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党校 郭 鑫
开学之初,班主任苗宛秋老师就给同学们来了个下马威:烫头发的李海燕被要求第二天把头发烫平,涂口红的关婷婷当众被擦去了口红,看《鹿鼎记》的王海被抓了个现行,他们几个人都被叫到门口罚站……这是电影《老师·好》中高一新生入学的场景,故事发生在1985年,围绕着调皮捣蛋的学生和严厉的班主任苗老师展开。
苗老师天天板着一副面孔,他告诫学生必须把心思花在学习上,不要耍小聪明和小把戏;他不允许学生王海嬉皮笑脸地接他的话,一接话,就要挨罚;对浑身痞气、带着斧子闯进教室的洛小乙,他毫无惧怕地没收了斧子,并让洛小乙一遍遍地大声喊“报告”。他对学生实施过惩戒,他不够民主,甚至有些专制。他看重成绩,取消了高三全年的副课。
也许在今天,苗老师的这些做法会带来很大争议。但强硬而又专制的他在骨子里却把教书育人的职责使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当洛小乙出去混社会的时候,是他推着自行车一个饭馆一个饭馆地去找。他看到学生安静在帮同学补课,为了让安静好好备考,他把这些非亲非故的学生带到家里免费补课。他明知道私下补课可以赚钱,即使妻子一再使眼色,让他赚点钱补贴家用,可他就是张不开口,他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说,“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人这一生短暂而又漫长,在十几年的求学路上,我遇到了很多老师,但那些打过我手心、让我罚抄课文、训诫过我的老师留在了我的记忆最深处。这些老师或许可以歇一歇、假装没看见、任学生“自由”发展,可是他们心有教书育人的己任,良心难安,看见学生有问题了就要纠偏纠错。也许教育教导方式上没有漂亮的外包装,但是他们都有着一颗期盼学生成长、成才的心。
但放眼当下社会,老师们不敢再像以前一样惩戒学生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近年来,不时有新闻媒体报道,学校老师因管教学生,被家长和学生打骂的有之,被学校和教育部门责令向家长和学生道歉的有之,甚至丢掉性命的也有之。西安女教师因收缴学生手机被杀,海南教师在教师宿舍楼下被杀,而凶手都是学生。备受尊重的教师职业反而成了“高危”行业,可悲。
我国传统文化提倡饮水思源,饮其流者思其源,更有尊师重教的传统风尚。教育部在2019年12月份出台了《中小学校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指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责”。在新时代,这份《意见》的出台势在必行。试想,学生的坏习惯和不当行为在校园里得不到纠偏,那么将来这些小问题有可能发展为犯罪行径。因而,适当的教育惩戒是必要的。
电影向我们展示了教育惩戒的最好结果,即老师严厉外表之下的柔情和高尚的人格品质被学生们全然接受、认可,一种良性的互动在师生之间形成。或许,这部电影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教育惩戒的样本,一切从爱与责任出发,一切都回归到感恩与怀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