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芸
摘 要:预习可以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要达成以上目的,关键的一点是做到有效预习。论述了如何提高并体现预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预习;思维过程;思维结果
一位特级教师曾说过:“数学教学实质上是将静态的数学知识(思维结果)激活为动感的数学知识(思维过程),使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的载体。”学生的主动思维活动,其意义和价值远远高于单纯的记忆和背诵。
预习是学生课前的自学、思考过程。但也有教师会产生这样的疑虑,就是孩子在课前进行相应的预习,会使他们的思维受课本内容影响,完全以课本中所讲为依据,并把一些数学理念完全不加分析地全部输入自己的头脑中,而对于这些结论是如何被推理导出的,学生并不关心,从而失去自我思考能力和自我探究的动力。教师担心,这种预习起到反作用,使学生的思维先入为主化,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失去新鲜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但大部分教师对课前预习还是持支持和肯定态度的,而且,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性,我们要看到预习更加积极有效的一面。毕竟,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我认为通过预习,可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形成整体的认知,而不是对着将要学习的内容,感到陌生,甚至是一无所知,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而且,通过预习,学生通过与知识的接触,基于对知识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可以形成自我认知:即对于课本中的知识,哪部分是自己完全理解不了,需要重点学习的;哪部分是自己似懂非懂,需要用心探究的;哪部分是自己通过预习,能够理解掌握的等。可以说,预习不仅仅是对所要学习知识的一个预习熟悉,了解清障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通过预习,对自己进行评估分析的一个过程。
那么,如何能进行高效预习,并充分体现预习的有效性呢?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上的专业指导人士,要进行科学指导和安排。首先,教师自身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依据教材精心设计预习方案。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分析指导,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使学生在预习时能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把新知识自主分清“会、疑惑、不会”三个层段,以提高预习效果。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白,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是教师教学前的一个了解研究过程,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用心备课,精心安排。
一、看看读读,承前启后
预习,可以唤醒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并使学生通过预习,对旧知识产生更深层的理解,并在此认知基础上开启对新知识的学习,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大多数人认为,数学不像语文,有生字、生词、课文等,学生需要预习的内容选择性较多。数学没有什么需要预习的内容,也不知该如何预习。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和认识,数学作为理科科目,也有很多需要预习的内容,而且学生在预习数学时,也要对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逐字、逐词、逐句的阅读,把其中的数学公式、定义、定理等重点内容做标记出来,把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看不懂、想不明白的问题摘录出来。通过预习分清学习重难点,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能自己思考动脑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上课认真听老师分析讲解,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是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运算律,这个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一般我们常常忽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以及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把学生的起点放到空白,一切从零开始。
“乘法结合律”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研究乘法中的运算律。
例题:华丰小学6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每个年级有5个班,每班有23人参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师:你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列式并解答:(23×5)×6或23×(5×6)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也可以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
比较:两个算式都能算出一共有690人参加比赛,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生写:(23×5)×6=23×(5×6)
仔细观察等式的两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在小组里说说有什么发现。
师:你能像乘法交换律一样,用字母来表示出这个规律吗?定名:乘法结合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做了如下调整:
一、布置预习要求
1.閱读书本第61到62页上的内容,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表示方法
2.想一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二、课堂教学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谁能来说说这两种运算律用字母是怎么表示的?(a+b=b+a(a+b)+c=a+(b+c)
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了,谁来说说你对乘法中的这两种运算律有了哪些认识?
生:我知道了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a×b=b×a,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师:你能举个例子来说说这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举例。
师:你发现乘法的这两个运算律和加法的运算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乘法交换律也是改变乘数的位置。
生2:乘法结合律也是改变计算的顺序,和加法是一样的。
数学课新旧知识往往存在紧密的联系,预习时,如果发现学习过的知识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在预习时弄明白,并对旧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记忆,同时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仔细研究过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学生通过预习就能基本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知识要点,并能自己举例验证运算律的普遍性。通过预习,不仅加快了课堂的节奏,而且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预习,使学生举一反三,善于从多方面、全方位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独立思索生疑解疑,通过独立思索透彻明悟,通过独立思索提高概括表达能力。
二、想想说说,交流学习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他们也可以与父母或同学进行沟通,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通过与别人沟通交流,可以有效打破自己的思维死角,获得新的启发和学习思路。而且一个人学习,相对比较枯燥,通过交流,大家智慧共享,相互启发,使预习效果更佳,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和学习,如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苏教版第五册),课本呈现了三种方法:(1)5+3+5+3=16厘米;(2)5×2+3×2=16厘米;(3)(5+3)×2=16厘米。这些方法对每一个学生来说,由于其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也可能给出第四种、第五种方法,关键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
师:课本上有这么多求长方形周长的办法,你认为哪一种更好?
生1:第一种办法好,四条边正好不多不少。
生2:我喜欢第三种办法,因为这样算比较快。
生3:我认为第三种没有第二种快,5×2得10,再加6得16。
生2:我反对!如果长是7厘米呢?7+3得10,再乘2得20,比你快!
师(打断):你们的意思是如果从计算是否方便来看,后两种比第一种好。大家认为呢?(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更好的方法!
生4:可以先用5×4得20,再减去4得16厘米。
师:你能向大家讲述一下你的想法吗?
生4:就是先把四条边都看成5厘米,这样就变成正方形了,但是两条宽都多了2厘米,所以再减去4厘米。
(学生丰富的思维和想象力真不敢小瞧啊!)
生5(突然):老师,我还有更好的方法。(急不可待的样子)就是把两条长都剪下2厘米贴在宽的后面,这样就变成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4×4=16厘米。
师:同学生非常了不起,能想出这么多好方法。以后,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
三、做做练练,探索发现
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自己对一些较简单的知识进行了自我吸收和内化,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共同探讨。师生共同探讨共性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也教会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通过亲手做一做、练一练,增强感性认识。特别是在对于一些有关图形方面的问题上,可以在学生在预习中动手操作,剪剪拼拼。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要求学生通过提出猜想、动手验证、总结发现的过程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是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如何证明,而证明的方法多样,且折纸的方法是不容易想到的,完成证明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布置预习要求
1.随意画三个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各一个。
2.用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证明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并把作品保存好。
二、课堂教学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180°)
师:谁来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算一算或折纸的方法)
谁来证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示范剪拼)
任意画一个钝角三角形,剪下来,用剪拼或折纸的方法证明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总结: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学生通過预习,对内角和的证明方法有了思考和动手尝试的过程,课堂的重点放在了交流自己的探索发现上,充分保证了操作的时间,动手用各种方法证明了结论。
有效的预习需要检测检验的环节,把预习真正落到实处,努力让预习成为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把“利器”。总之,让学生做好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其课堂学习的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