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琪缘 ,黄方圆,余鑫,才冬杰,易军,王巍,左之才
(1.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温江 611130;2.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
犊牛腹泻多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饲养管理不当等引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气候多变,温差较大时,发病率高。该病多发于出生3周内的牛犊,其病死率较高。
1.1 饲养管理因素 母牛怀孕期采食单一,精粗料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全,会影响胎儿发育和生长,造成所产犊牛瘦小,抵抗力差及所食母乳品质不高而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犊牛出生后喂初乳过晚,会导致其免疫力低下而发生腹泻。另外,母牛发生乳房炎时,乳汁中的细菌亦可导致犊牛腹泻。
1.2 环境与应激因素 饲养环境不良、天气骤变、应激等因素也会引起犊牛腹泻。新生犊牛适应力较差,外界环境不良增加了患病可能,另外,长途运输、噪音过大、饲喂过饱、惊吓等也易引起犊牛腹泻。
1.3 感染因素 病原微生物感染也是引起犊牛腹泻的常见原因。引起犊牛腹泻的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空肠弯曲杆菌等,导致犊牛腹泻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等。病毒常和细菌混合感染,导致患牛死亡率升高,另外寄生虫感染也可引发犊牛腹泻。
不同原因造成的腹泻临床症状略有不同。一般患牛病初粪便偏绿色或排黄色水样便,粪便带有黏液或血液,味腥臭,其排便次数增加,同时伴有呕吐、脱水症状。后期患牛腹痛,腹部紧缩,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口腔干燥,眼塌陷、无神,可视黏膜潮红,被毛粗糙,皮肤松弛,头下垂。若治疗不及时,患牛会体温下降,持续腹泻,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对症治疗,同时结合机体情况进行补液、补充电解质和缓解酸中毒。
3.1 对因治疗 细菌性腹泻可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磺胺、头孢喹肟等。病毒性腹泻可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临床常用双黄连、板蓝根和黄芪多糖注射液等。寄生虫引起的腹泻需使用丙硫咪唑等驱虫,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3.2 对症治疗 脱水的失多少补多少。症状较轻时,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时,可静脉注射1 000~1 500 mL的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液。
缓解酸中毒可配以5%碳酸氢钠液80~100mL静脉注射。
贫血,如结膜苍白的及时补充10%的葡萄糖溶液和三磷酸腺苷二钠。
调节胃肠机能可内服白陶土50~100 g、活性炭10~20 g等,起收敛、保护黏膜的作用。
长期服用抗生素后,可口服相应制剂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对母牛乳房炎,可向乳头灌注50 mL 生理盐水、5 g链霉素、2.5 g氨苄青霉素。
4.1 加强干奶期母牛饲养管理 保证妊娠母牛产前3 个月日粮有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使母牛日体重增加约0.45 kg,促其产生优质初乳,同时,应注意母牛围产期饲料配比和饲料中VA 的添加量。
4.2 加强新生犊牛护理 新生犊牛主要通过进食初乳获得免疫力,其对初乳中抗体的吸收主要集中在出生后3 h,所以应及时饲喂初乳。
4.3 搞好卫生消毒 养殖场可配备防暑、防雨、防风、防寒设施,保证圈舍干燥、清洁和通风,避免新生犊牛腹泻,同时应做好消毒工作,减少感染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