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 黄小英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新课堂导入手法,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教师应融合多元课堂活动,为学生创设不同课堂知识点学习的情境。学生能在兴趣引导下参与同学、教师的互动环节,教师要进一步在合作活动中鼓励学生从情感价值方面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以期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效果。
教师可让学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探索音乐的学习趣味,从而有效推动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
比如,教师教学《踩雨》歌曲时,可以通过多素材模拟的方法让学生深入感知自然音乐的魅力。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不同颗粒装入瓶子,制成简易乐器,让学生通过摇动瓶子的力度模拟下雨的强弱度,学生可以在自主实践中寻找声音变化的乐趣。教师结合多媒体为学生展开声音强度变化的基础知识指导,能让学生在导入环节中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同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课堂导向,体现出对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育。同时,教师展开课堂导入设计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有更为深入且广泛的认知渠道,如欣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曲子时,教师可以在音乐播放过程中配上《雨中曲》音乐剧片段,这样学生在听赏过程中能通过视觉捕捉旋律变化,进一步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情境。此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得到有效激发,教师进行后续课堂讲解时,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结合单元特色和学生认知能力,设计、创新导入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后续课堂知识的导入埋下伏笔。
教师可以从学生音乐素养出发,以简单的形式帮助学生对自己感知的音乐进行具体化表达,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故事,这样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
比如,教师教授《茉莉花》歌曲演唱时,可以通过将歌词改编成故事的形式,从情感导入层面提高学生对音乐传递意境美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姑苏风光,帮助学生理解江苏民歌在旋律和歌词上的特色。之后又从《茉莉花》歌词和旋律出发,鼓励学生用故事形式介入课堂学习。教师使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林妙可演唱的《茉莉花》,为学生营造江南民歌悠扬婉转的水乡特质,又与北方草原歌曲进行对比,从而加强学生对不同区域音乐文化的深入感知。教师运用音乐播放器为学生播放几段熟悉的民谣旋律,让学生通过旋律判断歌曲名称,这样依托课堂导入过程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初步指导,以课堂互动的方法激发学生实践参与的意识。
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提高对学生音乐创造和欣赏能力的启迪效果,可以融合多元接入模式,丰富学生对音乐感知的渠道。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将内心情感在课堂进行表达,也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及理解的主动性,进一步配合生动的课堂游戏,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基于小学生对游戏热爱的天性,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导入环节使用主题游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游戏中增加音乐元素,提高学生音乐律动性,这样能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旋律基础。
比如,教师教授《吉祥三宝》演唱时,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以《吉祥三宝》歌曲播放为信号,让接到花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演唱吉祥三宝中的三个角色。这样,学生能通过对歌的方式增强游戏趣味性,进一步将游戏与音乐学习相融合。在参与互动游戏时,教师可以让台下的同学拍手为演唱同学打节奏,学生能够跟随他人演唱和节奏,逐步熟悉《吉祥三宝》这一欢快歌曲的旋律。当学生逐步熟悉该歌曲的演唱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游戏中依照相同的问答模式改编出自己的歌曲形式,这样能充分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学生在乐曲改编过程中也能充分体会到民族歌曲的生活化内容。这样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自主演绎过程中丰富学生个人独唱与双重对唱的舞台表演经验,也能为其他同学的学习带来欢乐。
课堂导入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环节,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践课堂中,教师需要总结课堂技巧,结合课堂特色优化筛选导入方法,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视角,从而激活学生音乐思维,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