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去年开始,我们在所服务的居民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帮助物业添置了新的垃圾箱,在单元门、进户大堂、电梯间等显要位置张贴垃圾分类宣传画。从实际效果来看,大多数居民虽然认同垃圾分类的做法,但却没有真正迈出这一步。有人嫌麻烦,有人说只自己分类别人不分类也是白搭,还有人反映垃圾清运时仍存在“一锅端”现象。实行垃圾分类,就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让垃圾变废为宝,让资源循环利用。请编辑同志帮我们出出主意,如何能让垃圾分类从理念到行动、从倡导到规范,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新风气。
杨晓
杨晓同志:
您好!您反映的问题确实是目前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所在。垃圾分类是垃圾治理的重要前提,也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细节。万事开头难,要改变社区居民“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情况,不能奢望“毕其功于一役”,而要久久为功、积习成风。根据相关部门出台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并咨询业内专家,我们梳理出三条建议,供您参考。
一要普及分类知识,营造社会氛围。要让垃圾分类习惯成自然,除了充分利用各类媒介手段进行宣传教育外,还应将垃圾分类纳入社会管理,通过知识的普及提升意识,用自治的力量规范言行。如,组织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到社区详细讲解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指导大家如何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引导居民树立垃圾分类新理念和新意识;再如,组织党员志愿者,进社区广场、进居民家中,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同居民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以党员示范引领,带动全员参与自治。
二要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联勤互动。相关部门和居住区物业要切实履行好分类投放的管理责任、作业公司的收运责任、中转环节的监督责任、末端环节的分类处理责任,进一步规范分类处置流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职能部门、社区、物业、业主“四方联动”机制,定期组织联席会议,合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如,成立专门的指导检查组,定期开展入户巡查,手把手进行指导,并通过不定时检查桶点设置、桶点周边卫生情况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等,面对面进行评价,点对点落实整改,切实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
三要健全激励机制,激发群众热情。垃圾分类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居民群众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是关键。垃圾分类要实现落地,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至关重要。不妨在实际操作中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采用有偿回收的正向激励方法,激发居民群众自觉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如,借鉴其他地方给居民开设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的方法,鼓励居民做好垃圾分类,获得相应积分,利用积分可兑换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让居民通过参与分类积分活动得到便利和实惠,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