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忽视孩子的需求、“不敢教”、不知“如何教”等现象。那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得到真切的关注,让每个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本质,让幼儿享受到创作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设计并执教了大班美术活动“春来了”。通过两次教学实践活动的对比,来解读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如果说倾听孩子的语言是教师的“教育自觉”,那么发现其中的教育价值并转化为教学内容则是教师的“教育智慧”。下面就是大班美术活动“春来了”的生成背景。
随着主题活动“奇妙的线”开展,幼儿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神奇且有用的线。于是,慢慢积累了丰富的关于线的感性经验,并逐渐理解了抽象的“线条”概念。正逢春日来临,教师带领幼儿外出春游的途中,孩子们时不时地讨论:路边的垂柳像“跳舞的线条”、草地由无数“短线”组成、田间的小路则是纵横交错的“粗线”……孩子们的表述和绘画大师吴冠中的水墨画《春如线》是如此契合,于是此活动便应运而生。
在教师的介入指导前先让幼儿尝试与体验,以此来唤醒他们的已有经验,了解和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
以下是两次活动中“初步体验”环节的设计:
第一次活动:
1.(幼儿围坐在大张宣纸周围)交流春景,随后谈话导入活动。
2.进行线条和点的想象。
⑴关于线条的想象:(教师在宣纸上画出随意的线条)“瞧,它们像春天里的什么?”
⑵关于点的想象:(教师在线条周围添画彩色点)“加上几个点,你觉得它们又像什么?”
3.幼儿初步体验线条和点。
幼儿自主尝试用毛笔画出线条和点。
第二次活动:
1.(幼儿围坐在大张宣纸周围)再次交流春景,随后谈话导入活动。
2.进行线条的想象与初步体验。
(教师在宣纸上随意画出线条)“瞧,它们像春天里的什么?你们还知道哪些不同的线条?你们能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表现春天的景色吗?大家一起来试试。”
解读:第一次活动中,当进行线条和点的想象活动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一试身手,尽管握毛笔的姿势尚不正确,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尝试的积极性。他们围坐在大张宣纸周围,有的画出长长短短各种形态的线条,有的则沉浸在彩色点染的乐趣中。
反思第一次活动:把线条与点放在一起体验重点不突出。此外,彩色点染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并不能成为重点。因此,为了使幼儿的体验学习更有效,第二次活动中,此环节改为只尝试画墨色线条。
思考:在幼儿的精神世界中,孩子们总想成为发现者、探索者,而这种自我发现理解最深、最易激发学习的动机。由于幼儿以前很少接触中国画,握毛笔的方法、用笔技巧尚未掌握,在正式作画前与同伴一起尝试与体验,一方面能很好地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自由探索;另一方面,给予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他们可以尽情想象创作、用心感悟运笔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从幼儿“原生态”的创作中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和绘画技能的发展状况,从而找到新经验提升的切入口,让后续的指导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也利于突破难点。
以下是两次活动中“感受与欣赏”环节的设计:
第一次活动:
1.介绍画家吴冠中。
2.欣赏课件:四幅《春如线》。
⑴教师提问:“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你觉得他画了春天的什么?他是用什么样的线条来画的?”
⑵教师示范有粗有细、有深有浅的线条,突破难点。
第二次活动:
1.再次介绍画家吴冠中。
2.重点欣赏一幅《春如线》。
教师提问:“你觉得他画了春天的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他是用什么样的线条来画的?”
3.欣赏其余三幅《春如线》。
教师提问:“他还画了许许多多这样的画,大家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此环节的共性问题,与幼儿探讨细线、淡线的画法,突破难点。)
解读:两次活动,从表面上看均是欣赏相同的四幅画,但在第一次活动中,四幅作品《春如线》同时出现,使得幼儿连一幅图都没有观察仔细,就急于发表对另一幅图的看法,没有深入欣赏到作品的内在美。此外,教师新经验的切入与此环节相脱节,但仍是按照教案的程序进行,没有很好结合孩子的发展水平,技能技巧的渗透也没有体现孩子的学习需求。因此,第二次活动调整为: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幅图先重点欣赏,然后出示其余三幅图。这看似小小的调整,却让幼儿对名画的欣赏更深入、更到位。最后,引导孩子把大师作品与先前的体验作品对照比较,从而发现线条多样化的特征。
思考:美术活动是幼儿自主建构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过程。每个幼儿的发展存在差异,所以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幼儿已有经验来平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第一次活动中,教师提供了了解孩子原有经验、原有技能的机会。在师幼共同欣赏大师作品的互动过程中,教师敏锐地把握了孩子的关注点及学习需求,提高了回应的有效性,及时帮助总结、提升经验,并寻找到新经验的切入点;在第二次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比,发现大师作品中线条有粗有细、有浓有淡,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同时,在师幼合作探讨细线、淡线的画法时,教师鼓励幼儿自己总结方法,让技能技巧的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促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上得到提升,为后续的创作起到铺垫作用。
以下是两次活动中“交流分享”环节的设计:
第一次活动:
1.同伴交流。
教师给孩子们说:“先画好自己的作品,再和好朋友说一说你作品中的故事。”
2.集体交流。
“你觉得自己的作品美在哪里?你还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就这些问题,集体进行交流讨论。
第二次活动:
1.同伴交流或继续创作。
(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在先前体验的大宣纸上继续作画,以满足幼儿继续作画的愿望,减少等待时间。)
2.再次集体交流。
“你觉得自己的作品美在哪里?你还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对这些问题再次进行集体交流、讨论。
解读:第一次活动中,幼儿自由创作十几分钟后,个别幼儿完成了作品。当这些幼儿看到铺在地上的宣纸时,就问教师:“我还可以再画吗?”教师说:“不行!画好后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们作品中的故事。”孩子们便无奈地和同伴交流起来,在漫长的等待时间里,几次拿笔蘸颜料玩,教师随即卷起了铺在地上的画纸——这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忽视了幼儿的需求,以“一刀切”的方式武断地扼杀了幼儿再创作的愿望。在第二次活动中,教师遵循幼儿的意愿,保留了大张宣纸,让愿意再创作的幼儿继续自主作画。
思考:幼儿自主创作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作品展评前”这段时间的组织成为困扰教师的一个问题:教师既要忙于指导尚未画完的孩子,又要关注已经完成的孩子。在活动中,当孩子提出继续创作的要求时,教师如能有效利用铺在地上的大画纸,岂不是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求,保护了他们学习积极性又减少了时间的浪费。“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能成为挂在嘴上的口号,要落实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细节中。
心向孩子,我们的课堂才能洋溢人性的光辉;关注细节,我们的教学才能预约精彩;基于需求,我们的活动效果才能从有效迈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