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 娇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幼儿应具备并不断发展的能力,而家园共育是培养幼儿这种能力的必然路径。面对幼儿社会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家园共育实践的方法,从高效沟通、家长会、实践活动、行为记录与反馈等多个方面入手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庞丽娟在《教师与儿童发展》中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定义是指 “交往主体运用言语、情绪、认知等不同形式与他人交往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能力与品质”。幼儿社会交往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人际关系的管理、社会适应、社会问题处理以及社会生存状态。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玛娅·伊万诺夫娜·利西娜认为幼儿交往能够刺激幼儿语言的产生,增进幼儿言语交流,提高幼儿言语发展水平。此外,Artin Göncü等学者的研究都证实: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逐渐提高,合作性行为越来越多。因此,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进行人际交往的一项技能,是幼儿参与社会生活、适应整个世界的前提保证,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成为幼儿园教育中难以忽视的重要举措。
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人类生态学理论,在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念下建构了人类生态学理论模型,他认为人的生存环境由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构成,由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即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这四大系统。他强调与幼儿关系最密切的家庭环境对其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即微观系统的影响,其次是幼儿园直接参与其中的中间系统,包括幼儿园环境等。幼儿处于动态的多个环境中,不同环境对其影响的程度不同,家庭环境是幼儿直接参与的最基本环境。因此,幼儿园教育必须重视家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家园共育理念,通过家园共育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纵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历程,我国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提出:幼儿园与家庭紧密联系的必要性。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当时就提出:幼稚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必须通过幼稚园与家庭的双方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效果。此外,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也凸显家园共育的理念,如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又如,2016年施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幼儿园教师应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幼儿园应“健全家长志愿者驻园值守制度,充分发挥幼儿园家长委员会作用,推动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重大事项决策和日常管理”。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家庭越来越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因素,家园共育与合作逐渐被提上议程,而如何贯彻落实家园共育观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探讨与实践摸索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改革与飞速发展,教师主要采取QQ、微信、面谈、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争取家长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并向家长提出教育建议。但实际上家长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只有教师有话语权,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育。
因此,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回归实践,探究出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与新模式(“母亲会所”、家园共育新模式“幼儿成长助教团”以及家长志愿服务等),并尝试建立长期有效的家园合作机制。此外,孙芳龄、雷雪梅、张官学等人认为,家园共育有利于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在幼儿社会化发展的进程中,家庭与幼儿园有着不同的角色定位,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选择家园共育的路径,我们观察并记录了一所幼儿园大班幼儿的社会交往现状及问题,与该班教师共同制定家园共育实践方案,从而实现提高该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目的。
我们在对大班幼儿的观察记录中发现,该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处于该年龄阶段的正常发展水平,大多数幼儿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但在社会交往能力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稍欠缺、幼儿人际交往策略较单一、幼儿合作意识不强、幼儿的冲突解决能力较差、幼儿出现功利化社会交往观念等。在与该班教师探讨与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该班有的家长教育观念偏颇、教育方式不当以及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意识较淡薄,幼儿出现的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密切相关。针对上述现象及问题,我们与该班教师制定相应计划,欲通过家园共育来实现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人类的全部知识从话语中而获得,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教师应与家长共享话语权,采取各种方式途径与家长有效沟通。
1.我们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下产生的QQ、微信等网络平台,积极与家长交流沟通,反馈幼儿在园情况。同时,家长与我们交流幼儿在家时的状况与表现,从而可以使我们了解并掌握更多有关幼儿的信息。
2.我们不定时地在QQ、微信等网络平台推送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价值与重要性的文章,让这种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的观念。
3.我们运用班级墙的“家园沟通栏”,张贴幼儿人际交往方面的建议、意见、策略等,并为家长提供便利贴,让家长可以随时将育儿疑问或困惑匿名贴到沟通栏上面,教师定期收集整理并解答。
家长会是增进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开家长会有利于家长建立对教师的理解、信任与支持。我们制定与实行每周一次的家长会计划,每次家长会都有不同的主题,如同伴合作、同伴冲突、人际交往策略等等。家长与教师都是会议的主体,在不同主题下,家长可以分享育儿的故事与经验,教师再为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
例如,在“同伴合作促成长”的家长会主题下,家长相互交流孩子的经历,从而发现有的家长经常让孩子一个人在家玩;有的孩子喜欢自己玩;有的孩子想要加入同伴的游戏中,但因缺乏交往技能而放弃想法等等情况。此后,教师向家长提出几点建议:多为幼儿提供合作的环境与机会,邀请幼儿的伙伴到家做客或一同出游;强化合作意识,培养合作技能,如亲子阅读时间选择与合作有关的绘本故事,当幼儿出现合作行为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
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平台、沟通的桥梁,我们通过这个平台与家长分享有关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与教育策略,在育儿观上达成共识,这为双方共同采取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措施奠定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归宿,家长与我们逐渐形成共同的教育观念。当家长的教育理性萌发,家长与教师便能抓住不同环境下的教育契机,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进行引导与干预。
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教师利用集体教育活动让幼儿懂得如何正确与他人交往。在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对个别幼儿加以干预,例如用言语引导幼儿加入同伴的游戏;幼儿间发生冲突而不能自行解决时,教师究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
此外,家长也会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家长进课堂”“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家长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观察孩子在园里的行为表现,与孩子亲密接触,不仅能够增强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同时还能够给予幼儿更多社会交往的机会。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家长进课堂”中,有的家长每周给幼儿上两节体育课——幼儿以小组团体的形式进行体育游戏活动:赛龙舟游戏、两人三足游戏、抛接球游戏……都是合作性质很强的体育游戏。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与同伴、成人交往,丰富合作技能,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领悟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与不可或缺性,从教师、网络、书籍中了解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与途径,加强幼儿教育理论学习,树立科学的家教观,最终将观念落到实处。具体来说:
1.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与人交往时,举止文明、真诚待人。
2.家长应该在适当情境下,告诉幼儿不能一味的依从,应择人相处、择物以待,要学会拒绝、维护自身利益,但不能以攫取他人利益为目的而与别人交往,因为这是畸形的功利化社会交往行为。
3.家长在实际情境中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当幼儿出现积极的交往行为与观念时,家长给予鼓励与表扬,从而强化幼儿的行为。
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味的观察与引导,还需要过程性的记录与终结性的评价,记录方式可以为图像、视频、图画、文字材料、图文结合等,评价可以是一次活动、一次家庭会议等。家长与教师是家园合作共育的双主体,幼儿是发展的核心,三者都应是过程中的记录者、结果的评价者。
在方案被执行的初始阶段,我们会与家长共同写下幼儿的优点以及亟待发展与变化的地方。在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进程中,家长会以育儿随笔的形式将孩子的行为变化记录下来,教师通过教育叙事观察记录幼儿在园内的社会交往行为及潜在问题,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作出下一步计划,幼儿能把与同伴游戏等场景画下来作为过程性资料。
最后,教师会把过程性资料收集归档,在家长会上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并建议家长在家里进行家庭会议,给幼儿展示其行为变化的过程,巩固恰当的社会交往观念,强化其积极的社会交往行为。
在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整个实践过程中,家长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契合的,家长能够唤醒自身的教育自觉与教育理性,认识到幼儿社会交往的价值。家长与教师之间以幼儿发展为目的,各自发挥其优势,形成双向扶持与沟通的状态,共同为实现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为目的、幼儿幸福成长为终极目标而不断奋斗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