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华,张瓅方
(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2.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化浪潮下,全球呈现出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交织碰撞的新格局,出现意识多样化、价值功利化、生活物质化等现象[1]。受之影响我国医学院校教育层面出现教学价值偏离教育目标,存在重专业知识传授、轻人文素养培养的德育建设滞后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医学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者,在早期医学教育中他们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救死扶伤为医疗卫生事业奉献的坚定信仰,会成为影响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
相比较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医学院校德育教育起步较晚,理论及实践还不够系统完善。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教育体制的改革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经过三十多年的素质教育发展,我国依旧围绕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环节改革,偏离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初衷[2]。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教育模式,将德育内容通过显性教育方式传播,将有关于德育素养培养的目标设定过于广泛,开展的德育活动过于单一,“形式主义”“痕迹主义”的显性教育形式通常会使德育教育内容呈现“假大空”现象。例如向学生空洞宣讲马列思想、社会主义等理论,而不从现代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模式、周围环境等实际因素着手,违背了教育规律,导致学生对院校灌输式德育教育产生抵触心理[3]。这种照搬的看似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我国医学院校教育实情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教育的前提都要立足国情。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传承发展下来的,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思想的结晶。在其形成中汇聚了各个时代的观念和思想,融合了每一时代的变革与创新,这种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巅的驱动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将文化根基夯实并融入医学院校德育教育中,从而引导医学生在精神层面牢固根基,是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面对西方文化霸权、宗教思想渗透等对国内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树立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决心,突破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国家层面已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国内各类院校如何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顶层设计[4],但在院校德育培养和实际工作开展中,如何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合和跃迁,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扎实去做。
医学院校德育培养的本质是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社会所需的道德品质并由学生不断自我更新。其中最重要的两点问题,一是教育者采用的教育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多样性;二是受教育者学生主体作用以及自身能动性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在我国现行的医学院校德育教育中,教师通常将德育思想笼统转化为理论灌输给学生,显性的德育教育被认为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整体利益,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5]。此外,教师采用较为单一的说教、奖惩、榜样等德育方法,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带有服从性和强制性,忽视了德育转化的规律,使得实际教育效果差强人意[6]。因此,教育者应当注重德育教育规律和科学的施教方法,使受教育者从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性、创造性地学习和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德育的精髓,要增强文化自信,就需要把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我国医学院校德育教育中的理性主义共融互补。既注重受教育者自我价值情感体验,又强调主体意识的自律转变,将二者优势互补并巧妙融合,是创新我国现代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举措。
现代学生群体智力水平较高,拥有较强的个性意识,乐于发现和接受新鲜事物,但又缺乏是非判断能力。面对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思潮,学生容易出现主观价值判断偏差。陈旧的“灌输式”教育无法通过其自身认知发挥效果,德育内化更无从谈起。鉴于此,在医学院校德育教育中,教育者要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要培养受教育者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提升和自我转化的能力。价值引导并非是德育转换的本质,而是让学生成为自我认知和道德社会的构建者和执行者,做到以学为始、以思为贵。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可见慎独是对个人德育品质的衡量标准,是德育修养的方法和至高境界。对于学生而言,德育意识和规范是需要制度化加以培养的,促使德育观发挥真正作用就需要内化为学生的自律性,自觉接受社会道德实践和法规约束。在医学院校德育教育中,除加强规范化制度管理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德育信念和自律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外空间,在实践活动中确立符合现代法治社会的慎独观,既能通过自身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还能影响周围改善社会精神面貌。
我国医学院校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艰巨任务,因此德育教育多数采用有教无类的群体教育方式,但在进行德育教育同时需要兼顾学生的主体特征和不同的德育层次,突出教育针对性,即因材施教。一方面,要从学生个体的年龄、理解能力、心理特征等纵向因素制订多样化、科学化的德育模式。德育教育内容有所侧重,便于学生理解事物本质,培养是非判断力,由事入理去领悟和践行德育观。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群体的院校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等横向因素着手,确定教育主体不同的层次性,有的放矢开展德育教育。
传统文化中知行关系是在德育范围内提出并展开,“致知”与“力行”是古代德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古代德育教育中,认为“致知”是“力行”的基础,“力行”是“致知”的转化,二者相互促进,“并进而有功”。我国医学院校教育一贯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居首位,然而在现实教育过程中,专业知识学习比重占据多半。德育理论学习与德育实践相脱节,显然违背了“学思并重、知行并进”的德育教育内涵。医学院校德育教育中要将德育理论学习与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由认识到践行反复转化,才能让学生不断反思内化成自身的德育素养。
医学院校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形式,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体验等途径更容易实现外在德育理论转化为学生主体的内在自主意识。将德育教育成果由虚转实,是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转化过程中除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同样不能忽视医学院校要发挥传递知识和因势利导的推进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中一贯重视言传身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尽心上》也提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可见早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就非常重视言传身教、严以律己的示范作用。现代医学院校德育教育中,教师通过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满腔的热情去引导和感染学生,更能将德育理念迁移到学生的自我认知中。
综上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养我国青少年民族精神的一剂良药,融入国内医学院校德育教育中并不断实践创新,充分挖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伦理思想和德育内容,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