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家庭学校教育背景下的青少年出现了一系列道德问题,本文以合肥市G社区S城市阅读空间为例,以社会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中个案研究和访谈方法,探讨社会工作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中介入过程。研究发现:城市阅读空间作为一个新的平台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整合资源满足不同青少年需求并提供针对性服务,促进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 青少年 道德社会化 城市阅读空间
一、引言
从前社会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当今社会互联网将人们紧紧连接在一起。电子媒介为青少年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娱乐休闲和获取信息方式,而青少年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使其无法正确选择,过度沉迷虚拟环境,现实生活中与家人、同辈群体等社会互动的减弱阻碍青少年正常社会化进程[1].现代家庭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很重视,忽视对其道德的引导,部分孩子容易养成唯我独尊,冷漠自私,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等性格[2],不利于其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本文探讨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和家庭学校教育背景下的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在此背景下,针对青少年出现的一系列道德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寻找新的方式帮助其解决问题。目前兴起的城市阅读空间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场所之一。本文在社会工作视角下,以个案家庭为例,通过对社会工作介入过程的研究,探求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城市阅读空间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提出,其主要观点有交互决定论、自我效能、自我调节,该理论对于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有重要指导意义,无论是在家庭、学校、社区应该树立青少年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激发青少年学习好的行为,发挥个体潜能,最终使青少年能通过自我调节进行道德判断,培养良好的自我道德品格,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顺利完成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进程[1]。
三、个案研究
(一)个案背景资料
1、基本情况。服务对象小金(化名),男,14岁,初一,独生子,与父母同住,小金父母皆初中文化程度,工作繁忙,与小金相处时间也比较少,比较溺爱,小金与母亲关系较好,与父亲关系较差,偶尔对小金会用暴力管教。小金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学,上课不专心,不服从老师管教,喜欢与同学打闹,每天放学会去离学校最近的城市阅读空间,小金对父母谎称在里面写作业和看书,实际上大多数时间用来玩游戏,和同学聊天,打闹,在校成绩排名倒数。
2、他人评价。小金父母认为他是个好孩子,偶尔不听话,喜欢玩手游。爷爷奶奶认为小金很孝顺,爱交流,会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但有些懒散。小金班主任认为小金上课不认真,爱抄作业,对学习不太感兴趣。城市阅读空间工作人员认为小金不太爱惜图书,喜欢吵闹,打游戏,不太喜欢参加活动,但重情义,遇到不顺意的事情易生气,不懂理解别人。
(二)问题及需求分析
1、服务对象的问题及需求分析。小金主要问题:过度沉迷手机游戏,不爱惜公共资源、任性。在价值追求方面对学业没有太大追求,缺乏自信,沉迷于享乐。因此,针对小金在行为习惯、道德素养、价值追求等方面的问题,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服务帮助小金增强自控力,摆脱对游戏的过度沉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
(三)服务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服务帮助小金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价值追求以及行为习惯。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促使小金家庭、学校、社区都为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榜样。在社工的帮助和城市阅读空间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使得小金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自我道德品格与行为习惯。
2、具体目标。(1)通过访谈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和问题,与其建立专业服务关系,进行需求评估,制定服务计划。(2)通过对服务对象存在问题的分析和需求评估,找出服务对象问题的切入点,挖掘服务对象潜在的兴趣点,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培养服务对象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3)增加服务对象参加文化活动的次数,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注重服务对象自我调节、个人反思与总结,规范服务对象的不良行为,提升服务对象的道德素养,逐渐培养服务对象乐观的心态,减少其消极认知,促进服务对象的个人道德社会化进程更加完善。(4)在各项活动结束之后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和回访,确保服务对象真正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
(四)服务的过程
1、建立专业关系。(1)服务主题。破冰之旅。(2)服务目的。双方建立专业关系,了解具体情况并分析其需求。(3)服务形式。进行参与式访谈,来到服务对象最熟悉的环境——S城市阅读空间,与其中建立初步关系。(4)服务过程。第一阶段主要在服务对象所在S城市阅读空间进行访谈,目的是与小金建立联系,能够了解小金的基本情况,并进行详细需求分析。笔者秉承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双方签署了社会工作服务伦理保密协议书,严守伦理保密原则。(5)服务小结。通过第一阶段的访谈服务,笔者对服务对象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建立了联系。小金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贪玩、自我控制力差、乱扔垃圾,个人道德素养的问题表现为不爱惜公共资源、任性、缺乏自信。城市阅读空间工作人員对小金的行为看在眼里,却无力解决。小金从不主动参加书院举办的活动,针对访谈显现出来的问题,笔者做出了详细服务计划,希望能帮助服务对象小张增强自控力,摆脱沉迷手机游戏的不良现状。
2、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价值追求以及行为习惯。(1)服务主题。一步一步的自我改变。(2)服务目的。针对小金的不良表现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活动, “手工也疯狂”和“国学小课堂”活动,帮助小金摆脱手机游戏的控制,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兴趣爱好上去。“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帮助小金学会爱惜图书馆公共资源,珍惜图书。“世界地球日——我为地球添色彩”活动,帮助其学会团队合作精神,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世界读书之书库寻宝活动,培养其读书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3)服务形式。 “手工也疯狂”和“国学小课堂”活动,“悦-加油之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世界地球日——我为地球添色彩”活动,“世界读书之书库寻宝”活动。(4)服务过程。
4.1、“手工也疯狂”和“国学小课堂”活动
针对小金沉迷手机游戏的行为,究其本质是小金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需要将其注意力转移到新的兴趣爱好上去。在与小金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对做工艺品和朗诵感兴趣,因此选择这两个主题活动,培养兴趣爱好,锻炼能力。在手工也疯狂活动初期,小金时时翻看手机,渐渐的他投入到活动中。在国学小课堂活动中,主持人让读者上台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社工发现小金不愿意参加,通过大家的鼓励,他站上前台,虽然讲的结结巴巴,但大家一直用掌声鼓励他,活动结束后,他告诉我们,刚开始他很没有自信,紧张,讲的也不算好,不过他喜欢站在台上分享的感觉,很自豪,很开心。
4.2、“悦-加油之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
针对小金不爱惜图书,乱扔乱放的行为,我们鼓励小金参加本次活动,通过亲身体验让他意识到原来管理图书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在任务实施中,我们发现,小金刚开始有些不耐烦,在榜样的带动下,他也开始努力起来,结束后他知道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他还说,自己在整理图书过程中还发现了几本好看的书,准备借回去读。
4.3、“世界地球日——我为地球添色彩”活动
对其乱丢垃圾行为,本次活动将报名参加的20名成员分成4组,各由一名工作人员带领下,到周围两个小区去捡取可以回收垃圾废品,通过设置小组优秀奖、进步奖等激发大家参与热情,对于小金而言,可以培养他自觉爱护环境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比赛方式,激发其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现场,笔者注意到小金十分积极的寻找垃圾废品,可是他不愿意分给别人,但是自己拿不了,在这种困境下,同队的成员帮助了他,小金更积极,最后他们组取得本次的胜利。
4.4.、“世界读书之书库寻宝”活动
小金成绩倒数,一方面是他喜欢玩手机,另一方面他对于学习和读书没有太大兴趣,“世界读书之书库寻宝”活动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向参与者推荐适合青少年的图书,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城市阅读空间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图书有上千本,而且会定时更新,可以充分满足不同青少年的需求。
4.5 服务小结
通过“手工也疯狂”活动和“国学小课堂”活动,使得小金逐渐摆脱手机游戏的控制,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兴趣爱好上去。对于“悦-加油之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让小金懂得尊重城市阅读空间工作人员劳动成果,不乱扔图书。“世界地球日——我为地球添色彩”活动,使得小金懂得保护环境,学会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引导小金吐露心声,进行自我剖析,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偏差,小金也有了做出改变的愿望。
3、结案与回访。(1)结案。笔者来到S城市阅读空间找到小金,进行结案。为小金进行整体回顾,针对各个阶段的总结可以看到小金的成长和改变。在向小金进行结案告知后,小金表示担忧,向笔者表明不知道在笔者离开后他还能否坚持下来,笔者对小金进行情绪安抚,表示虽然结案,但笔者仍会进行定期回访,确保服务效果的持续性。(2)回访。在结案后,笔者进行了四次回访。回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S城市阅读空间每星期会举行两场针对青少年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经S城市阅读空间工作人员反馈,小金几乎每周都会参加一到兩场活动,无乱扔图书现象,打游戏时间减少,会将作业写完再玩。
(五)评估成效。1、过程评估。通过访谈,笔者能够对服务对象的人物性格、行为习惯、道德素养等进行深入认识,根据其问题和需求评估,设计对应活动。笔者能够帮助服务对象链接社区等外部资源,将服务从单一区域拓展到其他场所[2]。2、成效评估。通过服务小金形成了良好行为习惯,慢慢与社工建立联系,随着服务的开展,积极配合,做出了很多改变,摒弃了服务开展之前不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缓解了沉迷手机游戏的状态,道德素养有所提升,个人道德社会化进程不断完善。在学校的表现也有改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四、建议
1. 个人层面,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要注重对于青少年自我能动性的培养。社会工作者要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能力,注重服务对象个人反思与总结,规范服务对象不良行为,提升服务对象的道德素养,培养乐观心态,减少消极认知,促进个人道德社会化进程更加完善。
2.家庭层面,青少年心智发展尚未完善,父母是青少年启蒙老师,父母的行为习惯与道德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其父母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如在休息日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彼此陪伴,拓展活动场域,同时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同时也要关注其道德品质的培养,让青少年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
3.学校层面,社会工作者应对所属周边学校加强对于青少年素质教育宣传,如针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主题周,走进校园,发传单,开讲座,发现学生良好行为,用真人真事为大家树立榜样等活动,潜移默化的让同学们规范自我行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针对老师,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形式,鼓励老师们多交流想法和意见,呼吁老师加强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教育,改变传统方法,鼓励教学创新,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4.社区层面,对于青少年所在社区而言,社会工作者应提高社区对于像城市阅读空间在青少年服务方面的意识,加大对城市阅读空间的宣传力度,让更多青少年积极参与活动。同时社会工作者应帮助青少年链接更多社区资源,拓展社区外部资源,树立社区先锋模范人物等多种方式促进青少年学习道德知识,多方面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是社会工作者在合肥市G社区S城市阅读空间采取个案研究与访谈的方法,以社会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设计针对性活动,一步一步帮助服务对象小金从过度沉迷手机、破坏公共资源、不遵守公共秩序转变为一个逐渐减少对手机依赖、开始爱惜公共资源、学会团队合作、有了积极兴趣爱好的符合道德社会化的青少年,可见,城市阅读空间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研究中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邱尹.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01):96-99.
[2] 黄氏平.家庭教育模式对越南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16(12):184-185.
[3] 王子富.论社区教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经济师,2013(05):238-239.
[4] 王晓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J].江苏教育,2018(40):38-41.
作者简介:刘靓颖(1995—)女,汉族,安徽,学历:硕士,单位:安徽大学,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