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体育部 辽宁 沈阳 110000)
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6000余个大型体育场馆,其中90%处于亏损状态。作为体育产业发展重要载体的体育场馆经营成为了一个“赔本买卖”。随后,迫于压力之下的传统体育产业纷纷转型升级,近年国内出现了几十家“互联网+体育运动初创企业”。与此同时,“互联网+体育场馆”模式也应运而生。因此,在此背景下对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和发展路径进行探究,促使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朝着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如今,在全民健身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的热潮持续上升,并在体育场地设施、健身方式、健身手段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产业为此迎来了巨大的爆发,“互联网+体育场馆”也因此而出现。一时间,科技创新推动“互联网+体育场馆”成为行业新宠,引得无数商业巨头和投资者“竞折腰”。
“互联网+体育场馆”是指以创新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为依托,在体育场馆运营、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场馆管理等方面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生态领域模式。进一步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之中,通过长期的管理实践形成一种独具特色且相对稳定的管理状态,以减少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成本。同时方便使用者和管理者,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体育场馆运营效率,推动传统体育场馆经营的产业链、市场业态及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的颠覆性创新与变革,改造其演进模式和商业模式,提高体育场馆产业效益,从而进一步提升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发布的46号文件等的体育相关领域政策、法规等国家利好的政策相继出台,并指出大型体育场馆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作用越来越凸显,必须要狠抓落实,全面推进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场馆利用率和运营效率。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为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借此契机催生出了一大批现代化的“互联网+”智慧化体育场馆。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定 ‘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制定和智慧城市战略规划等的提出为“互联网+体育场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为体育馆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改革思路和技术支持。在其推动下,全国各地的体育场馆也纷纷开始做出“智能化”响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升级。近年来,借助网络化、智能化条件,利用高科技手段的智慧体育场馆纷纷涌现。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纲要》中提出了“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等重要战略目标。随着国家积极鼓励全民健身的开展,人们的运动健身意识逐渐增强,同时对体育活动的多样化需求也增加了。但从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目前拥有的设施条件和利用率水平来看,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人民群众对其开放健身休闲的需要。因此,作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基础条件的体育场馆就面临着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化服务的重要任务。这种被迫的压力无形之中也促进了“互联网+体育场馆”的发展。
当今社会,“互联网+”数字经济逐渐发展和深化,很多行业都在智能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互联网+医疗”的融合实现了信息透明、解决了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互联网+工业”的融合实现了产品个性化、定制批量化、流程虚拟化、工厂智能化;“互联网+农业”使得农业信息互联网化,实现了需求市场的对接,催化了中国农业品牌化道路等。一系列成功的智能化案例,给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建设和经营提供了参考。
长期以来,由于体育场馆运营缺乏财税政策保障,使得我国体育场馆在网络化运营管理中举步维艰。首先,相比于同样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所拥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体育场馆承担的税负普遍偏重;其次,与文化及其相关部门相比,国家在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财政补助投入上也严重不足。税负繁重和财政补助不足严重地限制了我国体育场馆的智能化运营开发潜力。
体育场馆的管理和维护是体育场馆进行网络化运营的关键,因此处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科技下的现代化体育场馆,需要一大批既了解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知识,又熟练掌握体育赛事和体育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专门型人才。但现阶段我国体育场馆的专业管理和维护人员相对缺乏,且管理团队组织构架不完善,员工工作效率低下。虽然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智慧场馆的建设,但专业性管理团队和人才的稀缺,使得其不能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
体育场馆结构布局不完善和设施水平不高也成为制约我国智慧化体育场馆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出“倒金字塔”的结构,布局不完善,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服务的大型体育场馆多,而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少。而且由于我国体育场馆的设施水平较低,没有专门的休闲娱乐区,场馆功能单一,缺乏综合性,不能抓住大众的体育需求。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且相对稳定的体育产业链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当前,我国的体育场馆的管理者虽早已从互联网的思维去解决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但由于考虑到成本、时间等的现实情况,并没有切实实现与品牌赞助、体育赛事转播等其他行业的体育资源共享,没有形成真正的四通八达的产业链。而如果体育场馆运营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抓住大家的消费需求,积极实现与其他行业的资源共享,将会使体育场馆的网络化运营实现质的飞跃,也会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切实加大对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并将其纳入年度预算,以保障体育场馆运营的经费需求。财政资金重点支持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与体育场馆运营的紧密衔接。此外,要颁布体育场馆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减轻我国体育场馆的繁重税负,增强体育场馆向网络化运营转型的动力,加持我国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建设。
鉴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管理团队组织构架需要变革,应该引进并培养既懂得体育运动的发展,又懂得市场经营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吸引非体育系统的经营型人才,打破体育系统管理的单一模式,对现有的人才进行专业经营知识的培训,做到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管理团队组织构架。尽快转变体育场馆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以及经营理念,推动体育场馆智能化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管理团队组织构架,为“互联网+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依托周边社区或者商务区体育场馆可以借鉴“渠道下沉”的营销方式,与所在周边的社区管委会“连纵”、“共享”。例如社区周边的体育场馆可以联合社区做周边社区的赛事或活动运营,扩大区域内知名度,起到引流的作用,也可以获取赞助费用;商务区的体育场馆,可以联合物业开发共享开放区域联合运营,提供休闲场所、餐饮服务、交通和商业资源等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周边商区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链,为体育场馆经营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人类体育文化需求经历了生存、安全、健身、时尚四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健身和时尚阶段。也就是说体育消费者以健身为基础,把体育作为一种满足精神需求、购买高端服务的产品,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因此,体育场馆的运营方式也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完成相应转变,把它变成一个以休闲运动为中心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比如,咖啡厅、迷你KTV、按摩椅,专门开辟出休闲娱乐区;再如增设直播运动区域,大屏展示、网友互动,营造赛事直播氛围。将旅游、时尚、金融、广告等行业融合进来,形成一个蜘蛛网状的核心商业平台,四通八达地连接其他业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现阶段虽然体育场馆运营与互联网技术正在进一步融合发展,但两者之间的衔接仍然不够紧密,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补助投入,完善财税政策保障;对于我国体育场馆来说,应顺势抓住“互联网+”的时代机遇,积极借鉴体育场馆ppp模式,依托场馆所在的社区和商务区,采取“连纵共享”运营方式;引进复合型人才,优化管理团队组织构架,提高体育场馆运营效率;依据人类体育文化发展阶段,抓住体育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形成四通八达的产业链。全面推进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和互联网思维去“开源节流”,从而促使“互联网+体育场馆”经营模式成为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