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飞(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通 22601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5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小康”的“五一”社论,要求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咬定青山不放松,越是艰险越向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选择就是,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决战决胜,去奋力实现那“千金一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体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践行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彰显的就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目标的实现,必将进一步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之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得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有力证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所取得的让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渐“强起来”的伟大成就,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那么,今天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关键还在于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尽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决胜全面小康带来严峻挑战,但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既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确定,那我们就必须瞄定目标、绝不回头,义无反顾、奋力前行。而这需要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的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这不仅表现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还表现在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我们的目标任务和行动计划,是中国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作出的自觉选择和主动创造。意识活动对我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这美好蓝图指引着中国人民乘风破浪,攻坚克难,去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意识活动可以调控人的生理活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目标可以催人奋进、昂扬斗志,激励我们不惧风浪险阻,将梦想变为现实。
毛泽东主席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正是人意识能动作用发挥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与发展起来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等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有了伟大的创造精神,我们就能够创造出一个个人间奇迹;有了伟大的奋斗精神,我们就能够实现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有了伟大的团结精神,我们就能够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有了伟大的梦想精神,我们就能够在夺取全面小康胜利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总之,只要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培育、发展并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一切艰难险阻,确保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阶段性重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对我国在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对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造成了重大障碍,这就更需要我们系统谋划、整合力量,众志成城、砥砺前行,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从整体出发,寻求最优方案。要克服和战胜当前困难,必须从整体出发,拿出最优方案,凝聚起整体合力,达成最佳效果,实现既定目标。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带来巨大挑战,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冠肺炎疫情是危机,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因此,我们要从整体着眼,作深度分析,全面权衡,拿出一套系统的最优化解决方案,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困境中捕捉并创造机遇,化危为机,涅槃重生。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坚信光明前途,不惧走曲折之路。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前进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昭示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但在实现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总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发展。目前遇到的困难问题就是需要我们花大气力、用真本领去集中解决的矛盾。相信走过这段“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坎坷历程,定会迎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未来。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依靠群众,发挥群众智慧与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变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往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与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就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同样,当前实现全面小康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动员发动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激发出来,就一定能确保如期完成既定目标。
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打好这场战役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的存在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这要求我们必须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贫困就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脱贫就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是全面小康的底线目标和“最后一公里”,实现全面小康的最主要、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只有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贫困这个主要矛盾彻底解决了,全面小康路上的其他矛盾才会迎刃而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就在于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只有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才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以及到21 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就是要改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落后现状,缩小其与发达地区和先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人的差距,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地区、任何民族都不能落下”。只有让老百姓,尤其是“老少边穷”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真正摆脱贫穷,全国人民都过上相对殷实、较为富裕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关键任务才算完成。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由疫情引发的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无疑使得本已相当艰巨的脱贫攻坚与实现全面小康变得更加艰巨。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就一定能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就一定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路上的这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