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玲,张 弛,李贵才,赵亚红
(1.南通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通226001;2.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苏 南通226001;3.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通226001)
大学阶段是人的基础知识储备不断完善同时又不断专业化的阶段,这是一个具有转折性、充满挑战性的阶段,是人生中学业与事业之间联系最为密切的阶段,此阶段的学习与未来事业的方向、研究的深度、视野的广度高度相关,直接影响将来人生的品质。而与此同时,此阶段又是人的生理、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人的精神状态相对饱满、理想信念更为坚定。因此大学阶段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而作为有理想的青年学子,此时对于学习理应表现出更大的自觉性和专注度。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此时应该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为什么学,学习的结果意味着什么,还应知道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和行动来对待自己的学业。然而,综观当前高等教育,的确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甚至是令人担忧、痛心的问题,就以笔者一直任教的医用化学课程而言,这些年来,学生厌学、消极对待学习的现象屡见不鲜,相当多的学生的学习刻苦程度和效率反而远不如其中学时期。笔者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定”,表现为不安定、不专注、不持续,从本质上分析,则是源于这些学生的内心“不定”。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眼神恍惚,总是犯瞌睡;有的东张西望,眼神游离;有的相互间传递纸条或者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则原本还听得挺认真,但是经不起其他人的干扰,很容易就被不安分的气氛“同化”了;还有的学生则自顾自地玩着自己的东西,沉浸于自己的世界,特别是玩手机游戏、看连续剧等;甚至有的学生悠闲地吃零食;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得好似挺安分,但是当教师提问时才发现他一问三不知。还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对于下课表现得迫不及待,下课前几分钟学生就开始躁动起来。此外,笔者任教的医用化学课有一定比例的实验课,一般认为,这类课是最有趣味性的,操作性强,对这样的课,学生应该是最不容易走神的,然而事实上,有一些学生依然不愿意参与,不认真听教师提的要求和所做的原理介绍,在实验中要么胡乱做一下,要么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由同组其他人来操作。
对有的学生而言,离开课堂就意味着学习结束,不愿再投入精力复习、预习等,而事实上,大学阶段对自主学习的要求是很高的。例如晚自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但是有的学生把晚自修当作交友的场合,将学习抛之脑后,有的学生只是在教室占个座位,然后就出去放松、娱乐,还有的学生故意不上晚自修,躲在宿舍睡觉或者玩游戏、看小说。在对待作业方面,有的学生“偷工减料”或者寻找捷径,相互抄袭,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有的学生刚入学时认真听课、做作业,测试成绩也不差,但是渐渐就发生了转变,完全像换了个人似的,开始逃课,不做作业,成绩也一落千丈。有的学生学习则完全是凭兴趣,今天高兴了就多学点,明天不高兴了就不学。很大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就开启了舒适的“养老模式”,没有学习压力、没有学习激情,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高等教育的质量影响着我国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决定着民族的未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的这些问题呢?如前述,笔者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表面上的学习行为之“不定”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于他们内心处于一种“不定”的状态。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求学、求道者而言,求“定”是基本目标和要求。“心定则神凝”,就是俗话所说的“定神”,而唯有神(“神”既是一种心理状态,大体为“心神”之意,又是一种外在形态,大体为“神态”之意)凝,人才能安——安于某种行为和状态(即专注),然后才能有所得、有所悟。例如,《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意思就是“知道目标所在就会得到安定”,这就是儒家所谓的“定、静、安、虑”。再如《三藏法数》曰:“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清代学者王之春在《椒生随笔》中说:“天地间真滋味,唯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栝,唯静者能看得透。”[1]总的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定学”和“慧学”是高度关联的,“定”与“慧”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定”是为了“开慧”,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学有所成”。相关的理论、方法经过数千年实践证明是切实有效的。很显然,如果学习者面对学业不能做到“心定”,就意味着他们必然是浮躁的,容易受环境等各种因素干扰,学习时的专注度不会很高,也不能持续。所以,如果用现代教育理论来看待,这其实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注意”“动机”“兴趣”“意志”等问题,特别是有关“注意”方面的理论、学说,它与中国传统“定学”之间有着较高的相似性,“注意”的引发和维持需要动机、兴趣、意志等作为支持和配合。
学习是需要原动力的,这个动力主要来自学习目标。不少学生在中学时代之所以能刻苦读书,是因为他们当时有着明确的目标,而这个目标恰恰就是考上大学,他们以为到了大学就是奋斗的终点,就可以彻底放松,不再努力学习。在中学时代,有很多教师把大学描绘得轻松美好、无忧无虑,从而使学生更加以为,大学就是他们的人生终极目标。一旦这个目标实现了,他们便突然变得无所适从,也没有人帮助他们制订新的、适合自己的目标。而有的学生则是因为考试失利或者填报志愿失误,没能够上到理想的大学或者选择喜欢的专业,所以他们心内充满失望、失落与不安,对于所学学业毫无兴趣,没有学习积极性,而他们一时又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只能选择消极地混日子。也有的学生则是因为最初对于所选择的院校或者专业不了解,稀里糊涂地走进了大学,结果发现,与自己的想象存在较大差距,于是刻苦钻研的那股劲头也就随之消退了。
当然,大学生对于不同课程也往往有着不同的态度。就以笔者任教的医用化学课程而言,许多学生认为化学不是其主业,不需要付出太多心思来学习。他们对于这些科目往往是抱着“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态度。
在国内,中学阶段的学习负荷很重,很多学生为此付出了过多体力和精力,精力严重透支,身体亚健康,心理十分脆弱。于是,当走入大学,他们已没有精力、斗志和勇气去面对新的学业、新的挑战。
在小学和中学时代,学生的学习有父母看着、教师盯着,想稍微放松偷懒一下都很难,所以,中国学生的基础教育向来是很扎实的。到了大学,缺少学习压力和约束机制,父母鞭长莫及,教师不再时时刻刻监视自己,于是乎,学生一下子就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由”,想怎样就怎样,一旦放松下来就很难再恢复过去刻苦努力的学习状态,所以很多学生的大学阶段和中小学阶段判若两人。
其实,人是需要不断被激励的,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在中小学,教师给予学生较多关注,随时鼓励学生,还利用优秀学生的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到了大学,学习相对独立,教师上完课就离开,很少与学生交流沟通,对学生缺乏关怀和了解,缺少激励机制,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由于缺少外在管控和激励机制,学生容易纵容自己采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熬夜、睡懒觉、节食(为了美容)、酗酒等现象时有发生。原本中学时已经亚健康的身体再受不良生活方式的折腾,使不少学生精神颓废,无力也无心学好相应功课。
随着经济的发展,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越来越多,原本专注于学习的视野一下子被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所吸引。想吃什么美食、想看什么书、想看什么电影、想玩什么游戏都能轻易实现,融入精彩的生活精力都显得不够,还哪有更多精力去学习。
教育要让学生爱上学习,积极主动学习。由于在医学生眼里普遍不把化学当回事,要使他们重视这门课程确实是有难度的,而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例如,笔者特别重视绪论课的教学,为绪论课准备了大量素材,如向学生介绍有好几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医学工作者,很多典型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合成必须要用到化学知识。借这些素材来充分表明,医学离不开化学,化学为医学服务,化学的发展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也同时推动了化学的进步。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以现在我们看那些诺贝尔医学奖或者化学奖获得者,往往已经很难分得清他们到底是医学家还是化学家。
即使对于那些认为自己选错院校、专业的学生,笔者也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改变认知和态度。笔者会为他们列举身边的一些成功案例,例如,有很多医学生毕业时考上了一些名校的研究生,他们的化学成绩非常优秀,他们所从事的医学研究仍然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认知思考,提高了学生对医用化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后续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定力和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一次或几次说教是不够的,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会有意识地抓住时机反复突出化学学科的价值,例如讲对映异构时,会列举一些药物,因为旋光性不同,具有相反、相对或完全不同的作用机理,如果不懂相关化学知识,一旦用错则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他们不断强化认真学好化学的意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学生有时对于化学学习信心的丧失其实是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和难度的把握不当,所以,教师务必要把握好这个度,而把握好度的前提就是了解学生的真实基础。例如,在开学初,笔者会首先了解一下班级学生的大体构成、入学成绩,会调查他们高中选科的情况。在进入具体某个知识领域的教学时,笔者也往往会先询问一下学生的中学学习情况,例如,该内容以前学过没有,当时的教学深度大体又是怎样的,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该补充的就补充,该强化的就强化,可以适当略去的就略去。不重复讲解,避免浪费学生时间,也不让教学内容太难,让学生感觉像听天书,还要避免过于简单,学生不重视。对课后作业的布置,笔者也会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反应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使作业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使学生愿意和有能力自主解决问题,心能够保持安定,集中注意力。
教育是教育者永恒的主题和责任,即便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也应依托学科教学来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例如,对学生进行使命感、责任感教育。我国化学和医学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某些领域仍然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作为未来的医学工作者,应该有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祖国的医疗技术更加先进,尤其应该学好化学,充分发挥化学对于医学的支撑作用。今天的学习和将来的事业是对未来千千万万给予自己无限信赖的患者的一种负责。再如,进行学科史和励志教育。在医用化学教学过程中,总会涉及一些重要物质发现、合成的介绍,同时也会涉及一些著名的化学家、医学家为医学发展所做的贡献,这也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既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医学思维,同时又可培养他们不畏困难、勇于攀登、立志奉献科学研究事业的精神。另外,笔者也会利用一些科学事件来作为讨论素材,让学生从辩论中逐步明晰一些道德规范。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表面上看是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感与道德品质,实际上,也正是对他们的学习信念、动力等的极大促进,使之能够主动让自己“心定神凝”。
在大学课堂,教师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很容易出现“一言堂”,即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有意识地在课堂增设一些互动环节,比如,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在课堂上公开陈述、辩论。再如,笔者也会提出一些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错误,让他们自己来辨析,从而帮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所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如,对实验课,笔者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相关知识,再在课堂上随机提问,要求他们说出实验目的和大体的实验方案,然后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尽量增加学生独立实验的机会,要求人人都参与,教师加强巡视、督促和过程性指导,这些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定中学”。
中小学教师往往和学生走得很近,大学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是成人就与他们疏远了距离,忽视了沟通。笔者有意识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课堂上多一些问候,甚至说一说自己的生活见闻、感悟感触,学生会觉得笔者很坦诚、友好,也愿意与笔者交心。课间、课后,笔者更是不放弃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学生感受到了温暖与被信任,彼此间的友谊也就逐渐建立起来。而到了课堂上,他们也会主动配合,不好意思破坏课堂学习气氛。当然,课堂上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认真学习,笔者会注意观察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在课堂上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以提醒他们,或在课后与他们深入沟通,询问他们走神的原因,友善地建议他们注意自己的生活规律、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他们真实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所以,笔者所任教的学生中,有不少与自己建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彼此间成为朋友,他们毕业后,还记得以各种方式来表达思念与感激。而这些其实就是为学生的“定中学”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