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研究述评

2020-12-29 22:05梁煌君陈礼茂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4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新教材政治课模块

梁煌君 陈礼茂(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自2017版新课标颁布以来,统编教材就成了当下教学与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教材2019年开始投入使用后,学术界对新教材的研究已经开始慢慢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我们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得出当前对统编教材的研究经验和不足之处,同时还能够根据刚刚修订的课程标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从而进一步完善其理论体系、扩宽实践的路径,为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全国普及和使用提供一定的经验。

一、关于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研究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一)发表论文的总数统计分析

笔者利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索,以“统编”并含“思想政治课教材”并含“高中”为主题词,搜索到26条期刊资源。如果把目前的研究成果放在整个学界的研究愿景上看的话,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统编教材出版时间较短,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能够完全铺开,所以目前的研究成果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深入研究。

(二)来源期刊情况的统计分析

当前发表关于统编教材论文的来源期刊共有12种,分别是《人民教育》(4篇)、《思想政治课教学》(4篇)、《教学月刊·中学版》(4篇)、《中学政治教学参考》(3篇)、《思想政治课研究》(3篇)、《基础教育课程》(2篇),《课程·教材·教法》《北京教育》《教育参考》《基础教育论坛》《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中学课程辅导》各1篇。这些期刊在中学政治教学领域,甚至在基础教育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因此,这也说明当前对统编教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发表的论文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可以说是初步形成了关于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研究的雏形。

(三)第一作者情况的统计分析

从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分布的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河北、贵州、安徽、湖北、山西等10个省市。其中,北京和广东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对统编教材的研究,地区差异性比较大。另一方面,从职务和职称方面可以了解到,第一作者基本上是教材的主编,或者地区教研员、高校教师等。如必修二的主编陈友芳教授就撰写了4篇文章发表在不同的期刊上,而中学教师中发表文章的群体主要是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且数量也不多。这说明大部分的中学教师并没有成为当前教材研究的主力军,不利于教材的运用和教学实施,需要加强。

二、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论文现状分析

(一)教材编写特点研究

教育部教材局对新教材有个基本的方向性解读:“思想政治课教材要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不仅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融入方式,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呈现方式,引导与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契合青少年‘拔节孕穗期’成长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提高思想政治课水平。”[1]韩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不仅从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等角度对新教材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还进一步提出教师要努力通过优化设计实践活动、合作探究和认识分享的教材形态,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2]刘曙光和陈晶在文章中也提出:“新教材主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条主线,要用其来完成铸魂育人的任务。”

同时,有学者从教材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如刘媛认为从新教材的层次结构来看:“教材层次性分明,主要是包括课、框、目。同时在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综合探究’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沈毓春也指出:“新教材以单元(课)为单位的框架包含了单元(课)导语、正文、辅助文和综合探究活动,而单元(课)导语则是提供具体的内容指导去解决‘教学关键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学者从具体教材去研究其特点。如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编朱明光认为:“整个必修一模块的构建先是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胡莹结合一线的教学经验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从目录编排角度来看,编写思路清晰,每一课的特色都比较鲜明,有利于师生把握主干内容;从内容上看,既有正文,又有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补充材料,体现了理论高度与贴近生活相统一的原则。”

而在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的研究上,陈友芳主编指出:“‘四化三贴近两尊重’的特点是教材编写中最突出的特点,这是回应高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同时,他还总结了《经济与社会》教材有如下几个优点:“首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法;最后,对教学而言,即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完这些内容。”

总之,统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特点体现了呼应新时代培养时代新人的总体要求,具有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人文性等特征。

(二)教材主要内容研究

李亮认为:“新教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贯彻‘整体构建、有序衔接、依次递进’的思路,采用‘一托三’的格局,将必修模块分别设置为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和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和哲学与文化的四个模块。”在这个基础上,杨坦荡进一步指出:“这样的设计让其中某一模块知识中也涉及到了部分其他模块的内容,知识交叉性有所提升。”从具体的内容来看,刘媛分析道:“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强调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弥补了在法治意识、民族团结和生态文明等方面教育不足的内容。”而在具体模块的研究上,覃遵君认为:“必修一《中国社会主义》在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是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要理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意义。”

陈友芳主编对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解读:“要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几个问题,一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新发展理念,三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思想。”林瑶林认为,必修三《政治与法治》这一模块:“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政治体制建设的成果,主要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内容以及三者相统一的理论和意义。”

关于统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内容研究成果不多,主要原因是其作为刚刚颁布的新教材,在一线运用的时间和范围都还少,但是通过目前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发现,新教材的内容主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和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教材使用研究

刘曙光和陈晶认为:“在教材使用上要做好教材分析,用好用足教材,一要注意借助教师用书加强教材分析;二要注意避免对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理解的疏漏;三要注意避免用临时找到的素材随意替换教材辅助文。”朱明光主编则建议:“能不能合理使用教材主要看两个方面。第一是选择和围绕合适的议题去开展教学活动。第二是教学过程要强化辨析,要发挥学生在议题中的辨析作用。”同时,他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具体教学环节提出,“要把社会发展史作为叙述手段,运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相结合的逻辑与方法,以综述型、总结性议题作为内容转换的枢纽,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对接与结合”。而黄兰珍结合一线的教学经验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她认为要做到抓住“大概念”,让主线突出,以“点”带“面”和实现“生活化”,让学生真懂、真信、真用,[3]才能真正利用好新教材。

关于统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使用研究还不多,目前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和少部分已经使用新教材的省市。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首先,要求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前提下,要着重把握好教材,根据教材,做好教学材料的整合;其次,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科理论学习,才能准确无误地传递知识;再次,善于利用议题式等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关于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研究的展望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在统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使用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统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特点、基本内容和如何使用等,这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价值。但研究也存在角度过于集中化、阐述过于理论化、内容过于宏观化的问题,缺乏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进行整体分析,缺乏对于如何结合不同地方和学情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实践性探讨等。因此,需要拓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内容:

(一)注意对教材整体性的研究

统编教材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无论是研究教材文本还是具体的教学实践都应该从整套教材的整体性角度去思考,特别是要梳理清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必修一的位置更加突出,是发挥统编教材作用的关键。因为其他三个模块主要是围绕必修一模块展开的,这就要从教材整体的设计思路去思考,而不是单独地理解某一模块的重要性。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每个必修模块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才能够真正利用好教材。

(二)注意对教材反思的研究

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新教材作为新产生的事物不可能是完美的,特别是我们思想政治这一门学科是与时俱进的,一般都会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瑕疵,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发现有学者去研究新教材中是否存在一些争议问题,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就需要树立问题意识,研究教材的编写和设计是不是合理。只有真正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反思才能够使得教学更具说服力,使思想政治教材在不断的变化中更合理。

(三)注意对教学实践的运用研究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知道,对新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负责编写教材的专家、学者和少部分地区的教研员,他们的研究成果大多数都是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如何使用新教材。这对于新教材的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新教材的使用效果最终是要一线教师和学生反馈的,而这一方面的研究正好是目前比较欠缺的。随着新教材的普及,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应该要注意,新教材在实际课堂效果是怎么样的、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新教材上好课等一系列有关教学实践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新教材政治课模块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