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祥 陆 征
(1.巴马县巴马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巴马 547500; 2.巴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巴马 547500)
羊传染性脓包病也被称为羊口疮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发羊群大范围死亡,造成养殖户经济损失。对疾病发生原因、特征与防治措施进行研究有现实意义。
羊传染性脓包病被划分到痘病病毒范畴,属于痘病科,副痘病毒属,严重危害山羊与绵羊羊群,山羊感染发病率为100%,死亡率约为三成,主要为羊群幼崽受到影响,3至6个月月龄的羊群最容易患病,一旦发病会呈现出散发性流行特征。羊传染性脓包病主要病灶位置为山羊、绵羊和牛的肾细胞、羔羊与牛犊睾丸细胞等区域,细胞病变发展成为副痘病毒,即使在低温条件下,也能连续存活数月。但是,此种病毒耐高温性较差,如果在较高温度或者紫外线照射作用下,会失去活性。
羊传染性脓包病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病羊、带病毒羊群与健康羊群接触以后,健康羊群会被感染;病羊生活的养殖区域如果没有进行彻底消毒,盲目引进健康羊群,健康羊群的皮肤或者黏膜在被摩擦受损以后,也会出现感染;医源性途径同样会使羊群被感染。
在对患病羊群进行诊疗中,要先将疑似病例隔离,确诊之后及时治疗。必要时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增强治疗效果。例如,使用浓度为2%高锰酸钾溶液对患病羊只患处进行冲洗,冲洗完成以后再使用碘甘油擦拭。以浓度5%土霉素软膏或者青霉素软膏涂抹患处,在软膏中加入呋喃西林,每日涂抹的次数为2次。
在患病初期,可以将白酒混合蜂蜜涂抹到患处,能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此外,也可以先使用生理盐水对患处进行冲洗,之后将大蒜捣烂,使用大蒜汁涂抹在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除西医治疗方法,传统中草药治疗方式也能达到去腐生肌消炎镇痛的疗效。例如,根据羊群的病症状况,养殖人员可以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雄黄散、脱腐生肌散和冰硼散等药物,将药物制作成为粉末状并涂抹在患处,镇静消炎。此外,还可以将野菊花、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均匀分若干份,碾碎成粉末状,混合玉米等饲料进行喂服。以青黛、黄柏、黄连、薄荷与孩儿茶等细粉均匀混合以后,涂抹在患处皮肤表面,起到消炎杀菌的功效。
对于部分患处有脓液或者结痂的羊只,要加强对患处消毒杀菌,并进行抗感染治疗。使用温热生理盐水、浓度为0.1%高锰酸钾、明矾溶液或者3%硫酸铜溶液对患处进行冲洗,再使用2%龙胆紫、碘甘油、尿素膏或者鱼石脂软膏。采用外治联合内服用药治疗方法,每只病羊内服羊痘血抗配合刀豆素治疗,或者使用注射方法给药,连续治疗3天,根据羊只病情适当增加或者减少治疗时间。对羊群蹄部,可以使用浓度3%克辽林或者来苏水进行冲洗,擦干患处之后再涂抹松馏油。羊只乳房和肚皮等皮肤较为细腻的位置可以使用2%硼酸水进行冲洗,并在冲洗完之后增加涂抹鱼肝油软膏和氧化锌,巩固疗效。
在对患病羊群进行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对健康羊群的疫病预防控制工作,取羊患处血痂100mg,细致研磨之后加入到50%甘油与100ml生理盐水中,使用适量抗生素药物制备成预防羊传染性脓包病疫苗。在健康羊群的尾部、腹部侧面等没有毛的位置进行接种,接种前要进行局部消毒,先使用针头划破皮肤表面之后涂上配制好的接种疫苗。观察羊群接种之后的生理状态,一般在接种后1~2d会有轻微炎症发生,在接种后3~4d会出现常规羊传染性脓包病症状,但是在4d之后会逐渐结痂并愈合。结合当地流行性疾病特点与羊群实际情况,加强流行疫病防控。即便在疫病流行区域,也要选择与当地病菌类似的疫苗进行接种。
在疫病治疗同时,加强外地引入羊群控制,禁止引入发病疫区的羊只与饲料。对于外地引进羊只,要先进行2至3周隔离饲养,定期检查蹄部并进行消毒,确保隔离期间没有疫情发生,才能引入到本地羊群中进行混养。
日常饲养期间,要加强羊舍、草垫和饲料的检查,及时清理环境中可能对羊群造成损伤的尖锐物品,防止羊皮肤黏膜出现损伤,还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量食盐,适当增强免疫力。定期进行羊圈的消毒与卫生清理工作,保证环境卫生。每日定时通风换气,增强室内空气流通量。对于已经发病的羊只,要单独隔离,同时对其所处环境进行消毒,并对没有发病的羊群进行紧急疫苗接种。消毒杀菌时可以使用3%石碳酸或者20%的石灰乳。若有病死羊只,要选择深埋或者焚烧方法对其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兽医、管理者与饲养员要加强自身防疫保护,并做好彻底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综上,羊传染性脓包病具多发性与常见性特征,而且病菌对外界抵抗力增强,如果没有在病情可控阶段加强防治,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恶劣社会影响。在羊群养殖期间,加强饲养管理并做好防疫工作,能增强疫病的可控性,保证羊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