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如何防治

2020-12-29 14:48叶长明
兽医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浆膜周龄传染性

叶长明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淮安 223200)

1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及流行

1.1 流行病学

此病以鸭最易感,不同种类感染的差异性较大。一般情况下,此病多见2~7周龄的鸭群,而最易感的为2~3周龄的雏鸭,一旦有患病症状出现,最多1~2d即可死亡。而日龄越大的鸭只,往往发病后存活率越高。待到8周龄后,此病的流行最少见。总体而言,此病感染率在90%以上,致死率5~75%之间。那些养殖管理条件差的鸭舍,往往致死率和发病率都要高很多。

1.2 临床症状

此病潜伏期1~3d,最高可达1周。

最急性感染病例,患病后1~2d内,可见没有任何征兆的急发性死亡。而急性感染病例,在眼睛等处,可见大量的粘附性分泌物存在。后期眼睛周边的羽毛,陆续脱落、黏连。随后,鼻腔内流出大量的粘液性分泌物,后期变得越来越干枯,严重时堵塞鼻孔,导致喷嚏、咳嗽。此时病鸭排出黄绿色稀粪,时常有咳嗽、喷嚏、缩颈等症状。平时运动时,嘴巴抵地,步态蹒跚,两腿伸直,尾部摇摆。一般病程在2~3d。

1.3 剖检病理

最急性病例无明显剖解化,仅表现为心脏少量出点状血,少量心包积液,其它脏器无明显解剖变化。急性病例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特征性剖解变化主要表现在是心包膜、肝表面、气囊等浆膜上的纤维素渗出物。具体表现为心包液增多,心包膜外面出现覆盖纤维素性渗出物,使得心外膜和心包膜形成粘连。严重病例还会出现干酪化变化。1

2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方法

2.1 初诊及实验室诊断

初步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结合剖检病理,参照临床症状,基本可初步诊断。而确诊,必须要结合实验室诊断。

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鸭的脑、肝、脾等等器官样本,制成涂片,经瑞氏染色法染色,经镜检明显可见有两端浓染的小杆菌。

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鸭的脑组织、肝组织等,制作涂片经特异抗体染色后,经荧光显微镜检查,明显可见有单个黄绿色环状结构,或者有多个短链排列的结构。

通过这些方法,基本可以确诊此病。

2.2 鉴别诊断

第一,与禽大肠杆菌病的诊断鉴别

与禽大肠杆菌病的诊断鉴别。大肠杆菌是多种病型的病因,例如,败血型、眼炎型、关节型、脐型、卵黄性腹膜炎型等,需要与本病鉴别的主要是大肠杆菌败血型。鸭大肠杆菌病肝一般呈现肿大、出血,并且伴有有灰白色、边缘不整齐坏死点出现;也可呈现出肝周炎、心包炎以及气囊炎。

第二,与禽霍乱的鉴别诊断

禽霍乱即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引起各种日龄鸭发病特别明显,在成年鸭、青年鸭出现的发病率比幼龄鸭要高。而鸭疫里默氏杆菌仅仅引起2到7周龄以内的鹅的发病,8周龄以上的鸭出现情况比较少。这一流行病学特点是具有重要鉴别意义的。

3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

3.1 预防措施

此病预防的关键,注意清灭场内传染源。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全进全出,及时清理场内带菌种鸭,避免出现垂直感染此病的可能。

严格引种检疫,确保种源健康,注意控制带菌体的引入。

注意场地环境卫生,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加强场内消毒管理,有效遏制多病原微生物的侵入,以降低场内感染此病的几率。

尝试药物净化高危易感群体,同样为不错的选择和尝试。这些药物中,首选是: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其次为:磺胺类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等,具体剂量参照使用说明,每天用1~2剂,连续用1周,能有效净化病畜体内的病原体。

改善场内饲喂管理,控制好舍内通风,定期清洁、干燥鸭舍,注意舍内用具、环境等的消毒,同时做好带鸭消毒,每季度2~3次最好。

做好防疫接种工作,考虑到鸭传染性浆膜炎根治难度大,尤其是一旦在老鸭场出现,后期治疗成本高、用药疗效差、影响鸭场养殖效益。为此,此病流行期到来前,规范接种防疫,能起到不错的控制效益。

国内使用较多的接种疫苗,有多种佐剂的灭活苗、其他血清的多价苗、Ra和大肠杆菌的二联灭活苗、Ra及出败及大肠杆菌的三联灭活苗等等,用于鸭场此病的接种普遍效果不错。

接种程序没有统一的模板,在相关的调查中证实:国内有血清型多达13个之多,不同养鸭场对应不同的血清型。对此,高效的防疫接种,最好能选取对应的菌株研制对应的疫苗,方可取得不错的防控效果。

而就本地的情况,一般在7~10日龄时,首次免疫1次,用量每只0.2~0.5ml,皮下或肌肉注射。二免,间隔后1~2周,用量每只0.5~1ml,能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

3.2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务必要了解鸭的生理特点。鸭群有着极短的消化系统,胃内的食物经短暂消化后进入肠道,而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更短,整个过程造成多数营养物质未经充分吸收,即可被排出体外。为此,用药治疗期间,不少药物未被充分吸收利用,而影响到用药药效。从鸭肾脏结构来看,外观呈红褐色豆型,没有膀胱,输尿管细长,体内形成的尿液多数随粪便排出。由此,用药治疗期间,尽量控制用药疗程,不能长期给药。同时,不能用吸收后易在肾脏、输尿管等处形成结晶的药物,避免造成输尿管、肾小管的堵塞。从鸭呼吸系统来看,体内的气囊大大增加肺的通气量,扩大肝脏与外界的联通。由此,尝试自呼吸系统给药,往往较其他更有利于扩大用药面积、增加药物吸收量、加速药物吸收,对提升药效效果不错。

为此,为增强用药效果,选择药品应注意遴选,用容易溶解、维持时间长、容易吸收的药品。选用合适的用药方法,药物研磨成粉拌料、中药熬汁混水喂服、肌肉或静脉注射给药、经呼吸系统喷雾给药等等,都为不错的增强药效的给药方法。

具体的给药种类、方法等,参照如下:

此病流行初期,用电解多维素、黄芪多糖萃取液,早期饮水饮服。同时,配用抗生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像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5-甲氧嘧啶等等,通过适当比例拌料喂服。或者,按照25mg/kg的浓度,肌肉注射,连续用3~4d。病重时,尝试用氧氟沙星、黄芪多糖、氟苯尼考等注射液注射治疗。大群治,拌料喂服,连续用3~5d。或者,饮水喂服,25~50ppm自由饮用,效果不错。西药治疗的同时,配用中药疗法,黄莲、青木香、白头翁、薄公英、鱼腥草等煎服,拌料或灌服连用3~5d。

药物治疗期间,及时剔除病残鸭、病死鸭。做好病死鸭的病原体分离,配用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为遴选高敏药物做指导,以确保用药的高效性。

4 体会总结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感染而诱发的败血性传染性疾病。此病易感群体在2~3周龄的雏鸭,而随着日龄的增加,尤其在8周龄后此病的流行最少见。

从流行征兆来看,最急性1~2d内死亡,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征兆的急发性死亡。而急性感染病例,在眼睛、鼻腔等处可见病变性变化,同时,伴发咳嗽、喷嚏、排黄绿色稀粪等症状。通过这些症状,配合实验室病料取样染色镜检,基本可以确诊此病。

此病的预控关键,是清灭场内传染源。关键措施,健全鸭舍生物安全措施,做好自繁自养、严格全进全出、严格引种检疫、加强场内消毒管理、改善场内饲喂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尝试做好防疫接种工作,以增强鸭群的抗病体质,降低此病的易感性。

针对此病的治疗,必须要了解鸭的生理结构特点。其中,体内的气囊加大与肺的通气连接,扩大肝脏与外界的联通。由此,自呼吸系统通过喷雾给药,对提升药效的效果会更好些。而具体药物的选择,要注意容易溶解、维持时间长、容易吸收等特点。

总之,此病危害鸭舍严重,而不注意正确给药,往往不能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此,应把控病的关键,落实到早期的接种防疫、健全生物安全体系等等预控管理中去。

猜你喜欢
浆膜周龄传染性
结直肠癌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的研究进展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白羽绿头鸭生长与产肉性能研究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胃癌浆膜外侵犯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