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宏绪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工作已连续开展近20届,有力地推动了煤炭企业的管理现代化。通过对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工作近20年发展的回顾与分析,对未来一个时期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思考和展望,有助于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变革与发展。
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工作对于推动我国各类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丰富企业管理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2年以来,共评出获奖成果2436项,其中特等奖14项,一等奖206项,二等奖768项,三等奖1448项,涉及战略管理与商业模式、组织变革与集团管控、生产运营与安全管理、财务管理与金融服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五大领域。同时,也获得了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奖178项,其中一等奖23项,二等奖155项。
回顾20年来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践,管理领域不断拓展,管理内涵不断丰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广大煤炭企业把开展管理创新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坚持眼睛向内,深度挖掘管理潜力,狠抓降本增效控支出,保证了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
近年来,煤炭企业将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管理,不断完善重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动态预警机制,实施风险管理考核制度,强化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综合采取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处置等方式,不断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通过管理创新找准风险点、筑牢防火墙,企业风险防控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广大煤炭企业结合发展战略和管理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对存在的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分析和攻关解决。
通过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煤炭企业在党建工作、产权管理、投资决策、科技创新、预算管理、安全生产、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科学高效、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了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规范化。
强化管理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夯实发展基础的意义重大,向管理要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逐渐成为共识。煤炭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自觉主动地将管理创新融入日常经营,内化于企业文化,转变为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形成了浓厚的抓管理、增效益、创一流的氛围。
从发展来看,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始终围绕行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开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截至“十一五”末(2002--2010年),第二阶段为“十二五”期间(2011-- 2015年),第三阶段为“十三五”以来(2016年至今)。
从专业领域看,获奖成果分为5个领域,具体情况是:战略管理与商业模式504项,占获奖总数的25.35%;组织变革与集团管控734项,占获奖总数的36.92%;生产运营与安全管理497项,占获奖总数的25%;财务管理与金融服务139项,占获奖总数的6.99%;供应链与物流管理114项,占获奖总数的5.73%。
战略管理与商业模式领域可细分为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商业模式、品牌文化建设。其中,发展战略在战略管理与商业模式领域获奖比重较大,并趋于稳定,商业模式和创新管理获奖比重逐渐上升,发展模式和文化建设占比有下降趋势。其中,发展战略占32.54%,文化建设占15.67%,发展模式占19.44%,其余方面占32.34%。
截至“十一五”末,大型煤炭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并不断壮大,多元投融资机制基本形成,投融资能力明显增强。煤炭企业投资境外煤矿迈出实质性步伐。此期间获奖项目集中在发展战略、文化建设和发展模式三个方面。
“十二五”期间,行业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积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建成一批大型、特大型现代化煤矿,煤炭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此期间获奖项目集中在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创新三个方面。
“十三五”以来,煤炭行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成效逐步显现,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技术升级有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为行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此期间获奖项目集中在发展战略、创新和发展模式三个方面。
从获奖情况来看,管理模式在组织变革与集团管控领域获奖比重较大,风险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比重上升,逐渐受到煤炭企业的重视,人力资源和绩效管理占比有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内部控制占3.41%,管理模式占38.69%,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占9.26%,人力资源占16.35%,绩效管理占15.53%,风险管理占14.17%。
截至“十一五”末,煤炭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积极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期间,该领域获奖项目多集中在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和绩效管理三个方面。
“十二五”期间,对标管理在煤炭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信息技术在煤炭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推进了“两化融合”发展。在此期间,该领域获奖项目多集中在管理模式、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四个部分。
“十三五”以来,知识管理、契约化管理、运维管理、危机管理等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并完善,实现煤炭企业制度全面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在此期间,该领域获奖项目多集中在管理模式、风险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三个方面。
生产运营与安全管理领域可细分为安全管理、生产管理、生产技术、精益管理和两化融合五个方面。创新成果以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和精益管理为主,特别是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的重要抓手,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思想。获奖成果数量占据前三位的是:安全管理占40.44%,精益管理占23.94%,生产管理占22.13%。
截至“十一五”末,这一时期为煤炭安全生产持续改善的时期。煤炭企业不断加强对安全管理、精益管理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投入,推进煤炭发展安全管理方式的转变。获奖项目集中在煤矿精益管理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
“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获奖项目集中在煤矿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方面。
“十三五”以来,煤炭行业以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心,去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财务管理与金融服务领域可细分为成本费用管控、全面预算管理、货币资金管理、应收账款管控、审计评价、财务风险预警、金融服务等方面。其中,成本费用管控和全面预算管理一直是煤炭企业最为关注的财务管理研究方向。2012年后,企业开始探索货币资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与财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的研究。2017年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投入到金融服务和审计评价两个方面的研究,为企业多元化转型给予支撑。获奖成果中成本费用管理占到了总数的51.8%。
截至“十一五”末,是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煤炭企业大规模进入市场,使煤炭市场迅速扩张,预算与成本管理成为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费用管控方面开展了探索研究,以应对市场竞争。在此期间,获奖项目集中在全面预算和成本费用管控两个方面。
“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处于脱困发展阶段,企业积极探索降成本保生存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获奖项目集中在全面预算和成本费用管控两个方面。
“十三五”以来,煤炭企业更侧重于研究建立良好的资金管理系统和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挖掘企业自身的潜力,在经营过程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金资源的配置,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此期间,获奖项目主要集中在以成本费用管控和全面预算管理两个方面。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领域可细分为企业内部物资管理、物流体系规划和供应链管理。从三个阶段管理创新获奖情况来看,企业对于内部物资管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供应链管理理念的践行是非常符合煤炭企业基本特征的。由于煤炭生产的连续性、煤炭大宗商品的特性和煤炭对能源安全的保障作用,对于生产物资管理和煤炭资源物流体系构建,煤炭企业更需满足生产和消费的持续性。总体来看,获奖成果中内部物资管理占48.25%,物流体系规划占39.47%,供应链管理占12.28%。
截至“十一五”末,煤炭企业对物流的关注集中在企业内部的物资体系优化和物流体系构建上。此期间,获奖项目集中在企业内部物资管理和物流体系规划两个方面。
“十二五”期间,煤炭企业对于物资、物流和供应链的探索向更精细的方向发展,供应链思想下的管理创新开始较多出现。在此期间,企业内部物资管理方面的获奖项目依然占据半壁江山,其次为物流体系规划。
“十三五”以来,去产能带来的政策利好开始逐步释放,供应链管理更为普及深入,企业物流体系也逐步成熟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引导行业高质量变革与发展。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条件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2020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在国资国企改革方面,明确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意味着国企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明确,将进一步加速国企改革,从规模到质量上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进入“深化版”。
所有这些政策出台都为行业企业深化改革推动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我们下一阶段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四五”期间,煤炭行业贯彻落实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产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质量升级、管理升级,促进煤炭上下游产业协同,煤炭与清洁能源协同发展,培育新模式、发展新业态、提升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能源保障。
结合“十四五”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关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关注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煤炭资源开发布局和功能定位;二是关注煤炭产业供需弱平衡的变化格局;三是关注煤炭企业业态的变革和发展;四是关注煤炭全产业链清洁高效利用;五是关注煤炭行业市场产品竞争的优势;六是关注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七是关注新兴能源呈加快发展的战略趋向。
一是关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对加强企业集团融合发展和内部管控带来的新挑战。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步伐加快。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合并重组成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是做强做优做大央企,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的重要举措。今年,兖矿集团与山东能源集团也重组成立新的山东能源集团。当前,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发生了深刻变化,管理的幅度在扩展,深度在增加,对企业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关注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对煤炭生产力水平提升和生产运作方式带来的变革。2019年1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为我国煤矿机器人研发和应用明确了方向。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推动我国煤矿智能化技术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工作要求。主要产煤省份和大型煤炭企业积极响应,我国煤矿由智能化开采工作面示范起步,开始走上了煤矿“采掘机运通”以及安全、生产、调度、运销全系统、全过程智能化发展道路,即将开启煤炭工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新时期。这也将是煤炭企业管理生产运作模式的一次全新挑战。
三是关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对推动国有企业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的新要求。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决定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通知明确重点任务是综合分析世界一流企业的优秀实践,深入查找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通过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优化管理流程、明确岗位职责、严格监督检查等措施,持续加强企业管理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责任体系、执行体系、评价体系等建设,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是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一带一路”资源开发与产能合作。近年来,以国家能源集团、原兖矿集团为代表的煤炭企业走出国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实现了跨国生产和经营,提高了我国煤炭产业国际化水平。中国煤炭企业的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世界煤炭市场的重要特征,加快紧缺型、复合型的专门化、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加快多元文化背景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煤炭“走出去”企业的重要内容。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们加强和提升企业管理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广大煤炭企业应当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为基础,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不断把管理创新工作引向深入,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为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