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营/广西省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42617
猪高热病是以高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猪病的总称,是一种流行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佳、无法正常呼吸、四肢抽搐等,如果病猪反应强烈,还可能出现呕吐症状。猪高热病具备较高的致病率以及致死率,传播速度极快,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一旦发病常常会导致猪只的死亡,使养殖户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猪高热病又被称为猪无名高热综合症,猪体温的持续超高是其主要的表现。多种疾病因素都可能导致猪高热病的发生。
1.1 病毒感染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因猪瘟感染而引起的猪高热症状是最为常见的,猪圆环病毒病以及猪蓝耳病等也会导致猪高热症状的出现。
1.2 其他疾病猪弓形体病以及衣原体病等也容易导致猪高热症状的出现。
1.3 霉菌毒素如果饲料内存在霉菌毒素,这些霉菌毒素一旦进入到猪体内很难进行有效的分解,常常会导致猪只各个器官负担加重,如果猪体内蓄积了较多的霉菌毒素,就容易出现高热症状[1]。
1.4 环境因素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多种外部环境因素都容易导致猪高热病通过作用于猪的免疫系统,不断削弱其免疫力,进而导致猪无法对相应病毒侵袭进行有效抵抗。
1.5 天气骤变如果天气出现突然变化,猪只常常因无法有效适应突发性的气候而导致自身免疫力的降低,进而诱发高热症状。
1.6 猪舍环境过于脏乱猪舍环境过于脏乱,没有做好清洁处理工作,没有及时有效的清理猪舍内带病菌的粪便,容易导致猪只感染疾病。
1.7 饲养水平低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对生猪的饮食健康有所忽视,喂食猪只劣质饲料,容易导致猪只免疫力的降低。
1.9 没有做好消毒工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消毒工作,所选消毒制剂不对,对日常疾病防控工作有所忽视,容易导致病菌的传播。
1.10 防治手段不当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帮助猪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进而防控该病的发生。但当前,猪高热症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防治措施使用不当。
1.11 免疫工作不到位没有科学的开展免疫工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免疫操作,都容易使免疫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导致免疫工作未起到相应效果;疫苗质量不佳不仅缺乏足够的防疫作用,还容易导致猪只免疫力的降低;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一些养殖户为猪只多次反复接种疫苗,或者将多种疫苗混合使用,这些都容易导致疫苗效果的降低;没有严格控制注射疫苗的时间间隔,疫苗注射深度不足等,都容易导致疫苗的失效。
2.1 治疗方法猪只一旦患有猪高热病,可以采用中草药方法进行治疗。将30g黄芩、黄柏、生地、知母以及黄连,25g连翘、玄参、赤芍、桔梗以及竹叶,20g栀子以及丹皮,15g干草等混合后加清水煎煮为病猪喂服,上述药量适宜5头成年猪1次使用,患病仔猪需要将用量减半。如果病猪食欲不佳,可以通过胃管直接灌服,通常1剂/d,连续4d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2 建立疫病监测制度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尤其是种猪场,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疫病监测制度,在每个季节分别对猪群进行1次免疫抗体检测。每6个月对猪场内的猪群进行1次疫病监测,重点对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猪流感以及猪圆环病毒病等各种疫病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隐性感染猪或者潜伏感染猪,需要及时采取淘汰处理措施,实现猪群的净化;通过疫病监测还可以帮助兽医工作者掌握疫病动态,在此基础上做好预警预测工作,使猪群的健康得到保障。
2.3 免疫预防猪场需要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猪只的健康状况、养殖场条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在日常养殖过程中,结合猪群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对免疫程序进行适当调整或者进行疫苗的补注,保证猪群具备良好的免疫效果。尤其需要按期接种猪瘟、伪狂犬病以及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相关疾病的疫苗。
2.4 加强饲养管理在养殖场内,需要采取标准化并且规范化的养殖方式,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保证猪舍具备良好的卫生环境,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加强防暑降温,为猪群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对猪群饲养密度进行有效调控;喂食干净的青绿饲料,严禁给猪群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或者劣质饲料,保证猪群营养全面;可以将适量维生素以及免疫增强剂加入到猪群的日粮当中,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适时对猪群做好驱虫以及健胃工作,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