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珏文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田径运动学院 北京 100084)
运动训练的主体主要是以专业的运动员为主,学生们今后要依靠体育寻找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要求他们训练的难度以及强度都要比普通人大的多。由于我国运动训练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很多的理论以及措施还不够完善导致我们的训练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必须要加强对问题以及对策的分析,提高我们的教育以及训练水平。
我国的运动训练出现的时间较晚,发展的历程较短,其主要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探索阶段,20世纪的中期到70年代,主要是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理论经验,结合我国运动训练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二是形成阶段,从80年代持续到21世纪初期,学者们到国外进行深造,进一步学习国外运动训练理论的精髓,国内的学者也加强了对运动训练的深化研究。第三阶段是完善时期,21世纪初至今,人们对运动训练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对先前研究的内容提出了疑问,并致力于寻找更科学的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目标是专一的,就是通过训练能够使得自身对运动项目的熟练度提升,能够在运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为了达到提高能力以及成绩的目标,我们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要制定目标,运动员实现目标的过程也是突破自己的过程,能够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以获得更好的成就。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内容是很复杂的,而且要想很好的掌握一项技能,并且达到“炉火纯青”的效果,就需要经过很多的磨练。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学习的过程,从不会到会,先有入门的基础动作学起,在进行深入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体操运动时,运动员会先从基本动作练起,像是支撑、手翻、手倒立等,在掌握基本功后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像屈体并腿腾跃、托马斯全旋等。
运动训练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训练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经过能力的累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老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给予学生一个接受的过程。并且,如果学生直接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身体的承受能力达不到要求,还会造成健康问题。
身体的负荷是运动员进行训练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运动员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给予身体机能一个适应的过程,才能进行深度的训练。但是,现代训练以及比赛的要求对运动员的身体负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因此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负荷能力。要注意平衡好身体负荷与体能恢复之间的关系,循序渐进的提高。
运动员的专业运动生涯是有限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各项技能都会减弱,不能在适应高强度的训练。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运动员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就需要进行不间断的训练,使得身体始终处于一个兴奋的阶段。这与人的条件反应有很大的关系,一旦中断训练技术以及器官的技能都会下降,不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训练的不间断性并不意味着每天都要处于高强度的训练之中,运动员的训练要也是有一个固定的周期,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准备期、竞赛器、休整期。尤其是在国际赛事上,运动员会在准备期进行高密度、强度的训练,经过紧张的竞赛期后运动员可以有一个调整自己的机会。因此,教练老师在制定周期时要按照比赛进行安排。
运动训练的合理性是要符合运动员的身体负荷,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根据运动员的生理以及心理状态制定计划。尤其是对入门的运动员更是要从基础的运动动作做起,以免对身体造成危害。
运动员之间因为身体素质、年龄、性别等差异,所以在进行训练时要有针对性的制定计划。在运动前对他们的身体承受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根据不同人之间的差异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而且,合理的训练计划能够帮助运动员在短时间掌握运动技能,进行深入的学习,还能帮助他们树立训练的自信心。
运动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强健身体素质,运动员的身体是他们参加比赛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同时体育活动又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提升自己的身体机能,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足够的训练能够使得他们的身体状态一直保持优良,可以延长他们的运动生涯。
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运动员职业生涯中要参加多场的比赛,比赛就有输赢,运动员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的对待输赢。并且比赛的结果以及运动员自身的心理素质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持有紧张以及消极的态度,那么就不会取得好的结果。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就要加强对心理素质的锻炼,使得他们能够正确的面对比赛。
奥运精神是每个运动员都应该坚持的,其中包括公平、团结等。而且在很多的体育运动都是需要多个人协作完成的,因此需要成员之间有足够的默契以及信任,在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帮助运动员将这些品格进行更好的塑造。
运动训练最直观的效果就是运动员的能力获得提升,能够熟练的掌握运动技巧。尤其是在教练老师的细致、科学的指导下,运动员的能力能获得更快速的提升。而且,熟练掌握技巧也是进行运动项目创新的基础,例如在体操界较为出名的程菲跳、李宁摆上、李小鹏挂等,他们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现阶段,我们很多的运动员是在高校中进行培养,但是在部分的高校中,学校对运动员培养的重视度不够,老师们对理论以及训练的侧重不同,这就导致了运动员在学习上存在偏差,不能全面的掌握理论以及技能。因此,学校要加强对运动训练的重视度,促进高校运动训练的发展。
学校在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时,大多数都是基础的运动项目,像是跑步、足球、篮球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他的运动项目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部分的高校没有建立相关的专业。而且在大部分的运动训练中都是以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以及技能训练为主,缺少对他们耐力以及意志力的训练,导致很多的运动员能力不够全面。
老师们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片面的强调了技能的重要性,忽略了对运动员的心理关怀。运动训练的过程要承受很多的压力,如果运动方法不当还会造成身体的损害,身体的磕碰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的,身体上的痛苦会给他们意志力造成负担。再加上,教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都是很严厉的,甚至会出现呵斥,这可能导致运动员心理压力加重,出现心理问题。
师资力量是培育运动员的关键,名师出高徒,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科学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运动员的训练也是如此。但是,在很多的学校中,老师的运动训练理论以及技能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导致他们无法给予运动员更加全面的指导。
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不高也是现阶段运动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以及训练环节时,就是单一的训练,没有将运动训练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运动员在枯燥的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端正的学习态度,进而放松了对训练的重视,导致技能得不到快速提升。
学校以及有关的训练单位要提高对运动训练的重视度,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训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运动员放在训练的主体地位,根据他们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理论、实践并举,用理论指导运动员的训练。
教练老师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提高训练的创新力度,包括训练的方式、环节以及制度。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只进行单一的训练,要将战术等灵活的融入到训练之中。必要时可以引进其他国家优秀的训练经验,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应用。但是,创新的前提要以基础训练为基础,不能空洞且不符合实际,导致实施中存在诸多的困难。
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关乎,设置专门的心理课程,对运动员的训练压力进行疏导。教练老师在日常的训练中要加强对运动员精神状态的观察,及时了解他们对训练的看法,根据他们的问题对训练做出适当的调整。运动员自身也要加强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及时求助有关人员,解决心理问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时是现阶段运动训练迫切要进行的事情,专业的教练可以用更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制定训练计划。可以通过提高薪资待遇引进人才,也可以选派教练员出国深造,以此提高他们的能力。
运动训练的形式要充分调动运动员的兴趣,例如在进行专项练习前可以进行其他项目的学习,或者将其他运动项目与专项练习融合在一起。还可以通过网络播放优秀运动员的事迹,用榜样的理论激发他们的热情。
运动训练能够很好的强健人的体能,对于运动员来说足够的运动训练更是提高他们能力主要方式。但是经过研究发现,我国在普通学生以及专业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这非常不利于他们能力的提升,为此,老师们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们对运动训练的重视度,进而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素养。本文对当前我国运动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的分析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还会继续进行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