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党家岘乡初级中学 甘肃 会宁730712)
随着时代的发展,结合国家发展需求以及世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对处于新时代的学生们提出了新的培养方向以及目标。国家针对于学生的培养方案也及时做出了调整,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号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体育课程在中学生的培养课程体系中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体育课程不但可以为学生拓展体育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有规律的运动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并且通过体育精神的熏陶,让学生身心都可以得到积极向上的发展,使学生受益终生。体育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改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改革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运动热情,树立优秀的体育品德,以身作则,为学生塑造优秀的榜样形象,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正面积极影响。本文将主要针对核心素养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践行的具体现状,提出改革策略,力求让核心素养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到位,为广大中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祖国的明天输送健康的接班人。
迫于中国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家长也一味地认为德智体美劳,“智育”最重要。甚至于许多体育教师都遭受着传统教育理念的茶毒,认为体育课是作为副课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学生放松的存在,从而不重视体育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长此以往,导致体育教学方向与我国素质教育所要求渐行渐远背道而驰,我国中学生的体育情感与品格塑造也一言难尽。并且,长时间的忽视导致的最为直观的现象莫过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令人忧心。现在许多中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却不喜欢体育运动,诚然,体育课固然有帮助学生在繁忙课业下放松身心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合理释放自身压力,但体育课的存在意义并不仅仅止步于此。他还承担着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意识,培养优秀的体育品德,构建体育知识体系。如何改变中学生体育知识储备基本为零,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尴尬局面,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符合国家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各大高校需要端正对待体育课程教学态度,正视体育课程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致力落实于每一节体育课教学,并且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与效率,让体育课不再流于形式。
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从而导致教师和家长对于体育课程的定位存在一定偏差,而中学生正处于自我辨别意识仍是萌芽阶段,对于事件感知判断大部分来源于周遭环境,从而对体育课程学习也是应付了事。中学体育教学作为小学基础体育运动教育和大学高等专业体育教育的连接者,担任着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的重任。如果不及时调整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的态度,不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中学生的心智发展仍处于发育阶段,处于叛逆期,新时代的学生得益于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达,对于信息的收集易如反掌,他们更加追求个性化发展。对于陈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和不耐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改要求革新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认知和态度。
十年如一日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于崇尚个性发展的中学生显然早已丧失了吸引力。田径项目例如800m、50m、跳远等为主,篮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为辅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中学生来说早已是陈词滥调、司空见惯,很难提起学习热情。再加上必要的准备活动和拉伸活动,早就了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堂。体育运动让人一想到应该是满身热血、兴奋的,然而现实中的体育教学却令人味同嚼蜡。新时代的体育教学内容需要新的声音,焕发体育教学升级,让学生重拾运动热情。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有目的地、有针对性的改革升级。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到高考恢复以后,中学体育教学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强大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对各教育阶段和教育项目都进行了明确的整改和规范。当时对于中学体育教学明确了“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和发展方向。不过随着时代的更迭,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改变和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始终在与时俱进,然而许多教师却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导致教学重心产生偏移。核心素养的出现,则为众多教师敲响警钟并且提供了改革方向。
核心素养的问世,是对现有中国教育体制实行的补充和弥补。也侧面印证了我国国家发展已经到了至关重要的一步,需要的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层面的人才,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才是迫切所需的存在。开展中学体育教学,让体育课不仅仅是放松身心的代名词,也是为学生灌输正确价值观,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所在。
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理上的重要引路人,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有着严苛的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带去正面形象,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享受学习,真正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过现在体育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通常注重技能训练,从而忽略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教学认识的丰富。这种单一的培训模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丰富自身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强化技能培训,与此同时,还需要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指点迷津。当教师拥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对学生将会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输着核心素养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向拥有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靠拢。
传统的体育课程设计通常以室外活动为主,室内理论为辅。不过往往因为硬件设施的设施,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固化,不利于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纪,在这个时候对学生的学习方向予以正确的引导,可以事半功倍。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自发进行学习,学习效果与被动学习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中学体育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找到愿意为之奋斗一身的体育兴趣,树立终身运动的体育理念是最好的时刻。中学体育老师通过颠覆传统教学模式,联合时代发展潮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可以通过团队活动模式,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不但获得健康的身体,也可以收获一份真挚的友谊。还可以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合理设置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领取任务的模式循序渐进的参与课堂学习知识,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东人主体地位,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堂优秀的体育课程教学,除了需要完善的硬件设施,还需要充实完整的教学内容进行填充。由于许多学校对于体育课程仍存在一定偏见,未得到重视。从而导致体育设施破旧,安全系数得不到保障。或者缺少必须的体育设施,使体育教学难以开展。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予以跟进,进行一定的资源和资金倾斜。其次,现在大多数体育通常以学生放松为主,并没有安排系统的教学内容,也因为教学设施缺失一定客观原因,导致通常以田径为主,球类运动为辅,使课堂教学容量过小。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体验多种体育运动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继而建立起长远的运动习惯。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终有不足,仍就需要不断完善。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QQ、微信等新兴媒体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此同时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可以通过电影教学让学生知晓体育名人背后故事,感受体育精神。体育教学不单单只是为了为学生锻炼健康的体魄,还需要协助学生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协助学生身心共同健康发展,拥有美好人生。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考核中主要以学生体育运动的技能考核为主,从而忽略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精神的理解掌握程度,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并且学生对于大部分体育运动往往是一知半解,教师考核方式也比较人性化、宽松化,不利于学生长期运动习惯的养成。而且中学生的体育考核通常以教师为主,缺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磨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体育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此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不同体育运动的特点,和学习阶段的不同还有考核对象的不同,予以综合考量,制定多样化的操作性强的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在考核中应该奉行立德树人理念,通过情景考核等模式考察学生对于体育精神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让体育精神影响学生塑造敢于竞取、永不言弃、不折不挠的运动观念,同时也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优秀品格和关键能力。健康作为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品质,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都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去努力奋斗。而体育课程恰恰为了培养优秀的运动习惯,传授体育理论知识,教会你如何去运动,如何通过运动增强自身体质,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当务之急就是要讲终身体育的目标种进中学生的心目中,为中学生未来的生活提供一定体育理论储备知识。因此,中学体育教师需要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将核心素养与体育教学相融合焕发出更适合当下情形的新兴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让体育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未来在初入社会是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更加如鱼得水的掌控自己的人生,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