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凤城初级中学 程会琴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进行多重的审美体验,提高个人的鉴赏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所以,阅读的重要性决定了课外阅读实施的必要性。在现今的初中学习中,学生普遍缺乏持久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缺乏系统的方法和严格的计划,不能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探究。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方法。
进入初中后,学生虽然通过小学的积累掌握了大量字词,但汉语的词汇量是非常丰富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陌生的字词。很多学生会选择望文生义或者直接忽视,因而不能对作品形成准确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仔细研读每一个字词的意思,为阅读奠定基础。
例如,在阅读《朝花夕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字典,及时查阅疑难字词,达到对作品的准确理解。比如在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会发现“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一句中就有“畦”“椹”两个字不认识。学生可以查阅字典知道“畦”读音为qí,菜畦是菜地的意思;“椹”读音为shèn,桑葚是指桑树的果实。对于“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一句中的“缠络”,学生查阅字典可以知道是缠绕的意思;对于“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一句中的“方正”,学生查阅字典可以知道是正直的意思。通过对作品中疑难字词的认真理解,学生就能对作品形成准确的理解了。
课外书目与课本中的课文不同,它们的篇幅都是非常长的,不能在短时间内就完全掌握。因此,这需要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阅读。很多学生会毫无目的地随便翻阅,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不能理解作品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宏观浏览,在了解作品框架的基础上进行计划性阅读。
例如,在阅读《童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由框架到具体内容的计划性阅读。《童年》的篇幅较长,但通过阅读书序和目录以及对各个章节进行大概浏览,学生就能发现《童年》主要描写的是主人公童年时期在姥姥家悲惨的生活经历,只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经历不同而已。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阅读完主人公的一部分经历后,在笔记本上对其遭遇的事情进行梳理,对相关情节中出现的人物进行分析。这种计划性的阅读既能够保证学生对全书内容的宏观把握,又能让学生对书中的细节有具体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框架性阅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阅读一方面是积累知识,另一方面要对作品中的内容形成个人独特的理解,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主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一味地做各种读书笔记,对书中的内容认真地记忆,但却不能大胆地形成个人的理解,阻碍了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赏析的习惯,通过阅读来锻炼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阅读《繁星·春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精彩段落进行个人赏析,得出自我的感悟。比如阅读“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时,学生可以发现,作者在这里一方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花写成了人,以花从发芽到盛开的过程比喻人奋斗取得成功的过程;另一方面作者使用排比句式,在气势上显得磅礴而富有激情,非常符合句子传达的情感。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感悟作品,利用作品来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实现阅读的多重价值。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仔细研读每一个字词的意思,为阅读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先进行宏观浏览,在了解作品框架的基础上进行计划性阅读;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赏析的习惯,通过阅读来锻炼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多种方法的配合,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能从内容到体验、从知识到素养上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