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一种发生在偶蹄动物中的疾病,是由口蹄疫病毒诱发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血清型以O型与A型分布较广泛,危害性最大[1]。本次试验研究主要采用液相阻断ELISA法追踪检测某牧场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滴度,希望对O性口蹄疫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1.1 样品某牧场牛群均接受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JYBL-2014-5-21)免疫后的1200份奶牛血清样品。
1.2 器材酶标仪、恒温温箱、(5~50μl)移液器及器配套设施、微量抗原抗体反应板、ELISA试剂盒(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1.3 试验流程
1.3.1 奶牛免疫严格依照产品说明书上设定的免疫剂量与方法,对本牧场奶牛接种口蹄疫F型灭活疫苗,在2免3周后采血并检测免疫效果。
1.3.2 抗原抗体反应于96孔U 型微量血凝板上进行检测,以10份样品为例,需要使用2块板,血清采用倍比稀释方法进行(空白孔未加入样品)。
在U型反应板上,利用50μL/孔的量PBST 2倍稀释血清,被检血清于第1~10列由1∶8稀释到1∶128,于第11列稀释阳性对照血清,由1∶2稀释到1∶256;A12~B12孔稀释阴性对照血清,由1∶2稀释到1∶4。
使用PBST稀释液将口蹄疫O型病毒抗原稀释到工作浓度,血凝板检测样品血清与阴阳性血清(50μL/孔),加入等量工作浓度的病毒抗原以后,血清稀释度加倍,封板,37℃温育90min。
将抗原抗体混合液从U型反应板上按次序转移至已包被口蹄疫O型免抗的ELISA板上,50uL/孔,封板,37℃温育60min。
用PBST连续洗板3~5次,拍干,按50uL/孔加口蹄疫O型豚鼠抗体工作液(红色),封板,37℃温育30min。
网上洗板3~5次,拍干。将TMB底物A溶液和B溶液以1∶1比例混匀,加入混匀后的底物溶液50uL/孔,置37℃显色15min。
显色反应结束后,加终止液50uL/孔,终止反应,在酶标仪上读取D450nm值。
洗酶标板等在37℃恒温箱中培育15min以后,将每个孔洞内加入50uL终止液终止反应,于酶标仪上读取D492mm值。
1.4 结果判断将病毒抗原对照评价D492mm值的50.0%设为临界值,被检血清稀释孔D492mm值大于临界值的孔定义为阴性孔,反之为阳性孔。
2.1 病毒抗原对照D492mm值1200份被检样品,共使用60个ELISA板,240个病毒抗原对照D492mm值区间为1.0~2.0。
2.2 免疫抗体效果对本牧场奶牛进行2免3周后检测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抗体,共采血检测1200份血样,ELISA抗体效价≥1∶128。1178份判断为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保护为98.17%;ELISA抗体效价1∶64~1∶128择抗体滴度,取中间值1∶90,则判断为可疑,50.0%以上保护。免疫抗体滴度<1∶64的样品有21份,判断为O型口蹄疫抗体阴性,无需予以保护。
在检测口蹄疫过程中,兽医临床上主要采用无生物安全要求的血清学诊断技术,常见用的有液相阻断ELISA、间接血凝试验,其多用于动物疫苗免疫抗体监测领域中,功能是评估疫苗免疫动物持有的抗体水平。合理使用口蹄疫免疫检测技术,能为口蹄疫综合防治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液相阻断ELISA具有高敏感性(基本上达到了100.0%),特异性偏高(约96.0%),并且重复性优良,检测速度更快,在大批量血清样品检测领域中表现出较高适用性,能更确切的评估疫苗免疫效能[2]。
本次试验分析中采用代号JYBL-2014-5-21的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抗体效价去检测提供较可靠的试验数据,其能更有效、科学的指导牧场O型口蹄疫防疫工作,为疫病预防提供更可靠依据。本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抗体效价保护率约为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