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构建有效中职数学课堂的行与思

2020-12-30 15:55:50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浙江宁波3150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函数中职

◎王 佳 (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数学作为中职学校一门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课程,不仅关系到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剖析

1.学校方面:第一,中职学校数学教材的选取存在问题.不同的中职学校有不尽相同的专业设置,目前现有的中职数学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各个学校因专业设置不同而对数学知识内容的不同需求.第二,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基础课的问题.数学课的课时量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忙于赶进度,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2.教师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忽视中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对数学的不同需求,没有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仍然将关注点集中在抽象的数学理论教学上.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单一的讲授法缺少师生、生生间互动的上课模式,令数学课堂枯燥乏味.

3.学生方面:首先,结束了九年义务教育,经过中考的筛选,进入中职学校5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学习上的失败者,即使用心、努力学习,结果还是一样,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悲观情绪.有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从中寻找自我价值,获得愉快的体验,无心学业.其次,一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虽然有心认真学习,但是基础知识漏洞太多,导致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不合格.如此恶性循环,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也有一少部分学生由于初中或小学阶段讨厌数学课,或者由于自己就读的是职业院校,觉得学好技能就可以了,认为学数学没有用.

针对以上情况,如何才能使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有效提升,如何才能使学生掌握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便成为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的中心问题.

二、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确定适切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而在中职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目标粗糙,教学过程随意的典型问题.为了使中职数学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制订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实施教学,使得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获得认同感.

案例1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串整个中学数学.而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就非常模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的细化: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级目标: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构成要素.

二级目标: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能够正确使用集合和区间的方式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级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联系初中已有的关于函数概念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列举不同的函数,构建函数关系,归纳梳理函数概念.

二级目标:结合学生所列举的函数,教师进行补充示范,分组探讨,生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级目标: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函数关系并不是深奥难懂、神秘莫测的,而是较为容易理解的.

二级目标: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感受自身价值,促进团队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上述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突破了学生在学习函数概念时的难点,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获得感和乐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2.融合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数学教材的内容基本与普通高中是一致的,数学的抽象性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有了明显的提升,数学内容的晦涩枯燥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从而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导致其与数学相关的专业理论学习出现瓶颈,出现厌学情绪,陷入可怕的恶性循环.

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提升数学教学效果,需要在原有的中职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校各专业的实际需求,适当调整数学知识内容的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让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在专业需要时及时用到数学这一工具,从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科学性、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案例2在《电工基础》这一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解决单相交流电中各参数的计算、三相交流电中各参数的计算、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表示法、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表示法等问题时遇到了困难.原因是这部分内容是高中一年级所要学习的专业内容,而与其相关的数学基础内容——正弦函数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拓展模块中才有涉及.为了解决这一数学理论与专业实际相分离的矛盾,教师应该进行适当调整,将正弦函数的基本内容与数学基础模块第五章三角函数进行衔接,最大程度上实现数学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提升教学效果.

3.联系生活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放在数学教学中也恰到好处.由于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学习方法与习惯等多方面的欠缺,所以在学习相对较难的数学理论知识时往往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善于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来辅助相关的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感受数学、应用数学,那么就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3在“两直线平行”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 周年阅兵式中步兵方阵通过主席台的视频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步兵方阵,通过观察、抽象、对比,概括、归纳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并通过数形结合的引导,得出依据直线方程判断两直线平行的一般步骤.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感知数学内容,掌握数学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教师适时调整数学知识内容的结构,让数学学习更好地助力学生的发展;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有效降低数学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的难度.这些将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没有用的,也不是学不会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善用表扬与激励,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作为中职数学的教师,每当走入课堂,看到懒洋洋地趴在桌子上的学生;每当投入讲解,看到偷偷摸摸玩手机的学生;每当批改作业,看到那些字迹潦草,全篇“copy”的作业本,心中是否充满了对学生的气愤呢? 面对这些学生,教师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那么微小的一粟,积极地赞美他们、肯定他们、鼓励他们,促使他们更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愿意努力改进.当学生愿意主动去努力的时候,教师会欣喜地发现,数学对他们来说原来是那么的容易.

案例4在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应用中,个别学生在求的值时,没有采用正切两角和公式逆用的方法,而是采用了正切两角差公式,将 tan 15°转化成为 tan(45°-30°)后,利用公式展开并计算出正确结果.对于这种解法的生成,笔者在课堂上积极肯定了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勇于探索.

2.利用情境化教学,促进学生意义建构

新课改提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了让教学切实有效,教师必须潜心研究教材,广泛收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实例,利用生活化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方法,感受数学概念,生成数学结果,从而内化成学生自身的数学能力.

案例5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一个“百万富翁”的故事引入.在这个故事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构造等比数列,并使学生以此为特例探究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提示学生观察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关系,并暗示错位相减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通过积极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巧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抱团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为了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善于采用分组、竞争、游戏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让每名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案例6由于中职学生对于函数,特别是三角函数知识的学习抱有畏难情绪,而弧度制这一概念又是后续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情境,进行问题驱动,采用学生分组的形式,注重优化小组构成,让数学程度较好的学生与数学基础相对较弱,且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结为一组.在教师的有效组织和调控下,促使学生人人参与,积极思考,掌握1 弧度的概念,理解弧长公式以及弧度制的作用,并通过小组竞争,熟练掌握角度与弧度的单位转换.与此同时,教师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和鼓励,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得,充分体现教学成效.

4.恰用信息化技术,降低学生认知困难

有研究指出,人的注意力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中职学生的注意力水平理论上可以持续35 分钟到1小时,但是因人、因事、因环境而异.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够投入持久的注意力,但是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是极少的.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尝试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设计,并应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案例7在“平面向量的加法”这一内容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借助多媒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将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课前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预习.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产生一些问题,学生便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通过课堂上讨论、演示、小结,深入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并对平面向量加法的原则有了清晰的认识,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是可以通过技能高考之路得到更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开始重视数学的学习,这将激励着中职数学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让中职数学教学更高效,从而使中职学生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函数中职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3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