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能力体系建设的五个维度

2020-12-29 21:38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10期
关键词:城乡农民农村

刘 杰

走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一决议,为未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理清了思路、提出了要求、明确了任务。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乡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症结,不断增强创新力、生态力、文化力、开放力、共享力,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以创新之力推动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不难看出,中央描绘了乡村振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凸显了乡村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从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入手,推进乡村振兴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而创新作为乡村发展全局的核心要素贯穿其中,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推动“三农”工作的“牛鼻子”,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台柱子”。乡村振兴的创新引领应坚持“立足传统、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变革”。

树立创新力就是核心竞争力理念。乡村振兴的理念具有根本性、整体性和长久性,用什么样的理念振兴乡村,乡村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结果,对乡村发展全局带来的也必将是根本性、整体性和长久性的变革。用创新之力促进农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要紧紧抓住农业生态系统修复工作,逐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努力建立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农业新格局,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有效路径。

立足乡村发展全局融入创新力。当前,一些中国传统村落的日渐消亡、乡村传统建筑的日渐消失,以及农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悄然流失等问题,主因在于乡村传统“破与立”中没有处理好发展、传承、保护的关系。只有把创新发展放在乡村振兴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实现创新规律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新飞跃,进而促进乡村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乡村振兴创新之力的本质特征在于革故鼎新。在政治上主要是解决基层组织失序、基层自治失灵、基层法治失范、基层德治失效问题,探索新时代现代村级政治治理新架构,实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突破;在经济上主要是以形成新的生产要素的组织化为核心,提高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效率,融入现代化的生产要素,改变生产方式,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思想文化上主要是引导乡村文化的走向,在乡村文化生产和传承的动态过程中塑造合宜的乡村文化再生产方式,用文化创新凝结乡村“历史”与“当代”的二维乡村社会格局,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与承续,以及乡村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的再生。

二、以生态之力构筑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环境的营造是包含人居硬环境和人居软环境的共同生态集合。乡村人居硬环境属于乡村自然环境的范畴,涵盖居住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服务村民,为村民所用。但当前有些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还存在投资无主和城乡公共服务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因村民环卫意识不强、垃圾处理方式简单、垃圾处理设施不足等带来的乡村公共卫生问题,这都将影响到乡村人居硬环境的建设。人居软环境是指村民在利用和发挥硬环境系统功能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人与社会之间无形的人居社会环境,体现在行为规范的社会秩序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供需体系,以及生活便捷度与舒适度中的人际关系、生活乐趣、信息交流和沟通等。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和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石,是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有机结合,凸显了乡村振兴为了群众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因此,人居硬环境和软环境互促互进,是衡量乡村生态宜居程度和环境、社会、经济三种效益统一程度的重要标尺。

树立生态立乡理念,把强化生态力度贯穿在乡村环境整治措施上。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责任意识,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集中对大气、水、土壤污染进行整治,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严控粮食作物化肥使用量,努力营造碧水、蓝天、净土和绿色引领、健康生活的良好局面,努力开启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把强化生态力度贯穿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上。严格落实中央要求,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防止层层传导责任变为层层推卸责任,杜绝层层压实责任变为层层责任下移,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以文化之力促进乡风文明

2017年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日益严重、千篇一律建设,以及居住改善与传统保护存在矛盾等。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乡村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再度引发人们的思考:我们今天的乡村振兴,应该如何破解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重塑乡村文化序列,实现乡村价值重建?

构建起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活秩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长期以来,依托于乡村生活的农民,以乡土为根基,以乡情为纽带,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恋乡情结。农民对乡土的情结构成了乡村生活秩序的内核,随着城镇化迅速加快,农民往返于城乡之间,一部分农民市民化成为新市民,一部分依然是穿梭于城市的农民工,在实现自身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带来的农村“空心化”成了乡村美好生活秩序建构的障碍。留住并丰富乡村文化情结,重塑城乡文化关系,需要农民从“离土离乡”实现“返乡留乡”的回归。

构建起道德交往空间的“仪式秩序”。乡村社会系统内外交往空间的秩序是由乡村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文化变量建构的仪式支撑,是由仪式在乡村社会本体中形塑道德交往规范,在仪式里彰显乡风文明的前世今生,蕴含着乡村潜移默化的文化灵魂。当前,农民不再“安于现状”和“固步自封”,农村学子立志读书“离乡”和学有所成“留城”,乡村人际的仪式秩序就是在“离”与“留”的循环往复中渐渐消退。多数农村学子不再懂得父辈践行的传统习俗,农村青年农民不再愿意传承乡村的优良传统文化。乡村的仪式秩序就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中解构,慢慢消退直至传扬断裂。因此,乡村文化发力,要从乡村仪式感的找寻上作为突破口,实现人对乡村民风习俗和现代社会新风的重拾与践行。

四、以开放之力建构现代治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开放之力的推进,核心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解决城乡内外联动发展问题,目标是提高融合发展质量、构建现代化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

坚持主动开放。把开放作为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这是乡村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由之路。要统筹好“乡内”和“乡外”两个局面,化解因农村地域的封闭性和二元制度的隔离性而无法有序、有效与外部交流带来的思想固化、发展滞后等问题。把既符合乡村利益又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处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基本准则,推动乡村深化改革,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双向开放。城乡融合发展就是坚持人力资源、资金投入、产业项目等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效结合,也是未来乡村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重要特征,还是统筹城乡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种关系、两类规则的有效途径。在引进来方面,要适应加快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要求,着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注重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注重现代农业生产和小农户生产的有机结合,注重“三农”科技知识的推广和深化,注重培养和吸收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高素质人才队伍。在走出去方面,尊重乡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一方面,深入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办法,将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同时,鼓励农民走出去学习新知识,走出去习得新技术,走出去提高新本领,切实提升农民的整体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支持乡村产业走出去拓展业务,推动乡村产业、产品走出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之间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坚持共治开放。当前,乡村行政管理走向乡村全面治理,乡村主体发生转变,乡村功能全面转型,乡村治理时机出现,乡村治理社会倒逼。共治开放是在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统一中加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扩大村民自治的开放量度,严守法治的开放底线,提升德治的开放包容,有序解决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多龙治水、力量薄弱以及管理方式简单粗放等问题,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乡村共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以共享之力实现生活富裕

“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乡村振兴的能力体系建设应始终围绕增强为人民谋幸福的能力构建。

坚持全民共享,助力共同富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民共享指的是共享主体的范围,不是某一部分人的共享而是所有人的共享,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

坚持全面共享,突出重点领域。全面共享是指乡村振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共享,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而这恰好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要,也是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乡村振兴应在补齐民生短板上用力,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扩大民生的共享范围,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坚持共建共享,突出合作共生。共建,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提升全体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参与度,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全面激发民力,实现聚沙成塔、积水成渊的共建目标。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的合作共生机制,而非一部分人努力,一部分人观望,一部分人掣肘,无法形成合力,从而成为乡村振兴的障碍。

坚持渐进共享,突出协同共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乡村生活富裕一定是在渐进中实现,在协同中渐进,在渐进中共进,最后实现协同共进的效应。共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框架下,人人主动改革开拓,人人主动谋划发展,实现管理理念有所提升、乡村振兴特色各有显现、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的水平拾级发展,农民文化素养渐渐提升、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三农”发展品质不断优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的良好态势。

猜你喜欢
城乡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