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队企业在壮大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多个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过大的国内投资规模、过多的国际高息贷款、盲目低效的重复建设让国家经济处在濒临崩溃的边缘。为挽救经济,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社队企业利用自身特点在不与国有企业争利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矛盾中,因地制宜,灵活应对,走出了一条面向农村,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为大工業、为出口、为城乡人民生活服务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社队企业;外部经济生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3-0024-03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在发展国民经济上采取了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减少基本建设规模,降低虚高的发展指标,调整农业和工业投资比例,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对社队企业进行了调整。经过调整,社队企业改进了经营管理,释放了潜力,增加了产量,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创造了利润,出现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局面,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社队企业发展的外部经济生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提出了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但是之前的重工业、轻农业,重投资、轻消费的发展模式,造成国家各行业在发展比例上出现了严重失调,物价膨胀,人民收入下降,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在这种过度追求高指标、盲目追求基础建设规模、经济发展粗放型的背景下,社队企业同样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发展风险。
1.农业和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严重失调。“我国农业长期落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缓慢……之后有所发展,但还远远不能适应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缓慢,有时连基本的食物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虽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但某些农产品的产量还不如建国初期。在基本的生活消费中,棉花的人均占有量“由1957年的5.1斤降到现在的4.6斤,油料由13.2斤降到11斤。1976—1978这三年,在净进口粮食265亿斤的情况下,还挖了粮食库存几十亿斤。1978年,花了21亿美元进口量、棉、油、糖,占进口总金额的1/5。农业投资的比重,这三年基本上没有提高。”与凋敝的农业生产相对应的是,国家对工业的投入基本都维持在60%以上。在工业中,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比例失调的风险。“1978年重工业投入是54.7%,轻工业只有5.7,还低于‘一五期间的水平。”农业和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失调,阻滞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水平,降低了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李先念、陈云指出,“现在的国民经济是没有综合平衡的,比例失调的情况是相当严重。”
2.积累和消费比例严重失调。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阐释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生产与消费具有同一性,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生产和消费互相依存、互为前提,生产和消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因此,生产与消费之间比例是否得当,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快慢,关系到四个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高低。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积累,因为积累是生产的源泉,积累的多少决定着生产规模的大小。要想提高消费,就需要扩大生产,就需要提高积累。积累和消费只有比例合适,国家经济才能发展。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比较重视积累,轻视消费,造成“农民从集体分得的平均收入几乎没有什么增加;职工的就业面是扩大了,但平均工资没有提高。我们在集体福利、职工住宅、公用事业、环境保护和文教卫生等方面,积累起来的问题很多。而这两年积累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反而提高了,1976年为31%,1978年为36.5%,高于1958年的水平,大大高于‘一五时期24%、‘三五时期26%的水平”。
3.劳动就业问题十分突出。人口多、底子薄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阻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一国情有着清醒的认识。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人太多,这么多人要吃饭,要穿衣,所以现在还有不少困难。”邓小平也持这样的观点,他在1979年3月30日党的理论务虚会议上说:“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现在全国人口有9亿多,其中80%是农民。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改革开放前十年,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增长过快。1979年,“全国大约有2 000万人要求安排就业,其中主要有大专院校、中技校毕业生和家居城市的复员转业军人105万人,按政策留城的知识青年320万人,插队知识青年700万人,城镇闲散劳动力230万人等等。”就业问题成为当时中国发展历程中一个转移不开的话题,处理不当会影响社会稳定。
二、社队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社队企业是人民公社、队或者生产队创办的企业,其身份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其发展具有很多的局限性。一般而言,社队企业发展面临着定位不准、不受重视、盲目重复建设、规模小发展不均的难题。
1.认识不清,企业生存难。社队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属于何种性质,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有些人认为社队企业属于私有经济,所以对其漠不关心,甚至搬出过去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限制社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些人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和束缚,认为在农村中办企业,是“不务正业”,是削弱农业的发展;有些人认为社队企业是公有经济的范畴,往往采取“一平二调”的方式,任意处理社队企业的资产。如此一来,社员不能从社队企业的发展中受益,自然对社队企业失望,影响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对社队企业性质认识不清的现象,不是个案,而是共性问题。黑龙江的“社队企业搞了二十来年,既没有专管机构,也没有具体章法,长期处于无专人管理、无章可循的状态。它的所有权、自主权等正当的经济权益得不到保障,来了运动就批他,强调抓农业就挤它,有些部门还卡他,遇到调整就砍他,办得好了就收他,使社队企业很难发展起来”。山东的“社队企业仍存在收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也就是说,社员得利偏少。特别是社办企业,留的多,返队的少。省政府已发文规定30%留社扩大再生产,30%返队纳入社员分配,30%支农,10%用于集体福利。但在一些地方的做法上,仍有问题,如有的公社把支农部分拿去解决干部福利、盖办公室、盖宿舍,这实际上仍然是搞‘平调”。
2.盲目建设,发展不平衡。社队企业根治于农业之中,具有行业众多、小型分散、品种复杂、面广量大的特点,很难把它们的产供销纳入各级计划的轨道之中。这就决定了社队企业视野狭窄、消息闭塞,生产和销售具有盲目性、重复性。往往一种产品许多社队抢着干,有些公社、大队、生产队“一见某项产品有利可图,就一哄而上,盲目都搞。”结果是重复生产,浪费了资源;产品供大于求,造成产品积压滞销,资金周转中断。比如福建的有些公社并不具备烧瓷器的燃料,但这些公社就上山乱砍滥伐,用砍伐下来的木材烧制瓷器。一年要烧掉几万立方米木材,这些木材本身的价值比用它烧出来的瓷器的价值更高。“各地区盲目的重复建设,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以新厂挤老厂。”社队企业之所以重复盲目建设,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各地方资源禀赋不同导致。有的地区条件较好,毗邻工业区,容易得到大工厂的技术、来料加工等,发展就快些。比如,江苏省无锡市的社队企业就发展很快,1978年,无锡全市有5 791家社队企业,固定资产总值3.3亿元。由于靠近上海,无锡市社队企业从上海得到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所以发展很快。有的地方资源短缺,道路不畅,领导重视不够,处在这样地方的社队企业就发展缓慢。
3.规模过小,技术含量低。社队企业由人民公社、大队或者生产队出资创办,大多数公社或生产队远离大中城市,物资匮乏、人才短缺是大多数社队企业发展的共同难题,这就决定了社队企业具有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特点。据1982年统计,每个社队企业平均只有职工23人,固定资产3.2万元,收入5.7万元。社队企业的经营规模小,主要是设备问题很难解决。在那个物资普遍短缺的年代,想找一批设备是极其困难的事情。社队企业的设备大多是从县工业局调拨来的。公社或者生产队负责人带着县工业局发放的调拨单到相应的机械厂去提货。在提货的同时,需要向机械厂支付金钱。但很多情况下,机械厂缺的并不是资金而是物资。于是,为了得到设备,公社或者生产队就需要动员全社社员,托关系、找熟人,找来机械厂需要的物资,用物资才能交换来设备。有时候,交换来的设备是大工业更新下来的设备,这些设备由于缺少零件或者图纸并不能立即投入使用,还需要公社或生产队发动关系去解决技术问题。他们先找到与工厂有关系的社员,再动员社员一起去工厂领导寻求帮助,工厂领导会安排厂技术员提供技术支持。在获得技术和物资帮助后,设备才得到运用,社队企业方能正式开工。其次,人才短缺也是社队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社队企业虽小,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购销管理、经营管理,都需要专业人才。由于缺少人才,社队企业技术水平低下,人才缺乏、产权不清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如江西某公社由于缺少人才,“木珠制品,大多数是半成品,基本上是卖材料。”
三、社队企业发展的应对之策
社队企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经济后盾,是重工业的重要补充,是轻工业和外贸的重要基地,是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此,国家要重视它,社会要包容它,社员要爱护它。社队企业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国家对其扶持力度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如要发展壮大社队企业,首要的是国家应加大对社队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国家对社队企业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上到中央,下到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为社队企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1.从政策上进行规范。1979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明确了发展社队企业的重大意义和发展方针,规范其经营范围和资金来源,梳理其所有制性质,指导其产购销路径,公开其价格政策和奖售补贴,提供其技术革新改造,为其建立专门机构,保障其劳动制度和劳动报酬,为社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1981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社队企业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若干规定》,充分肯定了社队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国务院社队企业的精神,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为社队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国务院颁布18条规定后,黑龙江“省委发了12条决定,农村围绕尽快富起来开展大讨论以来,社队企业有了新的发展”。吉林省委也调整了政策,给粮油包干、统购任务定了五年期限,生产队可以自行处理超过合同收购的农副产品,鼓励农村供销社参与公社农工商联合经营等。
2.从技术上进行指导。社队企业扎根农村,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有些社队企业基本沿袭农村生产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严重地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产品数量,制约了社队企业的发展。为了解决社队企业的技术难题,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纳言献策。国务院明确了社队企业要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和技術改造,并表彰对技术革新有贡献的人。江西省委提出“要注意收集科技情报,学习外地的先进技术。”黑龙江省把国营工矿和公社企业联合起来,“工厂出设备、出技术,公社出劳力,出原料。”让国营工矿对口支援社队企业。安徽省“要招聘人才,重用人才,厂长经济可以聘请。”河北省更是从农业的需求性出发,鼓励社队企业研究解决技术问题。先从农业急需的“打镰刀,打建筑用的抹子,木工用的工具等。”然后着眼于“拖拉机、汽车、水泵的零件,能够搞好一件,真正在技术上过关,全国都会找你,所以,社队企业调整首先是认真调查,提高技术,要抓技术训练。”当然,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社队企业发展的空间。有些社队企业产品价格虚高,质量低下,“笼统说起来是管理水平低,具体说还是手工业、小农经济思想在起作用。改变产品质次价高的局面,并不一定需要增加什么现代化设备,主要是靠我们规规矩矩地搞,要搞专业化,要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先念.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G]//三中全会以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2-115.
[2]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8.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4] 农业部人民公社企业管理总局.论社队企业[M].北京:中国社队企业报社,1982:16-112.
[5] 陈云.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G]//三中全会以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0-603.
[责任编辑 文 娇]
收稿日期:2020-07-09
作者简介:王铁成(1979-),男,河南沈丘人,副教授,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