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肉羊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羊的疫病也趋于严重,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就要求在养殖中要加强预防,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加强驱虫工作,避免发病造成损失。
1.1 链球菌病链球菌病的免疫是在春季和秋季,应用的疫苗是羊链球菌弱毒疫苗,免疫接种部位是在尾部注射,不足2岁的羊注射0.5mL,超过2岁的羊注射剂量为1mL。免疫期为1个月。
1.2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的免疫时,不足1岁的羊注射剂量为2mL,不足3个月的羔羊注射剂量为0.5~1mL。本病的免疫期为5个月,免疫接种季节是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超过1岁的羊发病率很低,可以不接种本疫苗。
1.3 伪狂犬病如果羊场或周围养殖场出现过伪狂犬病,则可以应用伪狂犬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没有任何疫情的羊一定不要使用伪狂犬弱毒苗[1]。免疫剂量为5mL,羔羊的接种剂量可以适当减少,接种3mL。接种后的免疫期为6个月,每年需要进行2次免疫接种。
1.4 羊口疮羊口疮疫苗通常是在已经发生过本病的养殖场进行接种。接种的疫苗是羊口疮冻干苗,免疫接种部位为口腔,使用的剂量为0.2mL。本病的免疫期为5个月,通常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接种1次疫苗。
1.5 山羊痘山羊痘是一种危害非常大的传染性疾病,本病的接种方式为皮内接种,接种疫苗的量为0.5mL。通常是在腹下或腋下,还可以在尾的内侧接种[2]。接种后的1周左右就会产生免疫力,免疫力能够保持1年,以后每年的冬季进行接种。
1.6 梭菌性疾病梭菌性疾病是危害养羊业的一类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以及羔羊痢疾等。接种疫苗通常是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进行1次,采用的疫苗有“三联苗”“五联苗”等。疫苗接种时,不论羊个体大小一律肌注或皮下注射1mL,注射后14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3]。
1.7 传染性胸膜肺炎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采用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超过6月龄的羊接种剂量为5mL,不足6月龄的羔羊接种剂量为3mL。羊在接种后的2~3周就会产生免疫力,通常接种后免疫力能够保持在1年以上。对于体质较差的羊或者是有疾病的羊尽量不免疫,免疫可以在远离肩胛骨的位置,但也不能在臀部接种。
1.8 口蹄疫对口蹄疫免疫接种是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春季接种时间为3月的上旬,是在母羊产羔后的1个月或者是在羔羊出生后的1个月的时间。秋季接种是在每年的母羊接种前进行,约为8月份左右,每年需要接种2次。接种时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接种剂量为1mL。羊通常在接种后的2周就会产生免疫力,接种后的免疫期为半年。
1.9 小反刍兽疫本病也是在疫区或者是受到本病困扰的地区进行接种,接种使用的疫苗为Ni-geria75/1弱毒苗,接种疫苗后能够对羊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寄生虫病是羊养殖过程中常发的一类疫病,常见的寄生虫有线虫、吸虫和绦虫。
2.1 线虫驱虫方法消化道的线虫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常见的线虫种类有毛圆线虫、夏伯特线虫、马歇尔线虫等。蛀牙是由于在采食或饮水中吃进虫卵。本类寄生虫的驱虫药物选用左旋咪唑、阿苯达唑进行口服,还可以应用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等进行注射治疗。
2.2 吸虫驱虫方法对羊危害较大的吸虫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羊阔盘吸虫、羊后盘吸虫和日本血吸虫。这些吸虫感染后主要表现消瘦和脱毛,严重还可见有贫血和慢性胰管炎。这类驱虫药物有吡喹酮和氯硝柳胺,可以进行内服,也可以制成油剂进行注射接种。
2.3 绦虫驱虫方法绦虫是寄生在小肠中的一类寄生虫,主要有莫尼茨绦虫和贝式莫尼茨绦虫。不仅对羔羊产生危害,还会影响到成年羊。发病表现为体重严重下降,还出现贫血和腹泻等症状,可用的驱虫药物有氯硝柳胺、芬苯达唑和吡喹酮等。
综上所述,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免疫和驱虫是必不可少的疾病防治措施,但在免疫接种和驱虫时也要关注疫苗接种的部位和接种量接种,驱虫需要按照不同虫种类应用相应的驱虫药物,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