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薇
(陕西省汉阴县畜牧兽医中心,陕西汉阴 725100)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市场对猪肉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生猪养殖行业也逐渐趋于规模化、产业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疫病是危害生猪健康和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非洲猪瘟作为一种烈性传染性,如果在养殖场内蔓延,会导致生猪大量死亡,通过对非洲猪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病主要在动物群体中传播,对人类没有影响,该病目前没有明显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如果动物感染该病,死亡率达100%,因此,在非洲猪瘟形势下,需要做好动物防控工作。
非洲猪瘟属于一种烈性、急性传染疾病,非洲猪瘟病毒是诱发病情的主要原因,其分为急性、特急性以及慢性三种类型,当生猪感染特急性或者急性非洲猪瘟后,病猪体温快速升高,皮肤充血、气喘严重、厌食绝食,并且在短时间内快速死亡,危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018年我国爆发第一起非洲猪瘟,对当地动物健康和养殖行业带来巨大影响,想要有效防控非洲猪瘟,当地职能部门需要提升重视程度,加强疫情监测工作。首先,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到养殖一线中,对生猪养殖场进行全面排查和监测,如果发现疫情要及时控制,并且争取养殖户的配合,如果发现疑似病情要及时上报;其次,对猪肉贸易市场和屠宰场进行检查,如果发现突然死亡并且没有查明死亡原因的生猪,要立即进行实验室检测;最后,公安部门要加强违法行为监控,及时发现不法行为,如果查实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提升违法成本,进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1]。
引进外来种猪是导致非洲猪瘟蔓延传播的重要方式,因此,相关部门和养殖户需要对引进猪种进行严格控制。首先,在引进外来种猪后要先进行隔离饲养,并且做好疫病监测工作,在保证不携带非洲猪瘟病毒或者其他疫病后,才可混入猪群进行集中饲养;其次,在引进猪种中,严禁从疫区引进,并且做好疾病监测以及安全防疫工作,养殖户要具备证明材料,对于来历不明的生猪严禁进行正常养殖,海关部门要加大入境检查力度,将疫病防控落实到细节;最后,相关部门要提升非洲猪瘟防控意识,如果发现感染疫病的种猪要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疫病在地区中传播[2]。
在非洲猪瘟形式下,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联动监管,构建完善而全面的监管网络,进而有效防控非洲猪瘟。首先,市场监管、城管、兽医以及公安部门要形成联合检查机制,组织人员定期进行突击检查和常规检查,对私自屠宰生猪、使用泔水喂猪等行为进行监控,避免非洲猪瘟在地区的蔓延和传播;其次,宣传部门要针对非洲猪瘟的社会危害进行宣传教育,构建立体式的宣传教育网络,提升广大养殖户的防控意识,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氛围,同时,财政部门要做好防控资金管理,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和推进提供资金支撑;最后,交管部门和城管部门要集中人员及时开展检疫消毒排查,严禁发生私自调运生猪的行为,同时,城管部门还要积极配合乡镇政府,对非法经营动物产品或者动物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查处,最好餐厨废弃物以及餐饮单位加强监管[3]。
优化养殖模式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举措和关键途径,当前,一些农村散养户受到饲养技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其饲养方式不科学,对非洲猪瘟防控埋下隐患,因此,当地养殖户要结合养殖实际情况,对养殖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进而起到防控疫病、提升效益的作用。首先,养殖户要树立科学的防疫意识,在开展养殖工作中做好消毒工作,制定科学的消毒计划,并且将其落实到生产各个环节中,对于所有进出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全面消毒,与养殖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养殖场;其次,定期组织人员对猪场卫生进行清洁,将养殖产生的粪污和尿液进行集中处理,避免滋生各种病毒和细菌,降低生猪的抗病能力;最后,对猪群进行疫病监控,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监控技术,实现对猪群的全天候动态监控,如果发生异常情况或者疑似病例要及时上报,配合职能部门做好疫情筛查工作。
首先,相关部门要积极从社会和高校中吸纳具有专业背景的现代化人才,不断充实以及完善防控队伍建设;其次,定期组织疫情防疫人员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同时培训提升其疫情防控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而更好的应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最后,制定科学的人员管理制度,在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下,促使广大防疫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调动其疫病防控的热情和积极性[4]。
在我国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生猪养殖行业获得快速发展,非洲猪瘟作为一种烈性疫病,是危害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养殖户和相关部门需要给予其防控工作以高度重视,进而促进养殖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