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 杨为权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要想构建更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就需要教师彻底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在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与高效课堂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作为学生与知识两者之间联系的桥梁,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善于借助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提高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需要秉持乐于奉献的意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计教案,强化自身教学能力,并善于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灵活运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可以极大地节约教学时间,显著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采取多媒体开展教学任务,可以借助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资料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景,将所学知识点以更加直观和通俗易通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对强化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举例来说,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与青春期有关的内容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任务,可以将关于青春期的影响资料播放给学生,为学生展示真实案例。如一名进入青春期的女学生,很喜欢将自己的美丽展示在异性面前,去吸引他人的注意。时间久了,这名女学生认为自己的行为很无耻,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懊恼。再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与公共规则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播放给学生,如闯红灯、公共场所吸烟等,借助视频的形式对学生起到警醒的作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效率严重不高。针对此种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教学有效性。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需要教师合理规划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比如,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知识点提前录制成小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中,让学生登陆学习平台,提前预习本节课知识点。翻转课堂可以明显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能体现学生在课堂教的学习习惯等。由于双方对学生的关注点有所差别,在沟通交流时的信息交换也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导致二者的信息不对称,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
班主任应当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家校合作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保证双方之间顺利开展相关的沟通与合作。想要做到这一点,初中班主任应当注意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转变其传统观念,让其认识到自己在孩子培养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积极主动地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双方共同进行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班主任还应当让家长对素质教育工作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促使其在重视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能对其身心发展、能力发展等给予必要的关注。
班主任应当正确认识家长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才会平等地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只有双方开展了平等的合作,才能有效针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双方共同寻找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可行性较强的解决方法,充分发挥双方力量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针对家校合作过程中,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初中班主任应当积极主动地进行家访,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同时也让家长了解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双方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全面的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双方信息的对称性,以及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家访时,班主任需要制定科学的家访计划,提前通知学生家长,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表达方式,指出学生的问题时要尽量委婉,并且主动与家长商讨问题解决方法。此外,实地家访不方便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家访,也能获得一定的效果。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合作进行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针对班主任与家长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班主任应注意利用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家校合作、与家长开展平等合作、主动进行家访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学校、家庭这两个学生教育主体的作用,以培养综合素养更高的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