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靳 婷
“七仙面坊”是幼儿园根据本地七仙大福村里的传统手工十二面坊打造的游戏区域。在“七仙面坊”中,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按照一定的行为规则来组织、操作材料,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角色游戏是3~6 岁幼儿最典型、最主要的游戏,而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有了遵守集体规则的意识。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区角活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区角活动流于表面形式,大班幼儿在游戏中也有不同类型的问题表现。
“七仙面坊”分为加工区、售卖区和品尝区。加工区的幼儿用油泥包饺子、捏包子,有时候也用压面机来做面条,作品成型之后又将它们和成一团,再用模型做饺子,如此循环,不断重复。售卖区和品尝区连在一起,顾客先下单,然后厨师制作面点,接着服务员端上桌,顾客假装吃完喊服务员收拾,然后继续点单……幼儿不会设置新的情境,总是重复着“点单——吃饭——点单”的游戏步骤,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这些游戏行为过于简单了。
大班幼儿在“七仙面坊”中进行游戏时,游戏主题往往都比较单一,游戏形式也不够新颖。我们在“面坊”中投入了一些成品和半成品材料,由于提供给幼儿的材料数量过多且种类单一,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很难让他们去想象和创造。幼儿往往局限于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导致游戏情节不够丰富。
大班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例如,“七仙面坊”中有厨师、服务员、顾客、收银员,但幼儿经常满足于摆弄操作材料,没有意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可以进一步发展。有的时候,幼儿扮演的角色也会偏离角色本身,这是因为幼儿角色意识较为缺乏,在游戏中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七仙面坊”有个现成的压面机可以制作面条,正在包饺子的幼儿也会对用压面机制作面条感兴趣,很快就加入制作面条的游戏中了。
皮亚杰认为:“角色游戏时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反映周围生活,儿童可以脱离当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做思维的支柱,进行想象,并学会用语言符号发散思维。”大班幼儿在“七仙面坊”中一直局限在品尝区里,不断重复着“卖”和“吃”的行为,情节简单。有时教师也会设置情境,让幼儿去其他区域“售卖”面条(相当于生活中的外卖),可是幼儿的语言交流就只有:“卖面咯!”“多少钱?”“十块钱。”“给,你的面。”幼儿缺乏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买卖行为只有简单的吆喝,不会用广告语或其他形式去宣传,这也与幼儿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有关。
在“七仙面坊”游戏中,大班幼儿通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增强自身的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对游戏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及表现,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想法和意愿,及时帮助幼儿解决突发问题,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丰富幼儿的经验。
观察与倾听是教师掌握幼儿第一手信息的途径,虽然角色游戏的主体是幼儿,但教师不能对其在游戏中的表现放任不管。教师要避免在游戏教学中出现以下问题:(1)安于现状,要求幼儿安安静静,只要矛盾出现,就马上出场,急于介入;(2)漫无目的地游离在幼儿之间,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无所事事等表现不予理会;(3)全身心融入某一小组的角色游戏中,真正成为一名“幼儿”,而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没有照顾到全班幼儿的需求。例如,在一次面坊游戏中,“厨师”在做客人点的“三鲜炒面”,只见她拿起面条倒入锅中,右手掌勺,左手假装拿东西往锅里撒,并说:“我再加一点佐料。”不一会儿,她就将面条装碗端上桌了。“小客人”假装吃面,吃到一半时,看到碗里有根草,就大声说:“面条里有根草!”“厨师”镇定地答道:“那不是草,那是一种蔬菜,我特地加的。”这种情形下,教师并没有急忙参与进去,而是静静地观看幼儿的行为,等待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再给予指导。
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在活动中都会关心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游戏开始时,幼儿可能会为争夺角色而产生纷争,这种现象几乎一直存在,因为游戏中产生了相互交往的需要,也就很自然地产生了角色矛盾。此时,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加入幼儿的游戏过程,对于总要抢着当主要角色的幼儿,要有意去引导他们扮演次要角色,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去扮演主要角色。例如,在“七仙面坊”中,幼儿们都争相扮演“厨师”这一角色。教师可以用协商者的口吻、建议者的态度和鼓励者的语言给予暗示或引导,还可以通过表扬在协商中懂得谦让、能与他人合作的幼儿,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
教师要深入游戏,通过提问、建议和参与活动的方式,发散幼儿的思维,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解决游戏中的突发问题。在“七仙面坊”游戏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潜能。例如,乐乐在家时常帮奶奶做事,特别会做包子,教师可以以大朋友的身份请教乐乐做包子的秘诀,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及被需要的幸福感。
有一次,选择“七仙面坊”游戏的幼儿没有达到规定的人数,这时就有幼儿过来寻求帮助:“老师,面坊人太少,怎么办?”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幼儿先分配好主要的角色,如厨师、服务员,就算没有客人,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卖面条——外卖。幼儿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打包好“面条”,在班级里大声吆喝:“卖面咯,好吃的面条,十块钱一盒咯!”其他幼儿全被吸引过来了,不一会儿,他们手里的“面条”就被抢购一空了。幼儿们用另一种方式获得了他们的“第一桶金”,既开心又满足。
很多教师会把评价当作对“过去式”角色游戏活动的总结,而不是对“将来式”角色游戏活动的开端和发展的评价。教师应该要把握好结束的时机,当幼儿从所扮演的角色回到现实中时,教师要及时对游戏进行总结。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自己说说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先肯定幼儿提出问题和勤于思考的能力,再鼓励其他幼儿探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商量解决问题的策略。
1.从区域活动规则上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区域活动的规则来评价幼儿的游戏活动:今天谁玩区域活动时声音小?哪一组小朋友收拾材料又快又整齐?在更换区域时有没有将东西整理好后再去另一个区域?有没有遵守规则?
2.从区域活动创意上评价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或遇到一些困难,这时需要教师去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从而进一步进行思考。例如,在“七仙面坊”活动中,幼儿除了可以用面粉做面食,还可以用什么呢?经过一番思考,幼儿们认为还可以用油泥、轻黏土等材质,也可以用不织布制作成品或半成品。
3.幼儿区域活动的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评选出“最佳区域”,如最安静区、操作最认真区、材料摆放最整齐区等。另外也可以采用多形式评价。
(1)自评与互评结合
通过自评与互评,幼儿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的长处,从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如思考以下问题:我哪里做得好?我们这组玩得怎么样?我觉得谁做得好?
(2)集体与个体结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教师在评价时可以采用集体评价,充分激发幼儿向同伴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多问幼儿“你学习了什么新本领?跟谁学的?”引导幼儿互相学习。教师也可以将区域活动中一些非普遍性的问题在个别幼儿面前提出来,可以采用个别谈话法,针对幼儿出现的某一不良行为(如抢别人的书籍、将别人搭好的积木推倒等),与之进行讨论分析,帮助其认识问题,提高规则意识,以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幼儿在游戏中会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体验成人的感受。面对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游戏情景,幼儿必须用不同的语言和动作去适应。所以在幼儿游戏活动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适时进行介入和指导,并对游戏进行总结和评价,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