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59)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目标,在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体育事业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始终将满足人们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并逐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目前,我国在公共体育建设上形式较为单一,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匹配的人群也较为单一,面对国内现有的需求,供给上显得供不应求。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做好公共体育建设,首先要将服务体系提上日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是我国实现服务型政府职能的有效途径,是满足居民体育需求、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完善全民健身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加快实现公共服务的重要环节。
构建一体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根据各地区的人口分布地域区别、大众需求等不断改进和创新。因此,如何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如何在多民族和多地区落实公共体育服务,是我国在发展公共体育事业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了加快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科学的指导,在此背景下,聊城大学邱宗忠撰写、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 《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一书围绕科学、高效、优化等角度,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理论、发展现状、体系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探索,充分发挥公共体育服务效能,旨在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结构和发展体制提供可参考的建议和依据,服务于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战略规划。
公共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覆盖城乡各个居民,及相关部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体育服务,从而有效保障每位群众的体育健身权益,构建均等化体育服务环境,从而全面提升国民素质。而公共体育服务环境的构筑基础是建立合理优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这对于公共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深刻、简单、真诚的话语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念兹在兹的亲民情怀。体育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工程项目,构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以此来达到实现最美好生活的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惠民工作的强调再次体现出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性,因此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优化路径是解决传统体育机制矛盾的必要途径之一。
体育事业应将人民群众体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若想为群众体育提供优质高效的体育服务就必须认识到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一是服务和产品的丰富性,以满足不同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第二,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服务要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需求服务;其三,组织和管理的多样化,建立和改进由政府部门领导。以其他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为骨干,各种组织和管理系统依托各种健身和休闲场所;第四,建立多渠道的信息提供平台正确引导群众科学健身。总得来说能否让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取决于两点:一是体育资源数量,二是体育资源利用效率。而在某种程度上大幅度增加体育资源的数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唯有逐渐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达到体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本书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出发,认识到公共体育服务效率是制约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瓶颈期的重要因素,这也就成为我国体育公共事业中亟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
本书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顺应群众体育的时代发展要求,将公共体育服务系统进行理论重构、现状分析、路径探索和效率评价,在这一系列的研究过程中为公共体育服务的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书的研究过程如下:首先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界定和分析,并提出了系统的文献研究综述,在这一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公共体育服务效率展开深入分析,采用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调查→公共体育服务整合规划→公共体育服务共享建设→公共体育服务评价体系的思路下展开研究,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提出了公共体育服务的目标、原则、方式、方法以及相关法规和组织保障,明确提出了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中所履行的重要责任,只有在政府、群众、社会等多元化势力的共同努力之下才得以实现公共体育事业的可持续高效运转。
本书是建立在多学科理论交叉融合基础之上,以跨学科的创新性思维对相关理论和实践方式进行转化和探索,从而深刻审视公共体育服务效率和优化问题,为公共体育服务优化方式的提出提供理论支撑,这也为我们能够深入认识公共体育服务行为和效率的内涵和作用,同时对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构建目标和原则、均衡化结构、构建环境、构建方式和方法、构建评价体系等方面均有深层次的思考。本书坚持以创新为导向,还结合实践调查形式构建出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价指标,分析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方法选择及模型的构建的影响因素,尽可能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优化效率提供精准的测度和参考依据,这同时也是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具有创新意义的拓展和思考。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结构优化、体系建设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粗放式传统型公共体育服务的改革具有实践性的意义,对于缓解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政府投入压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动员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对于公平均衡化的公共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书中作者在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决策分析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支撑下,应用到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调查和评级指标体系制定下,从而利于找出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影响决策因素,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有力分析依据。
一是内容完整。该书有着广泛的内容,既有理论与方法的阐述,又有应用方面的实证。该研究的理论范式主要有伦理学中公平与正义以及权利原理性理论、管理学中的公共服务理论以及绩效管理与评价理论等;研究内容沿着提出问题、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建议一条主线进行,丰富而又清晰;
二是结构严谨。该书采用了从理论到方法、从一般到具体的结构形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研究从问题入手,到现状调查,理论分析,构建实施路径,再到实证研究,最后到建立监控评价形成一套逻辑性较强的完整体系;
三是思路清晰,方法得当。运用方法论思考搭建内容框架是该书的一大亮点,这在其他书中不多见。研究思路是一个“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框架→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现状→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公共体育服务指标与模型→公共体育服务未来规划”不断进行转化的过程。前后衔接、突出主题、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四是观点新颖,有创新之意。建立了公共体育服务理论框架体系和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
该书共有八章,在对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三个概念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论述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特征、结构和功能,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体育公共服务框架及内涵提供理论支持;第四、五章论述了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法规研究、组织机构研究、经费投入研究、场地设施建设以及我国公共体育活动开展状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政策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以及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在分析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利条件、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不利条件以及体育现代化建设的前期积累等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做出公共体育服务指标选择,并构建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指标权重测定以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评价模型;在该书的最后则对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做出规划以及未来的走向。
“全民健身,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一书对这一迫切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进行了积极的回应。此书研究主题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内容详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作者认为作为一个范围广泛,复杂多样的社会系统项目,其建立既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同时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体育项目的需求。贴近现实,围绕人民建设体育设施,在人民中建立体育组织,开展一系列健身利民的体育项目。坚持政府作为主体导向,坚持人民为主体中心,在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使得公民的体育权利得到保障。因此,我们要精确掌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这一系统的、动态的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准确把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内涵、构成要素、运行方式及其保障机制等关键点,这样才能够合理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这部富有原创性且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一书,值得国内相关系统的领导、体育从业人员、专家、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