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2020-12-29 15:12梁燕龙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隐私权贫困生

翟 韵,梁燕龙

(1.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70;2.肇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大数据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作为教育扶贫的重点,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1]。在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中,贫困学生隐私权的保护也是高校资助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然而,由于高校管理模式的滞后和工作思维方式的呆板,导致某些高校在资助工作中不能很好地保护贫困学生的隐私权,出现了侵犯贫困学生隐私权的情况,给该群体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本文中的高校学生隐私权是指在不违反高校管理制度和不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学生在校享有自主安排其个人活动、信息和空间并排除他人侵犯的一种人格权[2]。做好贫困学生隐私权保护工作,首先能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保持良好关系,其次能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3]。

1 调查思路与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为辅,围绕隐私权认知程度、侵权情况、维权意识、维权路径、高校重视程度5个方面,对贫困学生的隐私权保护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每个方面设计疑问语句3个,共约15个问题。本次调查对象选取了粤西地区某市的一所本科院校和一所高职院校,通过无记名进行问卷和访谈。被调查的贫困学生分布各年级和不同专业,发放400份问卷,回收39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92份。

2 调查结果及现状分析

通过分析问卷数据,结合访谈结果,深入分析后,总结出当前高校贫困学生隐私权保护情况存在如下几个特点。

2.1 在隐私权内涵认知方面,学生认知相对欠缺

本问卷在该方面设计了3个疑问语句,主要调查贫困学生自身对隐私权的了解情况。总体来看,相当数量的贫困学生不了解隐私权内涵,当被问到“你是否了解学生隐私权的相关知识”时,回答“完全不了解”“不怎么了解”或“一般了解”的高达92.4%。大多数学生获取隐私权知识的渠道极为狭隘,主要通过家庭教育或他人获取隐私权的知识,如“你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学生隐私权?”选择“家庭教育”和“他人提及”的达71.7%。结合学生访谈情况,极大部分学生没有在学校层面获取过隐私权的知识,他们能对隐私权的概念做出大致的表述,但是对于隐私权的具体内容所知甚少,对于侵权界定也相当模糊。当被问及“你认为公布贫困生的个人信息是否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回答“为了公平公开,不算侵犯”的达45.7%,回答“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不应公布”的达35.9%,回答“要根据公布的范围和信息的必要性判断”的占18.4%。由此可见,大学生对隐私权的了解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相关知识比较欠缺,对自身隐私保护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2.2 在侵权情况方面,贫困学生自觉隐私泄露风险高,隐私权遭受不同程度的侵犯

本次调查在侵权情况方面也设计了3个疑问语句,主要调查贫困学生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情况。总体上看,相当多的贫困学生认为自身隐私比较容易泄露,在“你认为自己身边隐私泄露的风险高吗?”的疑问句选项下,回答“高,个人隐私极易泄露”或“一般,个人隐私得到适当保护”的达85.7%。而在疑问句“在贫困生认定和受资助过程中,你是否遭遇过隐私权被侵犯的情况?”选项下,回答“一直被侵犯”“经常被侵犯”或“一般”的高达68.4%。结合学生访谈情况,极大部分的贫困学生认为自身的隐私曾遭泄露,隐私权在贫困生认定和受资助的过程中曾被侵犯,而泄露的信息内容和侵权情景各有不同。而当被问及“你认为学校对贫困生的管理和你的隐私权有冲突吗?”,回答“有,经常”或“偶尔会有”的占了33.2%,回答“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的占了23.7%,而回答“不清楚、不了解”的占了43.1%。上述数据显示贫困学生的隐私权遭受侵犯的情况普遍存在,同时大多数学生无法判断个人信息泄露是否因学校正常管理需要,或是因工作漏洞而导致的隐私权被侵犯,自觉隐私权被侵犯的风险高。

2.3 在维权意识方面,贫困学生维权意识和意愿相对薄弱,能力不足严重制约其行使权利维护

本次调查在维权意识方面设计了3个疑问语句,主要调查贫困学生对隐私维权的意识情况。总体来看,多数的贫困学生在隐私权受到侵犯时,态度相对消极,选择息事宁人,如在“当你因学校原因隐私被侵犯时,你会采取什么态度?”的疑问句选项下,回答“默然接受”的占了42.6%,回答“想维权,但是害怕引起不良后果,就算了”的占了25.0%,回答“想维权,但不知道要如何采取行动,就算了”的占了21.7%,而回答“积极寻找办法维权”的仅占10.7%;在“当你对学校有关于隐私被泄露处理结果不满时,你会怎样做”的疑问句选项下,回答“漠然接受”的占了63.5%,回答“具体分析,看有无更改可能”的占了25.8%,回答“据理力争”的仅占10.7%。在学生访谈中也发现,即使他们有过维权的想法,但实际上如何维权,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寻求帮助;如被问及“当你在学校隐私权受到侵犯时,第一时间想求助的对象是?”,回答“自己默默忍受,不求助他人”的高达58.3%,回答“司法途径(控告/调解)”的仅占3.3%。由此可见,当学生隐私权受到侵犯时,他们有的因为害怕选择默默忍受,有的因为法律意识薄弱,不考虑或不懂得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4 在维权路径方面,高校缺乏健全学生维权的规章制度,学生维权路径狭窄

本次调查问卷在维权路径方面设计了3个疑问句,主要调查实践中贫困学生维权救济途径。调查数据从侧面反映了高校缺乏相应的救济渠道,或者宣传不到位,如在“当隐私权受到侵犯时,你所在的学校有救济渠道吗?”的疑问句选项下,回答“完全没有”和“不清楚”的分别占了33.7%和45.2%;而在“你所在的学校有无保护学生隐私权的规章制度?”的疑问句选项下,回答“完全没有”和“不清楚”的分别占了38.4%和52.9%,这说明部分学生维权路径不畅或维权无门。结合学生访谈情况,多数学生希望学校针对贫困学生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情况提供明确的解决措施,完善相关保护工作,防止隐私泄露扩大化。

2.5 在学校重视程度方面,学校对学生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隐私权教育及宣传普及工作

本次调查问卷在学校重视程度方面设计了3个疑问句,主要调查学校对学生开展隐私权宣传教育的情况。总体来说,多数学生反映在学校并没有接受过隐私权的教育,如在“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过隐私权教育吗?”的疑问句选项下,回答“完全没有”和“不清楚”的分别占了43.8%和36.1%;一些学生对学校隐私保护工作成效并不认可,在“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重视学生隐私权的保护吗?”的疑问句选项下,回答“不怎么重视”或“完全不重视”的占了62.5%,回答“一般重视”的占了18.4%,回答“很重视”或“比较重视”的仅占19.1%。结合学生访谈情况,学生表示课堂教育极少提及隐私教育,平常学校没有开展相关宣传与普及,也没有贫困生隐私专题内容介绍,从侧面显示了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3 对策与建议

3.1 高校学生应加强自我培育,增强隐私保护意识,提升维权能力

高校精准育人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培养能力,比如能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自我养成较高的法律素养。从自身出发,高校学生必须养成懂法、学法、守法的习惯,多参加各类普法活动,提高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学生不仅要提高自身维权意识,还要懂得正确维权的方式及方法,拥有正确的维权意识,不应带有敌对情绪对待学校处理意见,以偏激行为处理问题。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时,要遵循正当的程序。学生的身份是被管理者,在强调权利的同时,也必须遵守学校的管理规章,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4]。从外部出发,随着依法治校理念的深入,高校各类社团、学生组织应围绕普法主旨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如通过传统的知识竞赛、辩论、讲座等形式,也可以利用短视频、微信等,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和加深影响力,在提升育人效果的同时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作为新时期学生,应有意识地在各类普法活动中获取知识,树立法律信仰,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维护隐私权的合法权益,符合高校精准育人目的和“扶贫先扶智”的精神。

3.2 高校应建立学生隐私密级保护制度,正确行使管理权,防止出现侵权漏洞

高校精准资助制度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高校“资助育人”制度的具象,具有特殊的励志功能和育人价值;同时,也应重视承担保护学生隐私的职责。鉴于高校地位的相对独立性,高校资助团队作为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统筹部门,应全方位考虑贫困学生隐私保护的独特性,与非贫困学生的隐私保护的差异性进行区分。高校应评估学生的个体情况,对学生隐私进行分密级管理,以相对保密为原则保护好当事学生的隐私,高校资助团队应把握好“度”,这个“度”就在于根据贫困学生个人信息内容的不同,设定不同的保密级别、保密方案和保密责任人,实现专人管理、信息保密。在实践中,高校会公示贫困学生的姓名,这符合高校资助工作的透明化操作要求,也有助于对贫困生后续生活消费的群众监督,这不算隐私侵犯。但对于贫困生的家庭人均收入以及致贫原因等敏感信息,高校应严格把控,杜绝泄露。这就需要各高校资助工作团队具备前瞻意识,防止漏洞,有效预防隐私情况出现。有个别学者认为,高校资助工作的透明化要求与隐私保护存在悖论。但笔者认为,高校在正当行使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保护冲突中,应努力寻找之间的平衡点。分密级管理,适度公开贫困学生隐私信息的做法符合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开展的要求,既有效平衡了学校的管理与学生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又在支持学校正常开展管理工作的同时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权益。

3.3 高校应明确学生隐私侵犯的救济途径,健全学生维权制度

贫困学生的隐私权被侵犯后,畅通的救济渠道能有效降低维权成本,避免学生求助无门。学校在制定学生维权规章制度时,必须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保障程序的正规化,体现权利救济原则保护好学生。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精准化维权救济方案;如建立听证制度、学生申诉制度和法律援助咨询制度等。以申诉制度为例,学生权益侵害的申诉制度要有相对固定的申诉机构,不仅要明确规定申诉处理时效和流程,还要赋予学生现场申诉的权利,阐述清楚侵权事实及依据;申诉机构的组成人员应从法律教学的教师中挑选。为了保证规章制度的与时俱进,高校还应当适时地修订、增删规章制度的内容。有了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执行,否则规章制度再好,也是一纸空文。高校在处理学生侵权纠纷时,除了要厘清侵权事实、原因外,还要以诚恳的态度做好学生的心理安抚和跟踪工作。如证实是因工作失误或校方其他原因导致的学生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应及时采取有效的行政处理和纠正措施;在防止侵权后果恶化的同时对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赔偿。为了确保学生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必要的法律救济,高校必须完善程序制度,保证程序正当性,让学生有维权途径,并降低其维权成本[5]。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隐私权贫困生
妈妈,请把隐私权还给我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人肉搜索”侵害隐私权的法律解析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请尊重孩子的“隐私权”理性对待孩子隐私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