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
经常有人讨论:当一门生意特别火的时候,就是在“风口”上的时候,要不要凑个热闹?我觉得最好不要。因为大家都挤进去的时候,竞争会变得非常激烈,不仅机会变少,成功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相反,如果你在热闹的生意或者说风口的周边找机会,没准儿赚钱的机会反而比较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我给你讲几个故事。
前些天,我看到公司的一个年轻人喜形于色,我就问他怎么回事儿。他告诉我,比特币的价格再次涨到了五千美元,他的损失又少了一些。原来,2018年比特币疯狂的时候,这个年轻人把手头的积蓄都拿出来炒币。结果比特币价格一路下跌,越亏越多。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2019年3月底,我又看到这样一条消息,比特大陆因为无法满足港交所的一些条件,上市计划暂时搁置。比特大陆是做什么的呢?虽然它一直是以Ai芯片生产厂商的形象对外,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超过90%的业务都来自矿机销售。矿机就是专门生产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设备。
2018年底比特币大跌之后,很多炒币的人财富暴跌,亏得一塌糊涂,但这些矿机生产厂商,由于此前的发展已经积累了技术、财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多元化经营,甚至是转型。比如比特大陆,早就在人工智能芯片及基于此产品和服务之上投入甚多。相比那些惨赔的炒币者,这些生产厂商的回旋余地要大得多。
这就让我想起一百多年前美国的淘金热。
1848年,美国旧金山的一名木匠詹姆斯·马歇尔建造锯木厂时,在推动水车的水流中发现了黄金。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全世界的淘金热。
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第一家牛仔裤企業。1847年,德国人李维·斯特劳斯来到旧金山,以卖帆布为生。后来他发现,当地矿工十分需要一种质地坚韧的裤子,他用原来造帐篷的帆布做了一批裤子,卖给当地的矿工,十分成功。李维·斯特劳斯眼见销售不错,就迅速成立了一家公司,主力生产牛仔裤。李维·斯特劳斯因此被称为“美国牛仔裤之父”,而他创办的这家公司就是美国著名的服装品牌李维斯。
在淘金热期间,还有一个叫米尔斯的人也来到了旧金山。他没有采挖过一克黄金,相反,他向淘金者们出售铲子等工具,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又开了一家银行,供淘金者们存储获得的利益。作为一名淘金者,米尔斯从来没有淘过金,但他抓住了淘金热的浪潮,利用其周边的机会迅速成为那里最富有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淘金者都没有发财,许多人甚至家败人亡。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有一些解释,叫媒体效应。所谓的媒体效应,就是指因为宣传,全社会都认为这个行业特别能赚钱。
大家如果都一样,突然增加了很多人来竞争,产品又是同质化的,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停地压低产品价值、劳动价格及供应商的价格,过分竞争其实赚不到钱。
相反,对于那些提供铲子、牛仔裤的人来说,他们做的事缺乏媒体效应,没有人会报道生产一把铲子能赚好多钱,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人加入。于是,卖牛仔裤、卖铲子的人,就在平静的过程中,在没有大竞争的情况下,缓慢但有效地积累了自己的优势和财富。
所以,当一门生意变得十分火热,仿佛人人都能从中挖到“黄金”的时候,最好去找一些周边没那么多人注意的行业,类似于卖铲子、卖牛仔裤的行业。躲开激烈的竞争,提供相对优质的服务,反而更有赢的机会,更有长期发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