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冬
(辽源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吉林 辽源 136200)
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是冠状动脉受阻,血液流通不畅,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致死率高的特征。初期患者会出现以下不适症状,如严重的胸闷及胸痛。该病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引发心肌缺血性坏死[1]。因此,应在发病初期及时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相当丰富,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方式凭借自身强大的优势,短时间内赢得了业界好评[2]。因此,有必要对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分析,为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1.1 一般资料 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诊断,40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包括23例男性,17例女性;患者年龄最高为85岁,最低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68.6±8.42)岁;分别患有前壁型心肌梗死、下壁型心肌梗死、正后壁及侧壁型心肌梗死,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并发症。研究前,已经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研究流程与研究目的,患者保有知情权,并签署协议,同意参加研究。
1.1.1 诊断标准 患者胸骨后、心区前出现持续的胸痛,逐渐朝向左臂及左颈方向发展,呈现出放射性的特征。仔细询问过后,患者表示有濒死感。正常人的血清酶浓度序列是有规律的,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酶浓度序列在发病后出现明显变化。初期,在短时间内剧烈升高,然后逐步下降,发病后的72 h,血清肌酸磷酶肌酶逐渐消失。符合上述标准中的任意2条,即可判断患者患有急性心肌梗死。
1.1.2 纳入标准 4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过全面、细致的检查,检查结果与上述标准相符。所有患者都伴有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心率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血压不断下降,心前区伴有强烈、持续的疼痛感。
1.1.3 排除标准 经严格检查后,发现患者患有其他心脏疾病及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问题。另外,患者存在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禁忌。
1.2 方法 接受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前,所有患者需接受医护人员的检查,测定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LVEF值。患者接受手术前的3 d,医护人员需适当给予阿司匹林及噻氯匹定,监督患者口服。由专业人员对患者的冠状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直径进行严格测量,综合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客观分析不同因素对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
做好宣传与教育,将手术方法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等,详细交代给患者及家属,提醒患者及家属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交代家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事项。手术前,患者通常会出现消极的心理和情绪,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状态与临床表现,给予其适当的心理干预,降低患者的紧张感与负面情绪,以防影响手术及术后治愈。术前做好碘过敏试验,以免手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危及患者生命,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及术后生活质量。
一般情况下,会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手术。首先确定动脉病变,然后利用手术的方式开通血管,植入合适的支架,确保支架长度与直径符合患者病情与身体状况。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彻底清洗手术设备及器械,并做好消毒,确保手术台面安全、无菌。由麻醉师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适量的麻醉,完成操作后,找准穿刺部位,利用穿刺针进行穿刺。置入内鞘及外鞘两个鞘管时,不可脱离穿刺导丝。完全置入鞘管后,同时拔出内鞘与穿刺导丝,确保外鞘放置于血管内部,以免影响后续的导丝及导管。借助外鞘建立的通道,将造影导丝及造影导管顺利置入患者的血管内部,经过桡动脉,进入大血管。导管则按照导丝路径至冠状口后,与压力传感器及肝素盐水等相连,有效对接造影导管及造影导丝。利用环柄注射器,将适当的对比剂推入患者身体内部。此时可利用医学设备观察血管的形状,准确寻找患者病变部位。
确定病变血管后,缓慢拔出用于造影的导管与导丝,然后利用引导管及引导丝等为支架的进入建立通道。连接球囊及压力泵的目的在于加压,使血管保持充盈的状态。操作时严格控制压力,确保球囊的撑开程度与患者血管直径相符,将球囊与支架送入输送系统,到达指定位置后继续使用压力泵,将支架撑开至预定形状,为血液的正常流通建立通道。全部操作完成后,逐步退出引入导管,清理引入导管及血迹。拔出鞘管后,放置止血压迫器,利用纱布进行加压。全部处理完成后,将手术患者送回病房,严密监控患者的各项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等。手术完成后,需静脉滴注肝素,并严格控制滴注时间,不可超过24 h,还要给予适当的口服药物——噻氯匹定,每日服用0.25 g,坚持服用1个月。同时,配合口服药物阿司匹林,每日严格控制在0.1 g,服用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谨遵医嘱。
1.3 观察指标 手术前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各项指标。手术后,由医护人员专门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血压、TIMI血流情况,还有血压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情况等,详细记录观测结果。所有数据统计、监测完成后,需要与术前数据进行客观对比,计算出TIMI血流各级患者的例数及比例,明确治疗后的TIMI分级,为后续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χ2值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患者心率、血压及LVEF值的对比 40例患者接受专业的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后,血压及心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LVEF值也较术前发生了明显变化,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TIMI血流的情况对比 经治疗,36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接受动脉重建之后的血流为TIMI-3级,与治疗前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χ2=5.341,P=0.035)。见表2。
表1 患者心率、血压与LVEF值的情况
表2 患者TIMI血流的情况[n(%)]
临床医疗技术得益于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属于介入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治疗效果较理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发时,应第一时间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保守治疗,确保保守治疗无效,并在临床建议允许下,尽快对患者实施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介入疗法,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
临床上,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会发生剧烈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单纯的依靠药物,无法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3]。伴随发生的心肌酶活性增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休克,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心肌梗死致死率较高,再发性较强,极易引发慢性类心力衰竭[4]。心脏功能恶化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冠状动脉破裂的问题,破裂处常见为斑块状[5],血小板大量聚集在斑块表面后就会形成血栓,阻塞血液流通,影响患者的冠状动脉管腔,最终出现血流中断或心肌缺血性坏死。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原因相当复杂,不仅与心肌耗氧量有关[6],还会受冠状动脉的影响,过度痉挛后,增加患者的发病概率[7]。
急性心肌梗死是惯性病的一种常见形式,病情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只有经过及时的救治和准确的诊断,才有可能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相当高,已经达到了15%[8]。短暂的休息和服药,已经无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可能出现痛感持续增加的问题[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后,明显改善了心率过快、血压过高的问题,LVEF值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说明了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方式的可行性,也说明其可帮助患者缓解血压及心率过高的问题,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另外,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方式可能与内皮组织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小板会在发病时释放活性物质,加剧血管收缩,会影响患者的血管及内皮组织[10]。因此,患者需要在接受手术前口服抵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目前临床上抵抗血小板发挥的药物为噻氯匹定及阿司匹林两种[11],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接受手术前适当给药。阿司匹林具有抑制氧化物合成的作用,减少并控制血栓酶的生成,从而起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及血压的作用。除此之外,手术前还要确定心肌梗死患者的动脉病变程度,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方式为造影方式。手术过程中还要选择与血管长度和直径相符的支架,以此提高治疗效果[12]。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36例患者动脉重建之后为TIMI-3级血流,这说明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疗效,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还有利于患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质量及存活率的提升有积极意义[13]。有学者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手术后重建的TIMI-3级血流可能是降低患者复发率的因素,明显的改善了再闭塞问题。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而言,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方式的血管重建病例数明显降低,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恢复情况良好,接近于正常血流。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对患者所起到的效果相当显著,能够通过一次性治疗重建患者的血流通路,避免药物治疗缓解不及时而出现的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休克等现象[14]。
综上所述,在改善患者心率、血压及心功能方面,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方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因此,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方式值得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