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口蹄疫等是牛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疫病,这些疫病的出现会严重抑制牛的产奶量及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对养殖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对疫病防治加以重视,切实做好防疫注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牛的疫病抵抗力,降低牛感染疫病的风险,从而确保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不受损失。
与其他家畜相比,牛的抗病性相对较强,在牛犊出生时,会从母牛体内获得部分抗体,使得牛犊在短期内疫病抵抗力会比较高,可以有效规避周围疫病的侵害。此时如果贸然对牛犊进行免疫注射,反而会使接种疫苗和母源抗体相互干扰,影响牛犊的疫病抵抗能力,从而增加牛犊感染疫病的风险。因此,在牛犊出生短期内,不要对牛犊进行免疫注射,以防影响其自身抗体发挥作用[1]。
在母牛受孕期间,不可对其注射弱毒活菌疫苗,以防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加大母牛流产风险。在此期间,只能通过注射灭活菌疫苗的方式,对受孕母牛进行疫病免疫。在免疫注射完毕后,牛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虚弱状态,所以在此期间养殖人员必须确保牛的生存安全,在饲养过程中加强营养搭配,为牛提供
足够的饮用水,并且要注重牛舍的干净清洁,定期对牛舍进行通风消毒。待牛渡过这段虚弱的状态,其疫病免疫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升,此时即可恢复正常的饲养管理状态。免疫注射要尽量避开牛的配种期和发情期,否则会严重推迟牛的受孕及发情。免疫注射最好选择母牛受孕的前一个月进行,这样就能确保牛犊出生时可以从母体获得足够的抗体。
2.1 疫苗的剂量在疫苗注射时,一定要对药剂合理搭配,养殖人员可以依照实际情况,在注射时选择合适的剂量,从而使免疫的效果可以达到最理想化。在疫苗注射时,一定要将药剂摇晃均匀,只有这样,才能使免疫注射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对于体重较轻、月龄较小的牛犊,在疫苗注射时可以适当减少注射的剂量,从而避免过量的药剂对牛犊的身体机能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要依照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确定免疫注射的剂量,对于疫病感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必须加大注射的剂量,才能提高疫病免疫的效果,确保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被疫病侵害[2]。
2.2 疫苗的质量相关部门必须加强检测和监管,确保所有市面上销售的疫苗质量都安全可靠。近些年来发生了多起因疫苗质量而造成的牛死亡事件,从而给养殖人员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此外,在疫苗保管及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低温存储的方式,以防疫苗活性降低,影响疫病免疫效果。
2.3 疫苗的使用部分疫苗在使用时需要先进行稀释,稀释后的疫苗不宜保存时间过长,最好在1h内使用完毕,而且保存时也要采用低温保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疫苗的功效不被削弱,使疫苗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注射弱毒活菌疫苗时,为了使其功效得以充分发挥,不应运用抗菌类药物,避免抗菌性药物与接种疫苗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弱毒活菌的活力,降低疫苗免疫功能的发挥。
牛的多种疫病都存在人畜感染的风险,所以为了避免对养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所以在疫苗注射时,必须提高疫苗接种的针对性,扩大疫苗接种的范围。一旦发现感染疫病的牛,就要立即对其进行隔离,并对其生活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必要时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对其进行无公害处理,以防疫病的进一步扩散。
部分疫苗在注射时,由于病菌的抗药性,所以单次注射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所以养殖人员在使用该部分疫苗时,必须采取定期多次的方式进行疫苗注射,只有这样,才能使疫苗注射发挥其应有作用,使牛获得理想的疫病防疫效果,可以更好的抵抗周围疫病的侵害。
综上所述,在牛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疫病,轻则会影响产奶量和生长发育,重则甚至会造成死亡,所以养殖人员必须对疫病防疫加以重视。在防疫注射过程中,要尤为注意注射的时机、疫苗的质量及注射的流程等,只有这样,才能使防疫注射发挥其应有作用,切实提高牛的疫病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