法,可保证设备正常稳定的运转。
改动维修主要是指对整个水泥机械设备进行整体结构的维护,该方式可提升水泥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对机械设备的可靠性程度具有一定的保障。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整体改动过程中,需保持严谨态度,防止出现误差,改动维修后需对设备的工作状况准备好维修报告,促进水泥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工作。
在设备发生巨大故障后,维修人员如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需在保障时期内与相关厂家进行售后处理,使其解决问题。在维修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首先,可以通过问题的搜索在网络上查找类似故障的维修方法,尽量能够自己解决,减少沟通时间;其次,也可以让厂家进行远程的视频指导,在厂家指导下进行设备维修;最后,如果有条件也可以采取物联网的模式让生产厂家来检测机械设备的故障,进行妥善解决。
总体来说,水泥机械设备对于水泥的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障水泥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工作人员需对其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由于水泥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故障发生,工作人员需做好设备防护工作,清晰设备内部结构,了解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根据找到的故障原因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促进水泥机械设备正常运行,为施工项目节省时间,提高工作进程,增强施工单位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