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高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与协同实践研究

2020-12-29 11:53金日学李春姬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8期
关键词:寒地建筑学毕业设计

金日学 李春姬

[摘 要]地域建筑教育视野下的“寒地高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该文旨在促进寒地建筑类高校之间的课程交流与设计协同,将寒地技术贯穿于联合毕业设计,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形式,推动地域建筑教学改革进程,为寒地建筑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寒地高校;建筑学;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3[收稿日期] 2020-10-08

一、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背景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撑下,建筑学发展呈现多元化交叉发展景象。建筑学不再仅仅关注设计本身而更多地与时代的社会问题相结合,在功能方面强调建筑与文化环境、人类精神需求相协调,在技术设计方面则更强调建筑与城市结构、生态环境、地域要素、气候条件相适应[1]。各种类型的学科交流与教学合作日趋频繁,逐渐成为我国建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说,中国建筑教育近年来的长足进步多少得益于这些广泛开展的教学合作。目前国内建筑院校具有代表性的联合设计有:全国8+X联合毕业设计、西部九校建筑类专业教学联盟联合毕业设计、东部建筑学专业6+1联合毕业设计、全国四校乡村联合毕业设计、寒地高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等,其中寒地高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是以寒地建筑本土化建筑教育为背景的重要联合毕业设计之一。

二、基本概况

寒地高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以下简称为寒地联合毕业设计),是由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学术委员会发起的以寒地建筑类高校为主体的联合毕业设计。寒地联合毕业设计目前已成功举办八届。最初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四校进行联合毕业设计。近年,东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寒地高校陆续加入该联合毕业设计,该课程已发展为“寒地六校联合毕业设计”。参与院校规模数逐步扩大,参与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参见下表)

寒地联合毕业设计的题目主要以当前建筑学科及各地方社会较关心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为主题,采用校企合作或校地合作模式,进行“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并注重寒地建筑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寒地联合毕业设计共完成了优秀毕业设计成果400余套,出版了两套联合毕业设计成果资料集,分别由吉林建筑大学和内蒙古工业大学于2016年和2018年进行整理出版。其成果为寒地各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经验与方向,同时为寒地联合毕业设计一直所关注的寒地建筑节能技术优化,中东铁路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等课题做出了重要的教学贡献。

三、教学模式

寒地联合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设计選题与前期准备、开题调研与城市设计、中期汇报与单体设计、中期答辩与设计评优、成果汇总与多维展示。除了设计选题阶段各校老师线上进行选题讨论外,其余教学过程均在不同学校线下进行,且教学过程强调校际的设计协同与联合。

(一)设计选题与前期准备

寒地联合毕业设计的选题通常是在第九学期末进行。首先由开题院校拟定任务书初稿,将任务书和场地周边资料发给各参与院校,各校老师在线上审阅设计选题及任务书,对项目选题的可行性展开讨论与研究,明确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及设计要求。设计选题阶段学生不参与讨论。人数方面,考虑主办方的接待压力,原则上限定每校参与学生不超过12人。开题院校负责统计各校的参与人数,进行混合编组,以便进行联合调研与协同设计。

(二)开题调研与城市设计

第十学期开学初进行开题调研与城市设计,周期为一周左右。各校师生按照任务书时间进度表,统一来到开题院校听取设计任务相关讲解,掌握分组情况。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现场调研,从整体区域研究出发进行问题分析、项目策划、协同设计,提出城市设计的方案,最终以模型和PPT形式进行成果汇报。从近几年寒地联合毕业设计的协同教学效果来看,该阶段为校际师生联合协同最密切、最频繁的教学阶段。

(三)中期汇报与单体设计

根据第二阶段确定的城市设计概念模型,每个学生选择其中一块用地进行城市结构深化设计和建筑单体方案设计,周期一般为7—8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前期城市设计进行进一步协同深化设计,并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其中的某个地块或功能进行建筑单体方案设计。

(四)最终汇报与设计评优

最终成果要求从城市设计到单体建筑形成系统性方案设计,成果包括城市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两部分内容。城市设计方面,要求以组为单位深度完成基地城市空间与结构设计意向,进行总体空间环境和建筑布局,提交不少于2张A1排版城市设计图纸;建筑单体设计方面,要求单体建筑设计的深度应达到扩初的深度,并对寒地技术要有一定的思考与表达,成果包含1∶300—1∶500的建筑单体模型及15分钟的PPT汇报文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每年评选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并颁发寒地建筑学术委员会的获奖证书。

(五)成果汇总与多维展示

寒地联合毕业设计结束后,由开题主办单位负责汇总各校设计成果,以出版、展览、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多维展示。目前已成功出版两部相关成果作品集。

四、课程特色与创新

寒地联合毕业设计,旨在促进寒地建筑类高校之间的课程交流与协同,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地域学科发展。区别于其他联合设计和传统课程设计,寒地联合毕业设计依托寒地地域,突出了跨地区教学资源整合与多学科实践融合,将寒地技术贯穿于联合毕业设计,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形式,为寒地建筑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参见下图)。

(一)相对传统毕业设计,寒地联合毕业设计注重开拓多元化协同教学模式

跨地域、跨学校、跨学科体系,体现出课程的多元化。不同地域、学校、师生,体现了教学主体的多元化;混合编组、协同设计、联合评图等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学组织的多元化;城市、建筑、人文一体化,注重了学科体系的多元化。

(二)相对其他联合设计,寒地联合毕业设计关注寒地建筑文化与技术策略

在地域建筑教育视野下,寒地各高校师生联合探讨适合寒地气候特征的建筑形态与技术策略,其内容与模式相对其他联合设计突出了地域建筑教育的主题性,符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方向、大格局。

(三)相對常规课程设计,寒地联合毕业设计关注城市与社会人文因素

寒地联合毕业设计自始至终思考着设计任务地段与城市的衔接,如何提升区域城市活力等问题,从城市、人文、建筑、技术层面树立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是建筑学学生较陌生的、且需要在微观建筑设计之前所要认知的、对整个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宏观问题。

“寒地高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课程特色图

五、问题与改进

(一)设计选题

近几年,寒地联合毕业设计的选题主要集中在“城市老工业基地的更新改造”和“中东铁路沿线城市建筑文化保护与更新”方面。虽然联合毕业设计的地域性主题得到了加强,但选题类型的重复也带来了设计与指导的审美疲劳。例如,2007年的设计选题为“哈尔滨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2008年的设计选题为“长春宽城子火车站中东铁路历史街区”,二者均为中东铁路文化遗址,题目类型的重复使设计成果的创新多少受到了影响。建议基于地域性主题设置更加开放、多元的设计选题,将课程设计从单一的目标导向向多元的任务导向转型,满足各校师生从自身强项寻求设计路径,建立自己的价值评价体系,增加兴趣,提升质量[2]。这也有助于寒地联合毕业设计能够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二)设计协同

首先,寒地联合毕业设计的协同性主要体现在前期调研和城市设计方面,因为在整个课程计划里只有该教学阶段各校师生能够在一起集中调研、讨论、设计,其余协同都是在线上进行,尤其到了设计终期,大部分学生只专注于自己的单体设计,城市设计的完善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评分机制的缺陷导致协同性在联合设计的各阶段用力不平衡;其次,由于时空的限制,校际的协同明显弱于校内学生之间的协同。建议通过各阶段评分机制的完善,比如在各阶段答辩评分项里加大城市设计的权重,促使学生加强城市设计过程协同。此外通过微信、腾讯会议等媒体交流平台,定期举行小组研讨也是加强设计协同的有效方法。

(三)成果展现

目前,寒地联合毕业设计的成果展现方式主要有模型、展板、汇报文件等,形式较单一。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更新日新月异,3D打印、CG动画、VR虚拟等技术已不是遥不可及的高精尖,它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很多学生也掌握着相关软件和技术,应鼓励学生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我们的联合设计实践中,增加交流的乐趣[3]。比如,2020疫情期间,很多高校将毕业设计成果展示在虚拟展厅里,一种足不出户便如同亲临现场的全新体验为今后的成果展现打开了新的思路。

(四)寒地技术

寒地联合毕业设计有别于其他联合设计的最大特征是,寒地技术贯穿于整个联合毕业设计,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形式。虽然近几年寒地联合毕业设计一直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协同设计,但大多数成果都是停留在既有寒地技术的整合与应用层面,其研究性和创新性不突出。建议从选题类型到评分机制适当增加研究性设计的比重。

六、结语

联合毕业设计是各高校建筑学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在院校及师生之间搭建了取长补短、学术交流、提高专业水平的宝贵平台[4]。寒地高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是以寒地建筑类高校为主体的联合毕业设计,主要围绕“寒地”和“协同”两个要素展开。跨界多元的联合设计不仅让学生在协同设计教学中了解到寒地城市、社会、人文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也极大地拓宽了他们在寒地建筑设计领域的眼界和思路。寒地联合毕业合计为寒地建筑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齐卓彦,王卓男,邢建勋,等.以寒地四校联合毕业设计为依托:多校、多学科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外建筑,2015(08):80-81.

[2]沈佳君,黄宏伟.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1):119-122.

[3]桂汪洋,吴运法.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讨—以全国建筑类六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为例[J].高教学刊,2020(10):92-95.

[4]肖铁桥.城市规划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实践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5):132-136.

猜你喜欢
寒地建筑学毕业设计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寒地鸭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寒地多年生毛樱桃改接李优良品种技术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