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果平
(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兽医局,山西 阳城 048100)
前不久,倍受业界关注的生猪期货终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上市。走过20 年曲折上市路,生猪期货“守得云开见月明”。业内人士表示在产业格局发生诸多变化、产销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生猪期货的上市将在推动产业长远稳健发展、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生猪生产,主要根据生猪市场上的现货供应量和价格的变动来安排生产,由于缺乏远期的期货价格指导,从而使生猪养殖业一直处于“生猪卖难-价格下跌-宰杀母猪-生猪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养殖增加-生猪卖难”的恶性循环怪圈,产业深受“猪周期”的困扰。由于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养殖生产大起大落,不仅养殖收益得不到保障,而且影响市场的稳定供给和生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003 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共经历了5 次大幅度波动,形成了五个“猪周期”。特别是2018年8 月非洲猪瘟暴发以来,我国生猪产业遭受重创。受疫情影响,生猪大批死亡,被迫淘汰母猪,全国各地普遍出现空圈弃养现象。由于消费不足,市价低迷,病死增加,养殖亏本,极大地挫伤了养猪积极性,从而造成生猪存栏断崖式下滑,直接加剧了2019年5月以来生猪供应全面紧缺,猪价持续暴涨的局面。
今年以来,在政策和效益的双重激励下,养殖龙头企业纷纷布局生猪产业,使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导致目前虽然新增产能尚未完全释放,猪价就已出现大幅下滑。如果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未来产能过剩带来的风险将在所难免,由此又将进入新一轮的恶性循环,形成“过山车式”的价格大幅波动。
业内人士认为,在生猪现货贸易中,养殖、饲料、购销、屠宰、加工各环节利益分配失衡,这种失衡一方面是由行业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与当前现货交易方式有关。而生猪养殖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主体,风险最大而利润最低,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形势在近年变得日趋严峻。由于我国生猪生产缺乏良好的套保避险工具和价值发现工具,不能及时反映市场的整体变动趋势,使生猪产业链上各养殖、加工、贸易企业无法根据市场变动调整生产计划,不能保证行业的有序发展。而推出生猪期货,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猪行情大涨大跌、生产存栏大起大落的恶性循环,为养殖场户提供一个有效的避险工具。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猪品种进一步改良优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提升,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我国生猪现货市场已经比较成熟,生猪期货上市已经具备比较理想的条件,市场对于生猪期货这一风险规避工具的需求也日益紧迫,推行生猪期货上市恰逢其时。
首先,我国生猪现货规模巨大,养殖与消费群体范围非常广泛,对期货市场具有很大的需求潜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国及猪肉消费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
其次,我国生猪品种得到优化,标准化程度日益提高,品级易于划分,比较适合开展期货交易。从生猪品种来看,生猪按其亲本来源可分为三种:外三元、内三元和土杂猪。按经济要求分类,生猪可分成三类: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其中,以“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为主的外三元瘦肉型商品猪,目前已经占据了我国生猪出栏量的70%以上。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得以大幅提升,尤其是近些年在环保要求趋严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下,大量散养户加速退出,规模化企业的生猪出栏市场占有率已提升至50%以上,且在管理过程中实行“统一仔猪供应、统一饲料、统一兽药、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出栏”的“五统一”制度,决定了出栏生猪标准化程度较高,出肉率、瘦肉率等屠宰技术指标较统一。另外,从未来5~10 年的行业发展趋势上看,预计年出栏100万头以上的集团规模猪场的市占率有望达到1/3甚至更高。因此,这就使生猪期货的实物交割变得切实可行,为生猪期货的上市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此外,我国对于猪肉质量标准与检验检疫法规体系健全,生猪贸易模式成熟,流通方式以活体为主,现货市场贸易顺畅,生猪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不存在垄断现象,广大农民和相关企业保值避险的需求非常强烈。这些都为生猪期货上市奠定了基础。
专家指出,生猪期货市场是完善生猪现货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期货市场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现货市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的多层次市场有机体。尤其是在产业格局发生诸多变化,产销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生猪期货的上市及功能发挥,有望为市场提供公开、透明和连续的价格参考,构建起生猪生产全产业链条的衍生工具和风险管理平台,对于完善生猪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市场主体风险管理能力,推动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行生猪期货,可以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期货交易套期保值功能,为生猪现货企业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从而降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保证收益的稳定性和增长的可持续性。生猪现货价格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它对供求的引导往往具有滞后性,这种周期性波动是其现货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容易造成众多生产者在生猪市场价格上涨阶段盲目扩大生产,结果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时,陷入亏损困境。而期货市场对未来市场变化趋势的反映具有超前性,通过生猪期货上市交易,生产者可以根据期货市场提供的关于下一生产周期市场供求情况和价格变化趋势的预期,合理调整下一生产周期的养殖规模和产品结构,通过生产者预期性地增加或减少市场供给量,使市场供求基本均衡,抑制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以及涨跌幅度。
生猪期货上市后,生猪养殖场、屠宰加工厂、猪肉贸易商可以在期货市场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卖出或买入期货合约,将销售或购买价格事先锁定在相对理想的水平,利用期货市场“先卖后养”套期保值功能,规避现货价格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整生产,增加生猪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增长的可持续性。在生猪市场价格剧烈波动过程中,尤其是在非洲猪瘟给整个猪肉加工业带来压力的情况下,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尤其需要期货交易对冲风险。
同时,生猪期货市场可以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生猪是我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生猪产业链以生猪养殖业为中心,涉及饲料加工、兽药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饮等诸多行业,长期以来,猪价波动与我国的CPI 变动、经济政策制定和发展息息相关。而生猪期货市场形成的未来价格信号,能反映多种生产要素在未来一定时期的变化趋势,具有超前性。政府可以依据期货市场价格信号确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更为准确地把握生猪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适时调整生猪储备的规模、布局与结构,科学引导生猪相关行业调整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方向,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此外,生猪期货上市后,还将有助于形成全国性的生猪价格,通过高效率的期货机制迅速传导到全球各地,增强我国在国际生猪贸易中的“话语权”。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增强我国生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从生猪生产大国到产业强国的转变。
业内人士表示,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与“三农”关系密切,生猪期货上市也有助于在生猪产业推广“保险+期货”等业务创新,并为相关业务提供价格基准,增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市生猪期货,还将有利于逐步形成我国的畜牧业期货品种体系,与粮食期货形成有效互补,形成涵盖主要农畜产品的、较为完整的农产品期货体系,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据悉,目前我国生猪期货上市前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大连商品交易所在对产业进行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对相关重点、难点和风险点问题形成了针对性的创新解决方案,现已完成生猪期货合约和规则方案的整体设计,交割仓库征集正有序推进,相关业务、技术系统也已准备就绪。大连商品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针对企业的培训,支持更多养殖、屠宰、饲料、贸易商等产业企业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公开、公平和有效的价格发现和避险平台,确保生猪期货稳健运行。
中国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推出生猪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受“新冠”和“非瘟”疫情影响,生猪现货市场情况更为复杂,生猪期货顺利推出后,必须加强一线监管,严控风险,维护市场稳定运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