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安徽省怀远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33400
鸡传染性腺胃炎在我国部分地区比较流行,在其它国家也有与之相似的疾病,这一疾病在不同品种的肉鸡以及蛋鸡中都有可能发生,也可能发生在青年鸡、蛋雏鸡中,流行较广,发病率在6%~20%之间,死亡率在25%~45%之间,在3周龄的鸡群中较为常见,4~7周龄为多发期,产蛋鸡也有可能会发病[1]。
在发病初期会表现出缩头垂翅、精神沉郁、粪便略稀、羽毛蓬乱等,随着病情逐渐发展,会出现缩头嗜睡、饮水量少、采食量少、易扎堆、生长发育停滞、迟缓等问题。病鸡体重为相同批次正常鸡的一半或者是三分之一。在后期十分容易出现排便为细线条状、极度消瘦的问题,同时出现甩鼻、咳嗽等症状,最后死亡。
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多变、鸡舍通风不良、鸡群密度高、潮湿的状态下,都有可能会引发该病;患病或者是鸡体自身抵抗力比较低,可能会诱发该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等都有可能会引发继发感染问题。鸡在感染之后病情会发展迅速,病原体逐渐侵入到肺部、下呼吸道以及气囊,进而引发其它并发疾病;在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潮湿,病原体存活时间会更长,且病原体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鸡群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感染。
病鸡会出现肌肉苍白、胃腺、嗉囊扩张,内部有黑褐色类似于米汤物。剖检之能够看到腺胃肿大明显,严重情况下,肿大状会类似乒乓球、葡萄等,并且腺胃外翻、出血,肠道出现程度不同的出血、粘膜脱落。肝脏、心脏、呼吸道等部分没有肉眼可见的病变。肌胃萎缩、长度变短、直径变粗,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凝固性坏死斑,或者是坏死灶,颜色为红白相间。肌胃、腺胃连接部位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溃疡、糜烂[3]。将腺胃切开之后发现水肿、腺胃壁增厚,按压之后会有浆液性液体流出。脾脏、胸腺萎缩比较严重。
4.1 保证鸡苗引进区域为非疫区,日常注重饲养管理,保证饲养密度的合理性,加强鸡舍通风换气,降低应激因素的影响,对环境指标进行严格控制。
4.2 对日粮中的真菌、霉菌以及病毒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其对鸡群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也需对日粮当中的生物源氨基酸进行控制,这能在较大程度上将鸡腺胃炎发病概率降低[4]。
4.3 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并且对鸡群状态经常观察,在发现病鸡之后,及早将其隔离,然后将病鸡、带毒鸡及时淘汰。
4.4 在日常喂养中,多在饮水、饲料当中添加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矿物质,也可以添加一些中草药,促进机体免疫力的提高,保证鸡群抵抗力增加。
4.5 可以对鸡群进行预防注射,养殖户需在专业兽医指导下,制定与区域实际情况相符的免疫接种程序,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群,按照相应程序开展免疫接种工作。
发病表现形式不同,会运用不同治疗方法,需在了解致病病因的基础上,使治疗更具准确性,越早治疗,就会有越高的治愈率。
5.1 治疗时可以运用紧急接种的形式,在鸡群中每只鸡注射支气管炎油乳剂0.5ml,一般情况下,注射8只左右鸡之后需换1个针头,注射时,先对健康鸡进行注射,然后再对病鸡进行注射。
5.2 可以运用干扰素进行治疗,饮水为正常量的2~3倍,每天1次,连续使用2~3d,也可以使用黄芪多糖复方制剂,并且在饲料当中添加中草药,如黄连解毒散、荆防败毒散等。
5.3 可以使用对肾脏不产生刺激,或者是刺激性比较小的药物,如阿莫西林、青霉素、头孢等,在添加时需做到适量。同时在饮水或者是饲料当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添加雷尼替丁、西咪替丁、鱼肝油等。
总之,鸡传染性腺胃炎属于在鸡群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病,将会对鸡群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对该病的发病原因、症状、病理等有充分认识和了解,运用科学防治措施,减少养殖中产生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