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杜 媛 郭 璇
第一天在北京某幼儿园见习,一进教室门就看到一个穿着蜘蛛侠衣服的小男孩在吃饭,甚是可爱,于是多看了几眼;再后来我走进了“蜘蛛侠”的世界,知道了他的一些“小秘密”。原来小“蜘蛛侠”叫冬冬,今年四岁半,刚开始我询问他姓名时他表现得很不自信,说话声音很小,等我再追问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便跑开了。
早晨的区角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朋友们都投入到了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我本以为帅气的“蜘蛛侠”会选择建构区,没想到他去了娃娃家。在娃娃家他似乎和别的小朋友配合得不太好,其他小朋友都忙着分工、扮演角色,只有他默默地在一旁收拾东西、给娃娃穿衣服。
上课的时候我就站在“小蜘蛛侠”旁边,据我观察,老师问的很多问题他似乎都知道答案,但未曾举过手,哪怕是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也是小声回答,眼睛不看老师也不看小朋友并且一直摆弄双手。我很好奇为何“蜘蛛侠”的性格与其外表大相径庭。
据了解,在小“蜘蛛侠”不到两岁时父母就离婚了,孩子跟着妈妈生活,白天妈妈上班就由姥姥带着,和爸爸相处的时间几乎为零。
其实“蜘蛛侠”的经历并不是单纯的个案,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婚姻观念的不断变化,婚姻的模式变得多种多样,丧偶、再婚、离婚、两地分居、事实婚姻等都已成为常态,单身母亲抚养子女的家庭模式逐渐变多,父爱的缺失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现象。然而,当幼儿因为各种原因丧失父爱时应尽量用其他方式进行弥补,减少父爱缺失给幼儿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但是如果忽视或者教育不及时,便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缺少父爱的“蜘蛛侠”会变得怯懦?为什么“蜘蛛侠”喜欢玩过家家等小女孩喜欢的游戏?父亲的陪伴与关爱对“蜘蛛侠”来说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或许在你身边没有“蜘蛛侠”这类的小朋友,但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总有一些人默默无闻、不善交谈、没有朋友总是一个人,即使这是一个心智健全的大人,我们都会心生怜悯,更别提年龄尚小的“蜘蛛侠”了。
父亲角色的缺失给幼儿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伴的是幼儿的心理和行为都会发生巨大的转变。通常来讲,缺少父亲陪伴的幼儿容易内向、孤独、怯懦、社交能力相对较弱等。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父爱的缺失会对幼儿的各方面产生影响,具体如下。
研究表明,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和他们的教养方式与孩子整个认知行为的发展结果呈正相关。由于父亲与母亲在教养方式和充当的角色上分工不同,因此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也体现在不同方面。可想而知,在一个父爱缺失的家庭中,幼儿的认知功能发展将会受到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更多时候父亲可以充当幼儿的玩伴和榜样,带给幼儿更丰富的户外活动,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幼儿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且大多数游戏都需要幼儿动手完成,这就加深了幼儿对游戏的体验和认知,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小“蜘蛛侠”因为缺少父亲的陪伴,缺乏动手操作和户外玩耍的经历,导致其动手能力不如别的小朋友强,这也是这个小男生不喜欢建筑区的原因之一。
父亲的陪伴对幼儿来说十分重要,有父亲陪伴的幼儿能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人际关系也会相对融洽。据了解,“蜘蛛侠”平时由妈妈和姥姥带着,父母离婚后爸爸也只是有时间才来看他,短暂的相处怎么都弥补不了生活中父爱的缺失。从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来看,自始至终他要么只和一个叫明明的小男孩玩,要么就是独自在一旁玩耍。
在一次体育活动中,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自由组队进行活动,明明便随机和别的小朋友组队了,而小“蜘蛛侠”刚开始焦急地寻找明明,在看到明明已经和别人一组的时候,他也不再找别的小朋友了,而别的小朋友似乎也习惯了忽略小“蜘蛛侠”,最后他被老师要求去和另外一名落单的小朋友重新组队。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包括其中有一天明明生病请假了,小“蜘蛛侠”在那天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看起来十分孤单与无助。父爱的缺失让他变得孤僻且不善交际,他不习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只是选择其中一个小朋友作为心理慰藉。案例中的明明对于幼儿园里的小“蜘蛛侠”来说就是生活中的妈妈和姥姥,他缺乏安全感,需要有一个固定玩伴来确定自己是有人喜欢的,但是显然明明还有别的好朋友,而“蜘蛛侠”就只认准了明明这一个朋友。这些特征对于“蜘蛛侠”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它会影响其以后的人际交往,且让小“蜘蛛侠”变得愈发自卑与怯懦,而这一切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父爱的缺失。
研究表明,父亲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父亲在与男孩相处时奖罚分明、充满权威,儿童则会呈现高度的男性化;相反,如果母亲处于支配地位且更加强势,父亲的参与度一直非常低甚至没有,男孩就无法得到一个男性化的榜样。
对于小“蜘蛛侠”而言,父母的离异导致他和父亲接触的时间非常少,父亲没有办法为他树立一个男性的榜样,而且在“小蜘蛛侠”的生活环境中,妈妈一直处于支配地位且非常强势。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可以观察到小“蜘蛛侠”虽然穿着妈妈搭配的极有男子气概的蜘蛛侠服,但实际上他经常和小女孩一起玩过家家,或者自己玩娃娃,对于搭积木、小汽车等男孩子玩的游戏他通常不感兴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父爱的缺失对于小“蜘蛛侠”性别角色的形成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且中班幼儿正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及时干预,帮助小“蜘蛛侠”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蜘蛛侠”本该是个活泼快乐的孩子,但却因为父爱的缺失变成了一个让家长和老师都倍感心疼的孩子,那么面对小“蜘蛛侠”们,教师和家长应当怎样做才能让这父爱缺失所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怎样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对于离异家庭的幼儿而言,如本案例中的“蜘蛛侠”,从他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极其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有时候不敢与别的小朋友交往,当别的小朋友邀请他一起游戏时他总是拒绝;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蜘蛛侠”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比如推搡小朋友。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选班上表现比较好且活泼开朗的孩子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让这些孩子去带动离异家庭的孩子,比如在进行两人一组的游戏时,教师可以有意让活泼开朗的孩子和“蜘蛛侠”一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即使父母之间感情出了问题,也要创造条件让父亲与孩子多亲近、多交流,不能让孩子从小就缺失父爱。在网络极其发达的今天,就算爸爸远在千里之外,也能每天与孩子亲密交流,比如每天和孩子视频电话,让孩子感受爸爸的存在。周末时建议爸爸到家里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游戏,甚至一起做家务;隔一段时间爸爸可以给孩子写一封信,让妈妈读给孩子听;另外爸爸可以送孩子一些玩偶,告诉孩子玩偶上面有父亲对他的爱,即使平时爸爸不在身边,也有玩偶带着爸爸的爱陪着他。
爱与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这种情况下,妈妈要有意识地充当父亲和孩子感情的润滑剂和催化剂,不能把孩子当成战利品不让其与父亲接触,这样会对孩子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那么,妈妈又该如何充当润滑剂和催化剂呢?第一,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有关父爱的绘本,如《我的爸爸是长颈鹿》《爸爸,我要月亮》《送给爸爸的春天》等;第二,爸爸不在身边的时候多向孩子讲一讲爸爸的好,爸爸来看孩子时可以同孩子一起去车站接爸爸,教孩子如何去关心爸爸、爱爸爸;第三,有时候妈妈可以准备礼物给孩子,然后告诉他这是爸爸送的,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存在与关爱。虽然这是一种谎言,但初衷却是善意的。
此外,妈妈在孩子面前要维护爸爸的形象,爸爸通常都是孩子心目中的大英雄,尤其对于男孩子而言,爸爸的高大形象有助于其形成男性的优秀品格,将来成为敢于担当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