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卫生学校 洪 欢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地方,背负着为祖国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任,医学生的德育水平和基本的职业素养影响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院校德育的加强就更为重要。
医学生只有拥有较好的医德,才能从本质上将救死扶伤医学精神予以发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当下正需要具有专业技术、为医学奉献自我的医学人才。可通过医德教育手段,使医学生正确认识医疗工作意义,培养其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日后医疗实践中成为优秀的医学人才。
近年来,医疗腐败现象在医疗卫生行业中时有发生,从而造成较多的医疗纠纷,致使医患关系愈发紧张,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不匹配,不利于医疗事业稳定、健康发展。究其原因,除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时,各项医疗资源没有配备齐全之外,还有就是医德教育在医学院学生意识中并未引起重视。医学院作为培养医疗卫生高素质人才的场所,需将自身引导作用予以充分发挥,有效提升医学院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及道德水平。
西方医生有一句名言,将其翻译为中文即“偶尔治愈,时常帮助,总在关怀”。其表明医生肩负的责任与义务职能,以治愈患者为核心,在治疗进程中,将如何安慰及关怀病人作为重点,医学无法将每个患者都治疗成功,但安慰患者却体现医生人文关怀,对患者精神上给予一定支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也有所转变,传统的医学模式以疾病为核心,而当下需以患者所需为出发点,以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为目标。新医学模式,对医疗人才人文修养及职业道德水平有较高要求,所以若想成为合格的医疗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灵素质及高尚的职业情操。
因为德育是一个长期的隐性教育,效果不可能特别明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部分医学院对于德育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于医学生德育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时间没有进一步的研究,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存在所占比例比较少的现象,因此,要着重培养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两方面。
因为医学这个专业比较特殊,学生在外实习的时间比较长,而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主要集中在学校,实习时学生都被分配到不同的实习医院,比较分散,所以德育工作开展比较困难。而且在医院实习期间,学生都想学习一定的临床经验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于德育就不会过多关注,使得德育计划不能得到良好的贯彻实施。
近几年学校大量扩招,医学院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思想政治辅导员的数量却没有随之增加。为了增加德育教师数量,学校不得不把一些缺乏德育背景的教师安排到德育工作中去。因为这些教师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会出现授课方法、理论脱离实际等现象,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现在许多医学院校对德育的评价都没有一个独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仅仅用成绩来衡量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行为以及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学院将学生的德育纳入综合素质的测评中,但是其所占比例还是很低,同时德育评价的指标缺乏一定的层次性,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大大影响了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开展医学生医德教育工作,需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医德本质内涵,主要是将为知、情、意、信、行相结合,首先将提升医学生认识观念作为基础,若没有正确的认识观念,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及习惯。
课堂上的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渠道,医学院校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学生理想的信念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对于不良思想的辨别能力,积极改变教学的方法。例如,使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进行主题演讲、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也可以适当结合我们的专业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素质高、思想可靠的人才,那么结合专业思想教育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是新时期医学院校德育的基础,使得医学生把爱护、关心和尊重病人这一最基本的人道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
实践才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医学生的德育工作离开现实社会只能成为枯燥乏味的说教而已,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社会实践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团队建设的意识。所谓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在医学中,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能力和团队意识,这也是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新任务。要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应该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团队精神。
因为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敏捷,思维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尤其是大一的新生,他们刚结束高中生活进入大学生活,加上环境的变化,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成熟性。面对这些问题,应该建立一支有力的学生辅导员队伍,新型教师不仅需拥有专业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专业的辅导员队伍,临床代课教师、医学专业教师等都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对学生医德观念、行为等加以引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思想,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医学院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要从目前医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德育工作。
德育评价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推进德育科学化,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例如,德育评价的结果=理论知识+德育实践+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德育实践可以占到40%,而其他三项占60%,同时将德育的成绩作为学生在毕业、考研、就业时候的一个加分项。理论知识方面主要包括政治课、道德课的成绩;实践方面,参加一系列文体活动、社会实践与服务等,或是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如劳动卫生等;学生互评主要指对学生之间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以及日常行为的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间的评价内容大致相同。而且教师可以对于学生的德育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促使学生发现和重视自己的不足。
校园各项文化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基础,开展各类多元化校园活动。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文体活动及科技类活动。其不仅能使课堂所学知识得以延伸,而且还能形成学校自身特色。若医学院校能开展以医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达到以德育人的目标;另一方面,又形成医学院自身特色。主要可通过两种途径予以实现:其一,医学院可将医德教育作为活动主题,举办道德讲堂、大医精诚等讲座,邀请专业的教授、学者举办讲座,为医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使学生的专业思想、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得到有效提升;其二,通过搭建相关活动平台,培养学生的医德情感。
综上所述,对目前来说,医学生的德育工作关系到医学人才整体队伍的建设,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培养优秀的医疗人才队伍,这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不断改进和研究医学生的德育工作、创新德育体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能使我们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