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幼儿要学会脱离家人的悉心照顾和关爱,一个人去面对陌生的环境,独立去面对、处理一些事情,去编织人生中第一张自己的关系网。新生进入幼儿园必然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绪,如何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小班老师的头等大事。
近几年,我园对新生入园活动进行了剖析,从“爱”字入手,形成了“2+2+3”新生体验模式,有效地缩短了幼儿和家长的分离焦虑期,使幼儿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爱上幼儿园。
通过新生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园历程、教育理想、信念和追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特色文化,解析我园的规章制度,学习家长行为规范,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我园从专业的角度向家长阐述3~4岁幼儿身体和心理的生长发育特点,引导家长在家对幼儿进行正确地行为练习与指导,正面引导幼儿入园的方式方法,以便家园进一步深入合作。
通过“家长沙龙”形式,围绕新生家长关心的重点问题,如从入园前准备和幼儿可能会面临的情绪等问题,我园通过与家长面对面探析,现场情景模拟,从更贴近幼儿的角度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使家长认同幼儿园办园理念,与幼儿园共同关注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和乐同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帮助幼儿、老师、家长三方进一步相互了解,我园老师利用假期,走访每一位新生幼儿的家庭。家访前,老师制定家访计划,拟定题目,做到目的明确、访前有计划、访中有记录、访后有总结。家访时,先让家长给幼儿介绍老师,老师主动接近幼儿,与幼儿玩游戏、玩玩具,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与老师认识、交谈、做朋友,消除幼儿对老师的陌生感。老师要了解幼儿爱好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情况,同时了解幼儿家庭结构——现在有40%的家庭是二胎家庭或者准二胎家庭,家庭结构的变化,对于一胎幼儿或者二胎幼儿心理素质和性格养成有着重要影响,而有的家庭幼儿完全让老人带,缺少父母关爱。
通过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老师有针对性地给新生家长提出教育建议,让家长能够在幼儿入园前做好准备。如有的幼儿早上起床时间比较晚,会建议家长参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进行适当地调整;有的幼儿3岁还有用奶瓶的现象,会建议家长尝试用杯子替代奶瓶,引导幼儿学会使用杯子;建议家长参考幼儿园食谱为幼儿做饭菜,特别是日常比较少吃的品种,包括黑芝麻糊、豆类糖水、蔬菜等;老师还会送给每位新生卡通标记图,方便家长指引幼儿提前熟悉自己的图标,做好入学第一步。
新生家访工作是幼儿园和家长沟通的第一座桥梁,也是幼儿、老师、家长互相了解的纽带,老师在家访中倾听家长心声,给予专业教育建议,既拉近了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又能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幼儿的关爱和重视。
开学第一、二天,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走进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爸爸妈妈带着幼儿分别参加两个半天的亲子活动。老师精心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活动,包括:自我介绍、亲子游戏、律动游戏等。幼儿们其乐融融、轻松愉快,认识属于自己的生活用品、卡通图标等。
第一个半天的活动设计以班集体活动为主,将动物手偶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可爱的手偶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游戏的情景中,把学习任务巧妙地变成幼儿学习的内容,让幼儿和家长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第二个半天的活动设计以自主区域游戏为主,老师在各个活动室设置不同的游戏内容,如分豆豆、美味雪糕、汽车城、彩虹伞、娃娃家、面粉娃娃等,幼儿和家长要凭着游戏币(雪花片),自由选择进入不同的游戏区。游戏区有的需要幼儿独立完成,有的是亲子制作,当完成游戏后,幼儿和家长可以选择到其他活动室进行游戏。
通过游戏,幼儿和家长不仅熟悉了幼儿园大环境,增进了对幼儿园工作的感性认识,家长还了解了孩子在园生活的一些基本环节,同时也让幼儿在家园互动的氛围中体验到了无尽的欢乐,加深了亲子间的情感,更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玩中学、学中玩”,喜欢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
第三、四天的上午,安排幼儿独立在园参加半天活动,这两次半天活动不仅有游戏活动,还增加了早餐、水果餐和午餐等生活环节。幼儿在“新家”中,体验到了生命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在小朋友面前介绍自己,第一次排着队和老师一起玩游戏,第一次在陌生的环境中结识很多新朋友,第一次在幼儿园集体中吃早餐……;懂得自己找到小水杯、小毛巾和书包的家;懂得玩具玩完后要收拾;懂得早上进园跟老师打招呼;在活动中自主喝水、自主用点心、自主盥洗……
老师为幼儿精心准备了好玩的游戏,幼儿也好奇地体验全新的幼儿园生活,独立地和老师一起讲故事、做游戏、唱歌跳舞,对新环境、新玩具、新伙伴逐步开始熟悉。
1.多蹲下
蹲下来和幼儿说话是增强幼儿独立意识的有效方式,给幼儿更多主动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蹲下来和幼儿说话,不仅仅是姿势和位置的问题,更是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幼儿的感受,让幼儿们感觉到老师很亲切自然,愿意和你说悄悄话,是他的好朋友。
2.多抚摸
幼儿对妈妈的依恋并不是因为有奶吃,而是在妈妈怀里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柔软的接触。因为肌肤接触是人类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刚入园的幼儿会出现哭闹、捣乱、撒娇等情绪,此时的幼儿更需要老师的抚触,老师可以通过皮肤间的相互触碰,对哭闹的幼儿进行哄抱、抚摸,让幼儿感受到抚慰和鼓励,拉拉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小脑袋、帮他们整理衣服、打开双臂拥抱他们并给予鼓励,这些微小的动作,都能让幼儿感受到亲切。
3.多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本身就有治疗与心理抚慰的作用。老师可以利用游戏的特性,让游戏替代拥抱。哭哭啼啼的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游戏情境中转移了注意力,焦虑的情绪在游戏中得到缓解甚至忘却,在自然而然中与同伴熟悉起来、与老师亲热起来、与幼儿园亲密起来。
1.少负面
父母的价值观对幼儿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帮助幼儿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需要有一颗平常心,只有心态对了,身教才会对,才会传递给幼儿正能量。刚入园的幼儿会出现大哭大闹,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家长会产生焦虑,打退堂鼓,甚至缩短幼儿在园时间,让幼儿产生消极负面情绪,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家长可以给幼儿看一些幼儿园幼儿表演的节目,告诉幼儿长大了,每天要坚持上幼儿园,才能学到很多本领。家长也可以与幼儿有个约定,“今天你在幼儿园,老师奖励一个小贴纸,真棒!明天,我们再去幼儿园,得一个大贴纸。”当得到一定数量贴纸奖励后,可以换取上公园或者得到新玩具的机会。
2.少做事
家长应鼓励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还没具备做某些事的能力,但是幼儿很想去尝试。在家里家长要求幼儿玩完玩具自己负责收拾,放在固定的地方。幼儿没有管理好自己的玩具,想玩某种玩具找不到时,家长不要轻易替他寻找,而是让幼儿想一想,把玩具放在哪里了,幼儿要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吃饭,不必过分担心幼儿会把饭洒得到处都是,当幼儿初步学会自己吃饭后,家长就应该在一旁指导,鼓励幼儿自己吃饭。其次,还可以让幼儿承担简单的家务劳动,幼儿虽小,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例如:可以在饭前摆放碗筷、擦桌椅等,作为家长一定要坚持幼儿自己去完成,教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不仅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还能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3.少猜测
家长可以经常与老师沟通、交流。通过信息化工具或者约访等方式,与老师进行正面、非正面沟通,了解幼儿的在园生活,向老师反馈幼儿在家里的表现,做好信息交接工作。对幼儿的进步和优点,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给幼儿更多地鼓励。例如幼儿因为有心理负担而哭闹,家长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一起耐心开导幼儿,让幼儿顺利融入班级生活。作为家长,千万不能粗暴地对待幼儿,硬把幼儿推进幼儿园,这样会给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家长不能胡乱猜测,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他?幼儿园的饭菜不合胃口?老师不喜欢他?家长要相信幼儿、赏识幼儿,只有家园合力,才能达到共同教育好幼儿的目的。
1.分离关
幼儿年龄小,对父母的依赖感强,刚到新环境有恐惧、分离焦虑,老师和家长要正确引导,帮他们顺利过渡。在幼儿园老师会为幼儿营造温馨的环境,利用好玩的玩具和游戏,以及轻声细语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在家里,家长可以参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调整好幼儿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避免因睡眠不足引起情绪烦躁,不愿意上幼儿园。让幼儿积累事、物、环境相互之间的经验,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生活关
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离不开“吃、喝、拉、撒、睡”,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但由于环境的转变,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大考验。如“吃饭”,有些幼儿在家里是“饭来张口”或者有挑食习惯,老师会通过游戏、奖励、表演等方法,引导幼儿渡过这个难关。如利用吃点心时玩游戏“我们的牙齿真能干”,让幼儿先张开小嘴照一照镜子,看见嘴巴里有牙齿和咽喉部等,再拿一块点心放进嘴里,看看原来的点心怎样变得越来越碎?最后从哪里咽下去?让幼儿直观感知一下,自己的牙齿真能干,吃东西时要咀嚼,一口一口咽下去,这样才能吸收营养长身体;在区域活动时,可以开展活动“给小动物喂食”,让幼儿用小勺舀起“食物”送进小动物嘴里,学习拿勺子的方法;幼儿园厨房部门会为幼儿准备易嚼碎、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幼儿愉快进餐;还有大部分幼儿有大人陪睡或者穿纸尿裤的习惯,在午睡前老师要督促幼儿及时大小便,在睡室播放轻音乐,个别幼儿还允许他们带来安抚物玩具(娃娃、小毛巾等),老师将小贴纸放在幼儿能看到的地方,说:“能安静睡觉的宝宝,老师就会奖励他一个小贴纸。”通过物质奖励和鼓励性的话语刺激幼儿独立入睡。
3.行为关
3~4岁幼儿情绪化特别明显,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会为了一件小事哭个不停,如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喜欢参加那位老师组织的活动。幼儿情绪表现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感染,如看见别的幼儿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此时如果老师用新的玩具或他喜欢的东西来哄他,他会马上破涕而笑了。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模仿别人,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老师交代的事情,并且还有试着做的愿望。如玩桌面游戏时,幼儿之间会互相模仿,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甚至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教师要鼓励幼儿分享玩具,让幼儿感受分享的乐趣,帮助幼儿顺利过好行为关。
近年来,我们尝试运用“2+2+3”策略,让幼儿、老师、家长成为教育共同体,大家同步调、同方向,携手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缩短新生幼儿和家长的分离焦虑,幼儿和家长都尽快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