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庆博物馆 探秘“东北第四纪”

2020-12-29 12:02徐朝
奋斗 2020年22期
关键词:猛犸象野牛骨架

徐朝

辽阔的东北平原,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湖泊沉积的第四纪地层中,埋藏着数量巨大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百年来,科学家在东北平原努力发掘、不懈研究,使“东北第四纪”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四纪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黑龙江省有这样一座以“东北第四纪自然史”为建设方向的博物馆——大庆博物馆。

大庆博物馆位于大庆市高新开发区文苑街2号,展馆建筑面积18700平方米,展厅面积12000平方米。展馆集中展示了大庆地区古自然环境变迁史、古动物生息演化史和古人类发展活动史,是全国乃至世界上专业性收藏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种属比较全、数量比较多、品质较好的博物馆,填补了国内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系统收藏的空白。展览集科学性、系统性、艺术性于一体,基本陈列有“东北第四纪自然环境”“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大庆地区古代人类文明”。

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大庆自然生态的演变过程和资源的丰富性,第四纪哺乳动物进化、国际国内对第四纪的发现研究、第四纪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大庆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等内容。

展馆内,由12具猛犸象化石骨架组成的“迁徙的猛犸象群”和50具野牛化石骨架组成的“沸腾牛群”格外引人注目。“迁徙的猛犸象群”中,昂首领先的两具就是大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中一具较小的幼年雌性个体于2002年出土,站立身高3米、体长6米,同一个体的化石完整率达90%以上,是目前国内发现同一个体化石最多、石化程度最好的猛犸象化石骨架。另一具中年雄性猛犸象骨架化石于2009年出土,站立身高4.3米、體长超过7米,同一个体的化石完整率达85%以上,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个体最大、且十分完整的真猛犸象化石骨架。气势庞大的“沸腾牛群”,由50具野牛化石构成,每一头牛的形状和神态都各有不同,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奔腾向前,真实生动地还原了野牛群在草原上栖息的生活场景,给人以极度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十余万件古动物化石,百余具完整骨架,八百余件个体化石标本,大庆博物馆用化石打造了实物版的东北第四纪古动物史。

在大庆博物馆,人们可以看见世界罕见的猛犸象生长发育化石对比,从2岁到70岁的臼齿化石,系统地记录了猛犸象一生先后6次换牙的个体发育过程;珍贵的病态臼齿,保存着大量的史前环境信息;各不同亚种的水牛和野牛头骨对比展示,是东北野牛、水牛进化和变异的实物例证……这些珍贵的化石标本,为科学研究大庆地区晚更新世地质变化、环境变迁和古生物生存演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目前为止,中外专家研究发现,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是东北第四纪动物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员。研究学者已发现该动物群拥有至少45个属种,大庆博物馆展陈就有43种,填补了该动物群系统收藏和展示的空白,具有极高的展示和学术研究价值。还有以陌生的面孔出现的生物史上尚未被命名的化石标本,等待着学者的研究和命名……

走进博物馆,探索古生物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大庆博物馆,让我们更加了解这片黑土地,更加热爱这片黑土地。丰富的东北第四纪宝藏,等待着人们不懈地挖掘、研究。

(图片由大庆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王冬明

猜你喜欢
猛犸象野牛骨架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汽车用减震件过盈配合骨架装配模具及装配技术
野牛和野驴
“超级大陆”发现新物种完整骨架
狮子与野牛
我是动画大明星——真猛犸象
如何饲养猛犸象
“猛犸象”逃亡
周博士考察拾零(六十六)日光温室前屋面开机具作业门处骨架的处理方法
两头野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