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可以学会一些交往技巧,体验交往乐趣。稳固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建立信任感与心理安全感,发展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但当幼儿“朋友圈”过于窄化时(比如只与固定的一名同伴互动),这些情感体验与社会性学习的范围就会缩小,还可能互相“传染”一些负面的不良习惯与情绪等。那么,圈内的两个幼儿到底互为益友还是彼此的羁绊呢?
幼儿的心声:“我和花花是最好的朋友。我们最喜欢一起去美工区玩,我教会他怎么折纸飞机,他告诉我只要脾气大,别的小朋友就不会抢我们的玩具了,我平常只和他玩。”幼儿眼中的友谊是“快乐陪伴”,只要性格合得来、兴趣对得上、能经常一起玩的都是好朋友。
家长的焦虑:“欣欣最近出现了一些坏习惯,比如说吃手、说脏话、抢东西等,和老师交流后发现,原来是受好朋友花花的影响。这叫什么好朋友,他就应该和像明明一样的好孩子交朋友。明明多懂事聪明,品质还挺好。跟好孩子交朋友才能往好处学,现在这个情况得把他们分开!”家长眼中孩子的友谊应该是“携手成材”,家长希望幼儿能和“好孩子”“优秀的孩子”交朋友来达到“近朱者赤”的效果。
教师的困惑:“孩子有自己的好朋友是值得鼓励的,他们可以互相学习亲社会行为、情绪管理方法。但是当孩子的朋友圈过于狭窄、成为开始排斥‘外来者’的小团体、彼此产生负面影响时,作为教育者该如何改善这种局面呢?”教师眼中幼儿的友谊是“全面发展”,人际交往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部分,稳固的友谊不可缺少,但是过于狭窄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角色站位不同,对幼儿“朋友圈狭窄”的理解也不同。教师和家长不应该把幼儿的交友选择直接归类为“好”或“不好”,而应该倾听幼儿的心声,理解幼儿对友谊的定义,强化、鼓励幼儿的优点,降低幼儿间的不良影响,引导幼儿进行良好的社会性交往。
知其因,才能对症下药。哪些因素会导致幼儿“朋友圈狭窄”呢?
首先,内在因子。
二人“志趣相投”。“志趣”分为性格和兴趣。性格是幼儿择友的重要标准,两个性格相似的幼儿更容易成为好朋友,比如喜欢安静的幼儿容易和性格沉稳偏内向的幼儿成为好朋友。共同的兴趣是激发幼儿变成好朋友的重要因素,两个幼儿由于都喜欢音乐、绘画等活动而经常在一起相处,交往时间越长两个人越亲密。
“边缘性格”使然。幼儿自身的性格比较内向、缺乏自信心,害怕被拒绝、受伤害而不愿主动结交新朋友,倾向于游离在“主流圈子”外,喜欢独来独往,或者仅仅愿意与某个幼儿接触并成为朋友。
“舒适区”的维稳。两名幼儿可能在托小班时期就经常一起游戏,逐渐建立起友谊,进而形成具有安全感的、稳定的交往“舒适圈”。如果不投入一定的努力,幼儿就会一直保持在“狭窄”的友谊“舒适圈”内。
其次,外部推手。
家长的“影响度”。第一,过度控制。有些家长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严格把控并为其筛选、精简社交圈。第二,无形熏陶。家长自身的交友观以及性格等都会影响幼儿,比如有的家长性格沉闷,幼儿可能会偏内向;有的家长推崇“精致交往”,选择和少数的、契合的朋友深度交往,那么幼儿也会效仿这种交友方式。第三,放任自流。有些家长工作忙、无暇顾及,或者认为幼儿还小不需要朋友,家长缺乏引导也会导致幼儿社交技巧匮乏。
“远友不如近邻”。幼儿交友有时会依照“就近原则”。一种是家庭邻居,幼儿会优先选择和自身家庭空间位置相近的幼儿建立友谊,而一般小区内的同龄伙伴较少,容易导致幼儿“朋友圈狭窄”;另一种是班级同桌,在园活动时经常在一组或一桌的幼儿容易对其同桌发出邀请、分享等交友信号,内向的幼儿较容易发展为“朋友圈狭窄”。
教师助力、家园合力,正视幼儿主体性地位,通过尊重、引导、引入、合作四小步,化解幼儿“朋友圈狭窄”的负面影响,实现幼儿朋友圈扩建的大改变。
尊重幼儿选择,切忌棒打“鸳鸯”。幼儿形成稳定的友谊关系后,如果强行将二者分开,很有可能使其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应该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择友情况;提高职业敏感度,发现幼儿的良好情绪情感、亲社会行为与意识等,并及时给予鼓励与强化。例如当欣欣在与花花游戏的过程中出现了请求、分享、邀请、协商、合作等亲社会行为,教师可以表扬欣欣:“刚才欣欣向花花主动分享了她的玩具,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大家也可以试试和别的小朋友分享你们的玩具,享受更多的快乐。”
当圈内幼儿与圈外同伴产生冲突时,教师要给予幼儿一定的处理空间,相信幼儿的能力。事态僵化时,教师适时地以平等姿态与幼儿交流了解事情原委,并给予一定的建议。例如欣欣和花花津津有味地玩着新玩具,明明也想玩,但被两人拒绝。教师先在一旁观察幼儿自主协商的过程,欣欣和花花说:“我们先来的,为什么给你玩?”明明说:“你们已经玩了很久了。”协商无果后,教师进行干预,详细了解拒绝明明的原因后,对幼儿遵循“先来后到”的意识表示肯定,并向幼儿指出公共物品不属于任何一个小朋友,因此不能长时间占用,进而向欣欣和花花提出两个建议供其选择:一是三人一起玩,二是先玩其他玩具、耐心等待明明玩一会儿。
及时正面引导,降低负面“影响力”。当幼儿间出现负面影响时,教师应该及时正面引导。针对幼儿抢玩具等不良行为或乱发脾气等消极情绪管理方式,教师可以采取两种引导方式。第一,榜样引导,教师以身作则注重言行,也可以表扬其他幼儿的良好行为、意志、品质等。例如当明明拿到玩具后,让给了欣欣和花花,教师可以口头表扬“明明懂得谦让,是个善良的好孩子”,以引发幼儿模仿。第二,活动中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有礼貌的好孩子”等教育活动、阅读情绪类与行为培养类绘本等活动,帮助幼儿学习交往技巧、情绪管理方法。针对幼儿间发生干扰班级秩序或者给其他幼儿造成伤害的行为、情绪等,例如欣欣和花花为抢占玩具而将明明故意推倒,教师可以采取两种引导方式:第一,教育引导,教师应先安抚明明,并对欣欣和花花及时进行单独教育,帮助幼儿意识到问题并改变;第二,游戏中引导,通过角色表演等游戏,使幼儿体验“受害者”明明的感受,学会迁移与共情,从而降低负面“影响力”。
通过集体活动,巧妙引入“第N者”。破解“狭窄小团体”的最好方式,就是将这个“小团体”投入到一个大集体当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需要多人才能完成的小组任务,例如小组合作表演舞台剧,班级集体进行拔河游戏、接龙游戏等,使其感受到人多力量大、头脑风暴灵感多等不同的快乐体验。或者在两个幼儿进行游戏时适时以参与者的身份平行介入,例如欣欣和花花在娃娃家玩司机与乘客的游戏,教师以乘客的角色请求加入游戏:“司机你好,我想去电影院,请问我能上车吗?”顺利进入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适时提议:“我们的小乘客有点少呀,我可以再找几个乘客一起坐车吗?”在得到幼儿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插入几个有游戏意愿的幼儿,如果幼儿拒绝其他伙伴加入,教师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进行引导:“可是只有我们坐车的话,乘客太少了,我们的小车就没有收入了,没有收入就不能加汽油,小汽车就要跑不动了。也许我们还需要设置加油站,还需要一个乘务员……”通过丰富游戏情节来巧妙引入伙伴,给予圈内幼儿更多与其他同伴接触的时间与机会。教师引入“第N者”时,要尊重幼儿意愿,并且循序渐进。
家园携手合作,逐步扩建“朋友圈”。第一,教师可以多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降低对幼儿“朋友圈”的控制度,给予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第二,引导家长意识到自身交往技巧、情绪管理、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榜样作用。第三,引导家长提高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注度,携手家长共同挖掘幼儿的闪光之处,塑造幼儿的社交自信心;同时园所可以举办亲子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幼儿在父母陪同下以安全的心理氛围去认识新伙伴,逐渐去性格“边缘化”,打开“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