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乌鸡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2020-12-29 12:07林伟峰杨生福
兽医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保种乌鸡研究

林伟峰 杨生福 李 涛

1.陕西省略阳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724300

2.陕西省略阳县兴州街道办畜牧兽医站略阳 72430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712100

关键字:略阳乌鸡;发展现状;进展

1 略阳乌鸡发展成效

1.1 保种工作已见成效略阳乌鸡具有“地方特点、品牌特质、市场特价、风味特别”的特色主导产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扶持下,以产业化开发推动乌鸡品种资源保护,略阳乌鸡种源质量得到了更好的提高,结束了长期以来略阳乌鸡杂化严重,品种退化等问题。

以“群体继代选育、闭锁繁育”的方式,在略阳乌鸡选育提纯专家组的指导下,组建了保种家系,开展了连续4~6个世代的选育提纯、复壮工作,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分子水平上的育种方式,应用到略阳乌鸡育种工作中,从蛋用和肉用两个方向着手,在生长性状、产蛋性状、分子标记筛选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使略阳乌鸡“六乌”外貌特征的纯度、均匀度有了显著提高,选育效果明显提升,略阳乌鸡的保种与选育提纯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2 技术服务不断增强略阳龙昊乌鸡保种场负责略阳乌鸡的保种、育种工作,由汉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略阳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等专家、技术员育种小组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鸡白痢净化成功的到彻底净化,疾病防控技术不断提高,明确了市场导向、育种方式、选育、育种设施、生产水平,在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到了紧密结合,推动了略阳乌鸡选育提纯工作科学高效的进行,保证了略阳乌鸡种源质量的有效控制。

2 略阳乌鸡存在的问题

2.1 略阳乌鸡养殖模式、技术不规范略阳乌鸡种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但扩繁场的种鸡养殖、育雏与消毒等关键环节,还没有完全掌握关键技术要领,使扩繁场育雏的鸡苗质量不高。由于个别规模养殖户的鸡舍选址处在河道边、山体旁,受雨季影响严重,出现球虫、支原体、禽副伤寒等疾病,偶有发生。

2.2 略阳乌鸡的育种技术进展较慢育种工作的开展受SCI导向影响,高校、科研院所在应用型基础研究上,很难有效的将理论研究应用到生产实践,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研究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生产中的育种工作大部分停留在羽色、冠型等外貌特征为主的表型选育上。育种企业限于技术力量限制,形成了育种手段主观判断多、定量测定少、育种效率低的局面,在略阳乌鸡的选育模式上,自动化程度低、性状测定受限,加上缺乏专业的育种工作人员,育种进程缓慢,目前还存极少部分鸡有鸡冠发红、复冠、脚趾底部泛白等纯度不够的问题。略阳乌鸡品种鉴定标准、营养标准、饲养标准尚未确定,外貌特征变异现象普遍存在,关于羽色、冠型的研究很多,但是受从业人员专业水平限制,基础的理论研究未能解决略阳乌鸡“红冠”、“白羽”、“白脚”等,不符合“六乌”表型的出现。另外,家禽选育的有效进行,需要固定的饲养环境、科学的饲养管理,开放式的散养,存在饲养管理受环境影响严重,不可控因素多,导致选育工作进行较慢,而笼养饲养方式,与略阳乌鸡林下散养、原粮饲喂的口号不一,笼养乌鸡如何让广大消费者认可,相信其营养价值与散养乌鸡、原粮饲喂乌鸡一样,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 略阳乌鸡研究进展

3.1 生产性能相关研究陈锐等通过对120d略阳乌鸡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略阳乌鸡公、母平均活体重为1560.30g、1253.80g,屠宰率达到87%以上,全净膛率达到66%以上,公母鸡之间存在差异。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分别为1407g、1243g、1141g、942g、150g、219g,而公鸡极显著高于母鸡;屠宰率、半净膛率、腿肌率分别为88.25%、80.97%、23.21%,公鸡显著高于母鸡;全净膛率、胸肌率分别为66.98%、16.07%,公鸡高于母鸡,但差异不显著;腿肌剪切力、pH、肉色吸光度值腿肌显著高于胸肌,系水力、熟肉率显著低于胸肌;肌肉水分、粗脂肪含量腿肌显著高于胸肌,CP、Ash含量腿肌显著低于胸肌(陈锐等 2013)。

3.2 产蛋性能相关研究对于种蛋的研究,王哲鹏等(2013)报道,种蛋孵化18d失水率、蛋重、蛋壳厚度、蛋壳颜色对孵化率无显著性影响,蛋形指数显著影响孵化率,偏圆形蛋(短轴/长轴为0.79~0.85,83.19%)的孵化率显著高于卵圆形(短轴/长轴为0.74~0.78,76.07%)和偏长形种蛋(短轴/长轴为0.68~0.73,69.31%)。

3.3 营养调控相关研究对营养相关的研究,刘少凯等(2014)研究表明,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7~12周龄略阳乌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产生了极显著影响,综合评定略阳乌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等生理指标,推荐以16.60%~18.06%作为13~18周龄略阳乌鸡适宜日粮蛋白水平范围,其同样研究发现伴随着日粮蛋白质百分比的增加,在育成期略阳乌鸡血清抗氧化能力得到改善。张静等(2014)以7~12周龄略阳乌鸡平均日增重与日粮蛋氨酸水平之间关系建立二次曲线,二次曲线模型显示日粮最佳蛋氨酸水平为0.354%。杜平等(2010)报道称遗传因素、饲粮组成及配比、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病理状态等因素是影响略阳乌鸡产蛋率的主要因素。

4 总结

略阳乌鸡产业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支持,还是市场的导向,育种工作人员,都需要清楚略阳乌鸡育种的方向,明确略阳乌鸡客观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科学、高效的推进略阳乌鸡的选育保种,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种源。

猜你喜欢
保种乌鸡研究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新潮萌宠
——乌鸡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新加坡流行遛乌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乌鸡白凤丸的“神奇真相”:不仅是妇科圣药,更是痛风良药
浅谈晋南牛的保种与开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