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梓乔,周继点,易 黎,洪永刚,刘启志,辛 诚
(1.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0433;2.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上海 200433)
骶前囊肿是指发生在骶骨和直肠间隙内的囊性肿物。临床少见,位置较深,毗邻关系复杂,不易早期发现,临床处理棘手。本文结合文献,报道1例巨大骶前囊肿的治疗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病例:女,33岁,因体检发现左侧坐骨直肠窝占位1年余就诊。自发病以来,病人精神状态、体力、食欲良好,体重无变化。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及恶性肿瘤家族史。体格检查: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无包块。膝胸位肛门指诊,在左侧坐骨直肠窝内可及一肿块,肠腔内未及肿块,指套无染血。盆腔增强MRI检查见左侧坐骨直肠陷凹内皮样囊肿可能,盆腔少量积液。肿瘤标志物:CEA 1.24 μg/L,CA199<2.0 U/mL。入院后,在全身麻醉下施行经会阴骶骨尾部肿瘤切除术,取左侧臀部距肛缘3 cm处作纵行切口,长8 cm。术中见左侧坐骨直肠窝内直径约10 cm的囊肿,质软,表面包膜完整,囊肿内充满豆腐渣样物质,术中诊断为左坐骨直肠窝囊肿。完整切除囊肿后以氯己定溶液(洗必泰)500 mL冲洗创面,无活动性出血。术后给予补液、抗感染、抑酸、化痰等治疗。恢复良好,术后第8天出院。病理检查提示皮样囊肿(左侧坐骨直肠窝)。
讨论:骶前囊肿是发生在在骶前间隙的囊性肿物,多见于中年女性[1]。40%是先天性病变,包括先天性表皮样囊肿、畸胎癌、肾上腺残余肿瘤。60%由新生物病变引起,如骨性、神经源性以及纤维、肌肉、血管、淋巴起源。本例病人为左侧坐骨直肠窝内皮样囊肿。
骶前囊肿由于位置较深,邻近组织结构复杂,如尾骨韧带、肛提肌、尾骨肌,间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骶丛分支、交感神经高位分支及血管等,故起病隐匿,且发展缓慢,早期无任何症状。待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因囊肿巨大压迫邻近脏器或组织。如压迫膀胱,引起排尿不畅、尿潴留、膀胱刺激。压迫直肠,出现排便困难等症状。囊肿引起的疼痛多表现为非剧烈性胀痛。肛后小凹是骶前囊肿的重要体征,易与肛瘘外口混淆而被误诊为肛周脓肿或肛瘘。因此,肛周脓肿或肛瘘多次手术不愈者应警惕有无骶前间隙病变[2]。直肠指检简便易行且无创,诊断阳性率高。据文献报道,67%~96%的骶前肿块可通过直肠指检发现[3]。影像学检查对于骶前囊肿的诊断至关重要。据报道,X线检查可发现囊肿对骨质有无破坏,B超、CT、MRI检查在盆腔腹膜后肿瘤的早期阳性诊断率为85.7%[4]。尤其MRI检查可显示病灶及其周围解剖结构,若合并感染可显示肛瘘瘘管内口和位置高低,故对骶前囊肿的术前诊断有优势[5]。本例病人盆腔增强MRI检查见左侧坐骨直肠陷凹内皮样囊肿可能,盆腔少量积液。术中见左侧坐骨直肠窝内直径约10 cm的囊肿,质软,表面包膜完整,囊肿内充满豆腐渣样物质。值得注意的是,骶前囊肿不提倡穿刺细胞学检查及切除活检,理由是定性诊断可行性较小,且易致囊肿感染、组织损伤等。
骶前囊肿虽是良性病变,若与周边组织器官关系密切导致分离困难则易引起囊肿复发,如囊肿复发则难以根治。大范围切除受累组织,则易产生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由于骶前囊肿穿刺抽液治愈的可能性小,残留囊壁予以化学腐蚀处理也难以根除病变,故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愈途径。合适的手术入路对于减少肿瘤复发非常重要,对一些低于S3的骶前囊肿建议采用骶部径路,经腹入路也行之有效,目前无数据证明哪个方法更有效。当肿瘤侵犯尾骨,或为巨大直肠后脊索瘤及畸胎瘤,应选择经腹经骶联合入路。恶性肿瘤经腹手术入路清扫转移淋巴结更高效。近年,经骶手术入路而不切除尾骨备受关注,但高位骶前囊肿或侵犯骶骨肿瘤,骶骨切除术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如肿瘤侵犯直肠或乙状结肠则需联合直肠或结肠切除[6]。骶前囊肿一般位置较深,体积较大的囊肿底部极易破裂。所以,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囊肿破裂导致创面严重污染,在游离的过程中尽量完整切除囊肿,避免副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