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朝阳市第二医院儿科,辽宁 朝阳 122000)
小儿心肌炎为常见疾病,且发病率较高,发病急,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患儿心力衰竭或死亡;在确诊疾病后,要及时治疗,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间[1]。同时,患儿家属有关疾病知识比较缺乏,患儿患病后,家属会产生焦虑、担心等负面心理,因此,务必要开展良好的护理服务。本文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小儿心肌炎护理中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意义,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90例小儿心肌炎患儿均于朝阳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入选标准:①满足小儿心肌炎诊断标准;②患儿家属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者;④家属不愿参与者;⑤依从性差,且劝说后仍无效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3岁,平均年龄为(6.71±2.39)岁。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4岁,平均年龄为(6.82±2.4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开展基础护理,直到患儿出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①宣传疾病知识: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家属的文化水平与认知能力,运用不同方法开展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即一对一讲解,组织专题讲座,发放健康知识手册,设立网络平台等。健康教育内容涉及心肌炎发病机制、症状、治疗方法、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若有需要,可以多次重复讲解与提示,以增进家属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②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嘱咐患儿多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保证合理搭配食物以满足患儿身体所需,合理控制摄入盐。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向患儿与家属开展心理疏导。对于患儿,护理人员采用儿童化语言,与患儿展开沟通,了解患儿爱好,并与之开展互动游戏,以拉近关系,增强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对于家属,护理人员耐心地进行劝导,给予安慰与鼓励,以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引导家属多培养患儿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患儿的愉悦感。④生活指南:护理人员要嘱咐家属多与患儿沟通,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避免患儿发生较大情绪波动,以利于患儿保持良好心情;叮嘱家属依据天气,适时给患儿增减衣物,避免感冒;遇到流感盛行时,要求家属尽可能让患儿远离公共场所,避免被感染。⑤休息与运动指南:当患儿为急性期,护理人员要让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对于有发热症状患儿,要求患儿休息3~4周,待体温恢复正常;对于伴有心力衰竭症状患儿,嘱咐患儿休息大约6个月,等病情稳定,心脏功能得以恢复,再适当参加运动。对于症状较轻患儿,可以遵医嘱,尽早参加适当锻炼,不可过度劳累。⑥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当嘱咐家属出院后,监督患儿遵医嘱用药,同时应当告知药物使用方法、剂量与不良反应,并告诉家属,如果用药过程中,患儿有不适感,就要及时来医院检查。护理人员要告知家属给予患儿合理饮食,引导患儿参加适量锻炼,教会家属依据健康手册的相关规定,开展规范化家庭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开展随访,每周通过电话或家访的方式,进行1次随房,并开展健康指导。两组患儿都连续护理干预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分3个等级评定护理效果:症状全部或基本消退为显效;症状得到一定缓解为有效;症状无任何改观或恶化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涉及护理模式、护理内容两个方面[3]。③评定患儿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包括:远离公共场所、遵医服药、合理饮食、良好休息、适量活动[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包括护理效果、护理满意情况等)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包括治疗依从性评分等)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1 两组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显效3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14例、19例、73.33%,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非常满意30例,基本满意13例,总满意度95.56%,对照组为13例、21例、75.56%,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
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它是病毒性心肌炎,病因是心脏被病毒侵袭,导致产生局限或弥散性心肌炎病变,病情与症状存在差异,特别是重症患儿,很容易伴有心力衰竭,甚至会有心源性休克产生或死亡[5-6]。王翠菊[7]研究证实,小儿心肌炎有着比较复杂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心肌感染、局部产生病灶,发生病变所引发。主要症状是:呼吸不顺畅、脉象较弱、肢体冰凉、肺部发生水肿。若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与此同时,小儿机体免疫力低下,患儿无法有效配合治疗与护理,所以,为了患儿生命安全,务必向患儿与家属开展护理干预,使得他们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治疗小儿心肌炎方法较多,如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利尿、对抗病毒等,在治疗过程中,提供良好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十分有利[8]。
健康教育旨在通过开展有组织与计划的教育活动,帮助患者转变不良生活方式与个人行为,降低或消除对健康造成的隐患,促进患者恢复健康[9-10]。健康教育要求护理人员主动了解患儿的心理特点,依据患儿的实际行为,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策略,应用信心疗法以调节患儿情绪,纠正患儿的心理障碍。与此同时,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与护理服务水平,增进护患交流,拉近护患关系,进而推动医疗事业呈可持续性且健康的方向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健康教育还顺应了转变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可以对当前医疗改革起到推动作用[11-12]。
本次研究,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小儿心肌炎患儿中应用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实施护理服务时,鉴于患儿家属文化水平存在差异,故需选择不同的宣传教育方法,如口头讲解,发放健康读本、播放视频、上网查询等,以增加家属对疾病的知识的了解。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给予饮食、用药、休息及活动指导,并进行心理疏导,促使患儿主动配合治疗,以缓解病情,促进患儿尽早康复。健康教育还拓宽了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护理人员实施全方位的健康宣教,且娴熟运用护理技能,取得更多患儿家属的信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总之,针对小儿心肌炎患儿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提高患儿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