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教学研究室 王会成
现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教师思想仍较为传统,教学方式略显老旧,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从多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论述,具体如下。
教师一直都在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剖析,让学生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并进一步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教材中的人物设定以及背景故事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去概括文章的精华,让学生可以更加通透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并且形成自身感悟。比如学习《女娲造人》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针对文章思想内涵方面提出问题:女娲用黄土造人,我们也常常把大地比作母亲,这样形容是否是一种巧合?之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中国神话故事并展开小组间学习交流。在学习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的《论美》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品味美的内涵,表达对美的理解,让学生明白没有丰富的内涵只有美丽的外表,这样的美是不能够长久的,并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培根的其他著作。在讲授《观潮》一课时,一方面让学生感受钱塘江的波澜壮阔,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并要求学生查询资料,搜集有关于钱塘江的诗歌、散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透过教材去阅读大量的优质文章,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其人文素养,塑造优良的品格。
从细节来说,教师应该把控好课堂节奏,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文章的精华之处,对于精彩的对白和有深意的细节更是要再三强调,从多个角度、不同的方向分析文中人物的情感以及心理。对于《爱莲说》一文,教师应着重强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作者处处描写莲花,实际上是通过莲花赞颂君子,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诗词背后作者的人生态度。同时,朗读课文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在朗读过程中应该充分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朗读要声情并茂,依靠语言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历程。比如,《雨说》这篇诗歌节奏清新明快,融合了典雅的语句和活泼生动的口语,十分适合朗读,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朗诵,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诗歌的内涵。《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本身属于演讲稿性质,教师可以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演讲词的特点,并引导学生针对作者提出的“敬业乐业”,对生活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我们应该做到源于课堂却高于课堂。因此,创新教育方式是一条必行的道路。创新教育着重培养中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意义在于,以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让青少年能够时刻准备迎接经济时代的挑战。教师应学会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遵循创新教育基本原则,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重点,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储备,对于教材中的思想感情有着自己的理解。但是初中生普遍缺乏自觉性,自主阅读较少,教师需要做的是正确引导,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自主思考,在课堂上进行思维碰撞,从而让学生爱上阅读,形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应该适当地进行重心偏移,减少书写比重,提高阅读比例,并且辅以高效的检验手段,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比如学生在学习我国“四大名著”选段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白“四大名著”的文学价值,通过生动形象的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建议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通读全书。定期开展读书研讨会活动或演讲活动是检验学生阅读成果的有效手段,既可以减少学生的书写压力,又能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性的教育模式必不可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一大课题下,反思并不是单方面的。教师需要对每日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还有提升空间、应该怎样去提升教学质量,把反思作为一种检验教师教学思想和在实践中发展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教师不应局限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思路,应时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从反复推敲教学计划、观看教学录像、收集同事和学生的反馈、接受专家的指导意见几方面入手,整理反思教学案例,且时刻关心教育新形势,开阔眼界,这都有助于对教学方案的创新。而学生也要进行学习反思,做到温故而知新。每一次的反思要有实质性的内容,思考是否可以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能否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等。举个例子,我们在首次观看电影时,因为不了解剧情走向,往往会带着期待体验这个故事,并试图将看到的事情与可能发生的事情建立某种联系。但是,第二次再看相同电影时,人们的想法发生改变,关注到了更多细节,反思教育也是如此。长期地进行反思,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极大的好处。
正所谓“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需要掌握语文专业知识,对于其他学科也应该有所涉猎,才能解答学生提出的大多数问题。教师应灵活运用自身能力,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传统一板一眼式的教学方法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以幽默诙谐的情感基调,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亲近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和学生成为好朋友并不应该仅仅只是一句空话,应多多注重和学生之间情感的培养,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拉近师生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教师还应注意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上要避免带有负面情绪,应该以自身的情感去带动学生的情感。同时克制自己的不良言行,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加以纠正,进一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应该仅仅只停留于课堂上,在课下时间,同样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教师可向学生讲述一些自身的经历,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对学生形成深层次的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学生形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理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要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如何才能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做到尽善尽美,形成正确的“三观”。学生在不断了解和体验情感的过程中,自身的人文素养也将会得到升华。
虽然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完全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过来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学校中的教育大部分依然遵照着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很多教师为了让语文基础较差、语文知识积累量不大的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直接让其理解课文,而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事实上,教材中的诸多内容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对于文章的简单理解记忆远远不够,而是要真正找到其中的文化精髓,并使其根植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中。为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包含于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例如《木兰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木兰的性格特点,由于家中缺少男丁,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最终凯旋,木兰英勇无畏、孝顺长辈,其优秀的传统美德值得当代初中生学习。此外,“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和“磨刀霍霍向猪羊”表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习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课下搜集当时的风俗习惯,在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充分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
学好语文,首先得让自己成为“杂家”,其不仅指知识层面上要博览群书,阅读丰富,也指学习形式和学习渠道上的多样化。语文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因此教学中不可采取单一的形式进行授课。尤其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各个领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对于在校的学生而言,要与时俱进,切勿脱离互联网和高科技,因此多媒体教学日渐凸显其重要性。教学过程中运用视频、音频等手段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能让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深切地体会当时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三峡》展现了壮丽的景观,描写了三峡水流的湍急和山水的秀丽。然而单纯靠学生的想象无法使其彻底理解,如果能以视频的形式将三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必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意境和视频效果对文章加以理解,尽情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古人波澜壮阔的胸襟。
总体而言,语文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列为教育重点,采取任何可行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发生质的改变。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通过学习和借鉴古人的优秀品质,感悟古人壮阔的胸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