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蓓,崔佳佳,姚启萍,赵 静,栾海丽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6)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护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实现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护理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力大,学时安排也比综合素养课程和思政课程多,因此,必须坚守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阵地,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多途径、多方法开展课程思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悄然来袭,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我们身边有很多医务工作者不惧风险选择“逆行”,毅然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责任、使命和担当。记录抗疫过程的点滴并将其转化为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同时也赋予了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时代特点。
课程思政从理念转化为实践,需要广大教师身体力行、积极探索,教师是课程思政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护理专业课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上,对时事政治不关心,也不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2],导致课程思政教学与学生学习需求不匹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从国家抗疫的大政方针到临床一线的医疗救助持续报道,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人物和事迹不断涌现。环境影响人,在阅读这些新闻收集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同时,护理专业课教师主动开展课程思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同时整理课程思政教学素材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方法,需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关心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教师政治素养得到提升,一定程度提高了课程思政能力。
护理专业学生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引导学生坚定职业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调查发现,因就业容易而选择报考护理专业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学生学习时得过且过,实习和就业后因不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而出现压力,容易否定护理职业,辞职转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线护理工作者舍小家为国家,敬业奉献的白衣战士形象深入人心,以他们的事迹开发课程思政素材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最新的典型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课程思政的现实性[3],帮助学生认识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促使学生热爱护理专业,坚定职业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责任、担当和服务意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我院护理专业培养有情怀、有匠心、有温度的“三有”护理人才的目标,确定了爱国情怀、敬业奉献、社会责任感、博爱仁心4个思政主题。围绕主题,通过关注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的权威报道,电话采访抗疫一线校友等形式收集资料,设计开发课程思政教学素材。
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情绪、情感和情怀。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千千万万的医护工作者不计生死主动请命驰援湖北的群体形象和事迹感动国人,鼓舞国人,让大家坚定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必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疫情暴发后,国家组织科研团队日夜奋战科研攻关,不断更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使病死率持续下降。在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使用了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明显,中医药对于缓解病人症状、减缓病情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材料开发思政教学素材“抗击病毒需要中国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疫有良效”“医疗‘四大天团’会师武汉”“热血出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树立为国家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敬业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护理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抗疫过程中无数护理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冲在一线,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不喝水,不上厕所,超负荷完成病情观察、标本采集、药物治疗、生活护理等各项工作。以他们当中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开发思政素材“汪晖:采集咽拭子,最危险的地方,有我”“单霞:剃光头发,保护好自己才能救病人”“90后援鄂护士的红区日记”“最美的天使印记”“最美的温暖”。除挖掘典型人物事迹外,身边榜样的力量同样不能忽视。宣传我们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的抗疫事迹,引导学生对照榜样找方向、找不足,能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比如从我院毕业生角度出发,开发“苏医最美逆行者”系列思政教学素材,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榜样敬业奉献的可贵精神。
课程思政应将德育置于课程目标之首,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4]。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谣言、伪科学。比如有报道称洗热水澡、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危害大,出门要穿防护服,开窗通风会把病毒带进室内,空气中喷洒酒精可以杀灭病毒等。针对这些网络谣言开发系列课程思政教学素材“破疫谣之我行”,在锻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也使其意识到破除医学谣言是每位医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护理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护理知识和技术,更要教会学生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5]。在抗疫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护患之间的感人故事,围绕这些故事设计思政教学素材“隔离点里的‘临时妈妈’”“别担心,有我们在”“抗疫一线病房里的‘知心电台’”“病毒无情,方舱有爱”,旨在引导学生感知病人的心理感受,保持同理心,为病人提供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护理服务。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护理专业教师通过腾讯直播、QQ直播等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发挥课程知识点的载体作用,将课程思政教学素材与相关知识点结合,起到“盐溶于汤”的隐性教育效果。比如教学素材“最美的天使印记”记录了抗疫过程中医护人员因长时间佩戴防护口罩、护目镜,面部出现了深深的压痕甚至皮肤破损的故事,将其与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压疮的预防和护理知识点相结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同时将护理人员的敬业奉献精神传递给学生。教学素材“中西医结合治疫有良效”介绍了中医药在本次新冠肺炎治疗中的作用,将其与中医护理中的用药护理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医,增强学习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
课后教师将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发布到课程网站,组织学生居家开展课后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抗疫防疫工作的认识,以课程思政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课程思政。比如内科护理课程引入素材“破疫谣之我行”,教师组织学生设计抗疫灭谣宣传海报;健康评估课程引入素材“抗击病毒需要中国方案”,教师要求学生查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列表比较各版诊疗方案中诊疗标准的变化。实践成果统一拍照上传到课程网站,师生共同分享,交流心得体会。
抗击新冠肺炎背景下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素材的开发与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还提高了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开发应注意,既要根据教育目标精心组织素材内容,还要思考素材的呈现形式,分析学生的阅读特点和思维模式,注重图片、视频类素材的开发。与传统教学素材相比,图片、视频等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为学生创设可视可感的审美情境,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6],激发学习兴趣。在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开发更多的素材,探索多样化的课程思政教学形式,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方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